【間章】 崇高扶明起 災禍依楨年

字數:3912   加入書籤

A+A-


    1627年 京城
    偌大的皇宮內,台下跪著大臣們,而剛剛即位的崇禎皇帝,此刻正坐在龍椅上,翻看著桌上堆積成山的奏折,他即位的時候,曾經料想過這大明江山的問題很多,但他沒想到有這麽多。不但桌子上堆滿了,台下前來進諫的大臣官員,也是數不勝數。
    “啊......”朱由檢發出一聲長歎,丟下了看到一半的奏折,望著台下這些大臣,大臣心領神會,於是便開始了各自的進諫。
    “啟稟陛下,江山東北部,有一支外族部落,名曰後金,最近勢力正強盛,怕是日後.......會.....”
    “小小蠻夷,成不了什麽氣候,姑且擱置,待我隨後,派一位將軍前去,不出數月,自會平息。”
    “可陛下.......”
    “哎,”朱由檢打斷了此人的發言,“朕......事務很多,待到退朝之後,朕自有辦法,下去吧。”
    “.......是,陛下。”進諫的大臣退下,又迎來了下一位。
    “陛下,北方亦有蠻夷之事,不知.......”
    “蠻夷?如此之多,外患重重啊,這次又是何族?”
    “額,稟陛下,此乃韃靼部落,來勢洶洶啊,請......”
    “韃靼......此族與後金,孰遠孰近,孰強孰弱?”
    “.....去京城,後金孰近,論人力,後金占優勢,可.....”
    “那就擱置,眼下.....隻好如此........”
    “陛下.......”老臣深深歎了氣,但無法,隻好退下。
    “陛下,”又一位大臣上前。
    “又是蠻夷嗎?”朱由檢抬起了頭,不由感歎怎麽如此,可大臣的話,讓他暫時鬆了口氣。
    “不.......眼下有勢力的外患,統統匯報完畢,”
    “呼,那就好。”
    “臣要說的,是中原的事情。”
    “......果然,沒那麽輕鬆......說吧。”
    “陛下,現如今,天下的旱災,糧食緊缺啊,很多的百姓.......都餓得受不了,一開始,還隻是東家西家地借糧食,還有一個村,一個城的人們,聚在一起,度過難關啊。”
    “這.......朕知道了,國庫還有些餘量,我會讓百官分發,可度過難關。”
    “臣,想稟報的是,內陸的農民起義啊......”
    一連上報,弄得朱由檢身心俱疲,但他不敢懈怠,不敢喊累,今天的問題他都一個一個地記在了心裏,也同時在琢磨辦法,一切看似無法,卻仍有解,直到.....他聽了最後一個。
    “臣.......冒死上報,洛陽的........”
    “停....”
    “!”朱由檢聽到洛陽這兩個字的時候就大概知道要聽到什麽了,於是趕忙叫停了他。
    “.....陛下......”
    朱由檢捂著臉,慢慢把頭往後仰,靠在了椅子上,表麵風平浪靜,其實內心已然了解,是自己那個不爭氣的,叔父......
    “你......我知道了,下去吧,朕,要休息了。”
    “.......是......”
    就這樣,台下的大臣都退下了,隻剩朱由檢在龍椅上哀歎,還有身旁的親衛。
    “陛下?”
    “........傳令,分別叫袁崇煥,瓊海,兩位將軍前來,叫百官,挪動國庫的糧食,救濟百姓。”
    “朕聽說,魏忠賢......不忠啊,派錦衣衛緝拿他,朕要親自問一問。”
    “是。”
    朱由檢做了不少的決定,但.....關於洛陽的事,他沒提,一個字都沒有。
    ———————————————
    1629 京城
    “怎會如此.........”
    朱由檢看著一封封書信,全是有關袁崇煥的,擅殺島帥,與清廷議和.......市米資敵........都是他的負麵消息。
    可.......明明袁將軍,才剛剛幫自己擊退了清軍,奪回了京城,立獲了大功啊.......自己.......自己該怎麽辦啊,孰對...孰錯.......
    眼下的明朝,容不下叛亂,一絲.....一毫,都可能帶來極大的損失,大明......承受不起.....更何況,是袁將軍這樣的大將,手上的兵權,一旦真的反目,自己......不,是大明,難逃一難。
    最終,朱由檢還是下了決策,誅殺......袁崇煥.......
    百口莫辯天子言,血淚空撒國土間........
    生虎悍將絕命此,崇禎......枉負大明聞......
    後金,也就是滿清,雖被擊退,但仍然盤踞在東北一側,雖很難起風浪,但.....不可忽視.......
    而瓊海一家,與袁將軍關係甚好,因此造了牽連,堂上是如此說的,“誅殺叛國賊人,袁崇煥,瓊家與其聯係緊密,不可忽視,貶官遣送........”
    就這樣,北方,東北方的蠻夷,暫無人鎮守,好在,還有鄭將軍,自告奮勇,發誓定守住山海關......
    袁將軍死的那一天,行刑場上,皆為送行的百姓,可無人敢言,隻有恐懼與惋惜........
    朱由檢還是那副姿態,後仰坐在龍椅上,他心痛,他無奈,他憎恨。
    他是個領導者,這方麵看,他做的不好,怎可信讒言殺忠臣;可他也是位君王,如此動蕩不安的天下,無時無刻不在膽戰心驚,他殺了袁將軍,不對,不該,不好啊........
    或許,這件事情對他的影響之深,導致了他日後的一些抉擇,與感悟.......
    時至今日,洛陽城裏的那位親王,他依然沒有動作,或許在他眼中,此人並非親屬,並非貪官,而是明朝的縮影,他要從根本解決問題,徹底根除腐敗.......
    再一個,農民起義興起,內憂加重,外患未除,自己.....尚且無暇顧及此事,也許吧,或者就是在單純逃避呢.......
    “傳我的命令.......”哀傷過後,又是冰冷的呼喚下令,“傳,洪承疇,孫傳庭,盧象升,楊嗣昌,我要見他們,委以重任.....”
    喜歡餓殍:與你之行請大家收藏:()餓殍:與你之行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