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畫見聞誌:筆墨間的千年相遇

字數:2358   加入書籤

A+A-


    場景一畫院的墨香驚夢
    時間暮春,翰林圖畫院
    宣紙上的墨痕突然泛起漣漪,孫悟空的金箍棒先刺破紙麵,帶著一串人影摔進畫案。宋徽宗正與郭若虛品鑒《千裏江山圖》,驚得打翻了硯台“此乃……畫中仙降世?”
    唐僧的袈裟掃過攤開的《韓熙載夜宴圖》,畫中仕女竟抬袖行禮。豬八戒盯著案上的顏料盤,伸手蘸了點藤黃抹在臉上“這玩意兒比戲台子的油彩香!”被沙僧拽著擦臉,指尖蹭過宣紙,暈出一片煙霞。
    王俊凱拾起一支狼毫,看筆尖懸著的墨珠在宣紙上凝成“山河”二字,輕聲道“這裏的墨,會講故事。”丁程鑫對著銅鏡照了照,鏡中倒影竟化作《搗練圖》裏的仕女,裙擺飄著細碎的金箔。
    場景二山水間的筆意生姿
    時間清晨,範寬筆下的溪山
    眾人走進畫軸展開的山水,石徑上的青苔沾著露水。孫悟空嫌山路平緩,縱身躍上巨岩,金箍棒在崖壁上一劃,竟刻出“壁立千仞”四個大字,墨跡隨山風滲進石縫。
    宋亞軒坐在瀑布邊的青石上哼唱,水流突然改道,在他腳邊繞出“清泉石上流”的詩行。劉耀文追著一隻山雀跑,身影掠過的地方,墨色的林木突然染上赭石,成了秋景。
    郭若虛捧著畫板追趕,筆尖跟不上眼前的靈動“妙哉!猿猴騰躍為畫眼,少年笑語作點景——此景當入《圖畫見聞誌》!”唐僧合掌“山河本是活的,筆墨不過是借了它的魂。”
    場景三市井的丹青煙火
    時間正午,汴京瓦舍
    豬八戒在酒樓後廚掌勺,顛勺的火光映在窗紙上,被張擇端畫進《清明上河圖》的一角。他端著剛出爐的汴京烤鴨,油香引得畫中食客探出頭來,郭若虛趕緊補畫了隻流油的鴨腿。
    王源在勾欄裏彈起自製的柳琴,唱的是新詞“畫橋煙柳裏,墨香混著糖香……”賀峻霖打著快板應和,聲線落處,畫坊的夥計突然把他倆畫成了《貨郎圖》的主角,身邊堆著糖葫蘆與畫卷。
    易烊千璽站在街頭看捏麵人,指尖碰過的麵團突然活了,化作《瑞鶴圖》裏的仙鶴,繞著他飛了三圈。宋徽宗遠遠望見,當即命人取來絹本“此子風骨,當繪《高士聽鬆圖》。”
    場景四戲台的赤伶風骨
    時間黃昏,勾欄戲台
    丁程鑫披上戲服,水袖拂過之處,後台的戲本自動翻開《赤憐》唱詞。他剛唱到“亂世裏伶人何往”,台下突然闖入金兵裝扮的畫中兵卒——原是一幅《中興瑞應圖》的殘卷生了異變。
    劉耀文拽下戲服換上鎧甲,竟與畫中嶽家軍甲胄無縫契合。他持劍護在台前,嚴浩翔搬來鼓架,鼓聲震得兵卒的墨色漸漸淡去。“誰說戲子無擔當?”王源的唱腔陡然轉高,與鼓聲撞出金戈鐵馬的氣勢。
    唐僧取下念珠拋向空中,化作一串墨點,在戲台柱上凝成“精忠報國”四字。孫悟空一棒掃過,將殘卷的戾氣打散“畫裏的惡,也怕人間的氣!”郭若虛在台下落淚“戲與山河同脈,伶人亦是脊梁——此節必書!”
    場景五畫論的千年對話
    時間深夜,圖畫院書房
    眾人圍坐看郭若虛整理書稿,他新添的章節裏,馬嘉祺的琴聲化作“絲竹入畫”,張真源研墨的姿態成了“匠心篇”,連白龍馬飲水的倒影,都被記為“神駿得水而生輝”。
    宋徽宗提筆題跋“畫者,載道也。今觀諸仙,知天地有大美而不言,筆墨不過是借了人心的光。”王源接過筆,添了句“千年後,仍有少年讀此畫,如見故人”。
    宣紙突然起皺,畫軸開始收卷。豬八戒把最後一塊杏仁酥塞進嘴裏,嘟囔“下次來,得讓畫裏的烤鴨活過來。”孫悟空拍拍郭若虛的肩“記著,俺老孫不是畫中仙,是護著這人間煙火的——齊天大聖!”
    畫軸合攏的最後一刻,眾人回望畫院裏的墨香仍在,瓦舍的笑聲未落,山水間的少年身影,已與千年的筆墨融為一體。後來,郭若虛在《圖畫見聞誌》補遺裏寫道“時有異客自畫中來,攜山河靈氣,帶人間煙火,證得‘畫為心印’四字。”
    而那卷被孫悟空劃過的《溪山行旅圖》,至今能在岩縫裏找到淡淡的金光,像誰的笑聲,落在了筆墨深處。
    喜歡西遊記師徒穿越現代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西遊記師徒穿越現代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