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歲稔時和,共繪新圖
字數:2459 加入書籤
又是三年。
宸國的上雍城朱雀大街上,賀峻霖的玲瓏閣開了第三家分店,門口掛著的“九洲通衢”匾額格外醒目。店內往來的客商操著各地口音,玄國的皮毛商正與蒼國的藥商討價還價,西域的珠寶販子捧著瑪瑙與宸國的繡娘交換錦緞。
“賀少主,這月的互市稅銀又漲了三成。”賬房先生捧著算盤進來,臉上堆著笑,“馬大人說,要把這筆錢撥去修黃河堤壩。”
賀峻霖搖著折扇,看著窗外熙攘的人群:“告訴馬大人,玲瓏閣願意再捐十萬兩——畢竟,河通了,我的船才能走得更順。”他轉頭對夥計道,“把那批新到的樓蘭葡萄釀,給鹿晗提督的艦隊送兩壇去,就說謝他護航。”
此時的黃河岸邊,馬嘉祺正站在堤壩上,看著工匠們加固河堤。劉耀文帶著北境的士兵趕來幫忙,鎧甲上還沾著泥土:“玉衡公子,玄國的狼主派人送了批夯土的工具,說是丁程鑫親手改良的,比咱們的效率高兩倍。”
馬嘉祺接過工具看了看,笑道:“他倒是有心。去年北境雪災,咱們送去的棉衣,想來他還記著情。”
不遠處,宋亞軒帶著太醫署的學徒在義診,藥箱裏擺滿了蒼國的草藥和西域的藥膏。“宋太醫,這‘凍瘡膏’真管用!”一個老農舉著藥膏,笑得皺紋堆在一起,“去年我兒子凍掉了腳趾,今年擦了這個,一點事沒有!”
宋亞軒笑著點頭,身後傳來熟悉的琴聲——華晨宇的妙音坊在堤壩旁搭了戲台,正用音律給勞作的人們解乏。琴聲裏沒有了當年的肅殺,隻有輕快的暖意,像春日的溪流淌過心田。
南疆的十萬大山裏,張真源的祭壇早已不再用於祭祀巫蠱,改成了培育新糧種的試驗田。迪麗熱巴指揮著百鳥銜來不同的種子,與中原的農夫一起研究嫁接之術。“大祭司,這西域的耐旱麥種,真能在咱們這兒種活?”
張真源望著田裏冒出的新芽,法杖輕輕一點,嫩芽瞬間長高半寸:“有宸國的水利技術,再加上玄國的糞肥法子,別說耐旱麥,就是東海的水稻,咱們也能種出來。”
東海的艦隊港口,鹿晗正指揮士兵卸載從海外運來的新作物。王源站在甲板上,手裏捧著新寫的《九洲農書》,上麵記滿了各國的耕種經驗:“鹿提督,這玉米和番薯,真能畝產千斤?”
“試過才知道。”鹿晗笑著遞給他一個金燦燦的玉米,“去年在北境試種了半畝,收了足足五百斤。丁程鑫說,要在草原上推廣,以後玄國再也不怕雪災了。”
稷下學宮的講堂裏,座無虛席。王源站在講台上,身後的黑板寫著“九洲大同”四個大字。台下的學子來自各國,有玄國的少年將軍,有蒼國的巫醫學徒,有西域的商隊少主,他們湊在一起討論著《民本策》,爭論著如何讓九州更公平、更富饒。
張藝興的武林盟在學宮旁開了武館,教孩子們強身健體,也教他們“止戈為武”的道理。沈騰和馬麗的巧幫,如今成了九洲最大的物流商號,鏢旗插遍了每一條商道,上麵的“俠”字格外醒目。
賈玲的五味樓在各國都開了分店,菜單上融合了玄國的烤肉、蒼國的藥膳、西域的抓飯和宸國的點心。每當有新店開張,她總會親自掌勺,笑著說:“吃飽了,才有力氣好好過日子。”
這年的中秋,九洲的代表們齊聚雁門關。曾經的戰場,如今擺起了長桌宴,玄國的奶酒、宸國的桂花釀、蒼國的果酒、西域的葡萄釀,在月光下泛著晶瑩的光。
丁程鑫舉起酒碗,對劉耀文笑道:“當年在白骨坡,我以為咱們會打一輩子。”
劉耀文回敬一碗:“現在這樣,不好嗎?”
張真源用新糧釀的酒敬馬嘉祺:“多謝公子當年的‘大禮’,讓蒼國知道,閉守是守不住安寧的。”
馬嘉祺笑著回敬:“是九州的百姓,自己選擇了安寧。”
迪麗熱巴的百鳥在夜空中組成“和”字,華晨宇的琴聲響起,眾人跟著哼唱起來,歌聲越過雁門關,傳到遠方的城鎮與鄉村。
孫悟空坐在月亮上,啃著桃子,對身邊的唐僧道:“師父,你看,他們把九州治理得不錯嘛。”
唐僧合十微笑:“不是治理,是心齊了。心齊了,再難的坎,也能邁過去。”
月光灑在每個人的臉上,溫暖而明亮。曾經的紛爭與戰火,都化作了此刻的笑語與酒香。社稷圖的碎片早已被供奉在九洲共有的祠堂裏,不再是爭奪的目標,而是見證——見證一群來自不同世界的人,如何在這片土地上,用智慧與善意,將分裂的山河,重新織成一幅完整的、名為“家園”的畫卷。
江山如畫,而執筆的,從來都是每一個熱愛它的人。
喜歡西遊記師徒穿越現代請大家收藏:()西遊記師徒穿越現代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