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4章 給蕭市長寫檢討,要怎麽寫呢?

字數:5432   加入書籤

A+A-


    我和喬憶蘭確定了戀愛關係,知道的人不多。當然,也源於我們聯係也不密切。
    蕭市長事情多,除了日常辦公之外,要麽開會,要麽調研,要麽下鄉,要麽上省城。當秘書的,就是領導有多忙,自己會更忙。
    不過,喬憶蘭也理解,一個星期能見次麵就見。不能見,她就晚上到我宿舍來坐坐。
    蕭市長對我和喬憶蘭談戀愛,肯定知情。
    但他從沒談到過這件事。
    對於他來說,我就是一個秘書,更進一步,就是一個好秘書。
    他隻跟我談工作,很少談生活。
    到了九月中旬的一天,市委常委要開會。他對我說:
    “你不要跟我去開會,把今年前八個月的重要工作給我整理一下。列出我分管的大事,哪些已經落實,哪些還沒有落實。”
    一上午,我就梳理他所做的工作,列出一個表。
    可以說,分管工作基本落實了,隻有一樁事——由他牽頭,姚芷蘭副市長具體負責的中醫院改革一項,沒有落實好。
    會議開了一上午,快下午時,蕭市長仍然沒有回來。
    我把打印好的總結材料收進抽屜,看看時間已到十二點,就走了。
    吃過飯,剛回到房間休息,黎場長就打電話給我:
    “郝科長,今天開常委會,你怎麽沒跟蕭市長一起來開會呢?”
    “他要我在家整理資料啊。”
    “哦,那我告訴你一個好消息。上次在林場召開的現場辦公會,你提出的建議,這次都被采納了。”
    “真的?“
    ”當然是真的。我列席了會議。這個要感謝你啊,這回林場有希望了,政府投資,林場就會大變樣。”
    兩人說了幾句,才掛電話,我心裏高興極了。
    一個秘書提的建議能被常委會采納,這是比較少見的。
    下午,我早早來到辦公室,先搞了一下衛生。不久,蕭市長就進來了。
    他路過我辦公室時,說道:“你進來一下。”
    我把上午整理好的那份《前八個月工作落實情況》帶進去,放到他辦公桌上,然後給他泡了一杯新茶。
    蕭市長看了看材料,指著椅子說:“坐。”
    我坐下,他並沒有談這份材料行不行,而是說:“莫林山林場改革方案已經通過,共采納各方麵提出的意見一共十條。
    你的三條意見都被常委會采納了。”
    “感謝市長對我的指導。”
    他虎起臉,盯著我說道:“我指導了你什麽?”
    這一回,他真虎了臉。
    他喝了一口茶,才認真說道:
    “自己做的好事,不要推給別人。這個不必謙虛。越謙虛,你就越沒有成績。
    自己做的壞事,更不要推給別人。越推諉,你就越沒有朋友。”
    我點頭不迭。
    這時,他才拿起桌上那份材料揚了揚,說道:
    “衛生係統的工作,特別是中醫院改革,我沒有做好,月底要開市級領導民主生活會,我要檢討。
    書記市長委托我牽頭,至今慢騰騰,你幫我寫一份檢討書。”
    我一聽,心想,這個應該是由姚副市長作檢討吧。
    我本來不應該插言,卻有點忍不住,鼓起勇氣說道:“這個檢討書應該實事求是吧?”
    “當然要實事求是。”
    我鬥膽地說:“如果實事求是,我覺得您不應該檢討。你隻是牽頭,不是具體分管領導。您也多次強調中醫院要加強改革,但是……”
    我隻說到這裏,言下之意是分管副市長姚芷蘭沒有落實好。
    蕭市長看了我一眼,說:“我是牽頭人。當然是我的責任。”
    我不再說什麽,點點頭,走了出去。
    回到自己辦公室,我開始寫《衛生係統改革,我工作不力的檢討》。
    讀者朋友們不必急。不要以為作檢討是件大事。
    民主生活會嘛,就是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隻是各人檢討的程度不同而已。
    這件事最應該作檢討的是姚芷蘭,她是分管衛生工作的副市級領導。
    一上午,我在電腦上敲出了草稿。
    但我沒有上交,打印出來裝進口袋。
    凡是我不懂的就找師父。他在機關工作一輩子,檢討如何寫,分寸如何掌握,他懂。
    吃過午餐,我就去敲師父的門。
    他開門一看是我,有些吃驚:“中午都不休息?”
    我笑道:“有件事,一定要請師父把關。第一次代蕭市長寫檢討,我把握不好尺度。”
    他把我引進書房,接過我遞過去的【檢討書】,認真地看起來。
    我就煮茶。
    茶沸。
    我倒了兩杯,端一杯放到師父麵前。
    師父看完,把稿子退給我。
    我問道:“這件事主要是姚市長工作沒做好,蕭市長雖有責任,但不應該負主要責任,您看這樣寫行嗎?”
    師父搖了搖頭。
    我吃了一驚:“寫淺了還是寫深了?”
    “寫淺了。”
    “寫淺了?您的意思要把主要責任都攬到蕭市長自己頭上?”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師父點頭:“對。”
    我望著他,半天都理解不了。
    他從容地喝一口茶,放下茶杯,給了我一支煙。自己吸上後,把打火機往我這邊一推。
    我沒有吸,而是問道:“您給我解釋一下,為什麽要把責任全攬到自己頭上呢?”
    師父笑道:“中醫院的改革應該由誰來管?”
    “姚副市長,她是分管領導。”
    “工作推進不力,誰要負主要責任?”
    “也是姚副市長。”
    師父笑道:“蕭市長把責任攬起來,至少有三個好處。”
    我盯著他,生怕漏聽一個字。
    “第一,蕭市長協助邵市長分管政府工作,幾乎什麽事都要管。中醫院改革,他掛名而已。開個會,布置一下任務就完了。具體工作當然是姚芷蘭去實施。
    中醫院的改革沒動,這怪誰呢?顯然是姚芷蘭不作為嘛。
    蕭市長在會上先檢討,大家一聽,都知道蕭市長是代人受過。”
    我點點頭。
    “第二,蕭市長檢討得越深刻,越能增強他敢於擔責的人設。他本來不應該把責任都包攬到自己頭上,但他這樣做了。
    從市長書記的角度來看——蕭市長敢擔負責。
    從其他常委來看,蕭市長從不推諉。”
    我懂了,便說:“哦——。就是說,這正好樹立蕭市長的形象。”
    師父點頭:“對。至於第三點,你可以寫上次考察莫林山林場,準備在那兒設立療養院的事情。”
    我忙插言:“今天上午通過了。”
    師父高興地說道:
    “通過了就最好。最後你就寫雖然前段工作做得不好,但是,在最近考察莫林山林場時,我的秘書提出設立療養院。雖然不是我提出來的,但是,為中醫院改革和分流找到了一個突破口。”
    我在心裏驚歎:師父不愧是支老筆杆子。
    師父最後總結道:
    “檢討深刻,又敢擔責任,個人形象就出來了。最後拋出新設療養中心,分流的辦法也有了。蕭市長何罪之有呢?大家的意見就集中到了那個花瓶身上。”
    看到師父把姚芷蘭稱為花瓶,我忍不住笑了。笑完道:“師父,如果我不遇到您,連一個秘書都當不好。”
    師父點點頭,教育我道:“機關深如海,給領導當秘書,在某種程度上,你比領導要多幾個心眼才行。”
    從師父那兒出來,我打了一個電話給旭哥。
    “你幫我買一個新空調,我師父那個空調用得太久了。星期天要空調店幫他換了,錢由我出。”
    旭哥說:“星期天是吧,好的。錢就不要你出,你就那麽一點工資,多幫我出主意就行。我現在不缺錢。隻缺點子。”
    喜歡官場智鬥請大家收藏:()官場智鬥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