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9章 借食堂事件拉開新局麵
字數:4532 加入書籤
這時,我就拋出了殺手鐧,鏗鏘有力地說道:
“一是向局裏寫出檢討。
二是及時整改。”
他們三人鬆了一口氣,認為又喝茶又抽煙,原來也隻有這三板斧。比程咬金高明不了多少。
等他們這口氣還沒有全吐完,我就亮出了最後一招:
“以後,每做錯一件事,就寫一次檢討。
你們認為自己有比我郝曉東更大的後台,更強的關係,有人會保你們。
表麵上應諾寫檢討,走出這扇門就無所謂。
那麽,我們就試試。
你的檢討積累多了,我就向組織部門去報告:某某某檢討這麽多,必須換掉。
如果組織部門說不要換,請他們用公文的形式答複我。他們敢公開答複,我就敢公開宣傳。我開始想。我一個農家子弟,沒什麽背景,小心做人才對。
但現實擺在我麵前,我越想小心做人就越做不成人。我越怕你們這些學術權威,就越當不了官。”
全場靜默。
這時,我講了最後一句話:
“我不要你們的打印件,那是交給辦公室主任應付一下。你們的檢查必須自己手寫。這就是我們今後的呈堂證據。
你們可以欺負任何一任局長,但在我這裏行不通。你們可以走了,黨組同誌留下繼續開會。”
陳堅強率先鼓掌,接著大家都鼓掌。
這三位聽到這掌聲,估計心裏難受。
停了一會兒,我說:“下麵繼續開會,不知大家都同不同意這種處理方式。”
陳秀敏說:“隻有你才有這麽大的膽量。”
陳堅強說:“不是膽量,郝局長有理有節,步步逼進。”
何仲文現在積極向我靠攏,說道:
“這三位以前都不太服從局裏管理。花局長在這裏基本上是和稀泥。”
新來的紀檢組長徐國平說:“我學到了郝局長處理問題的方法。”
工會夏主席說:“要治治他們的傲氣。因為醫生與老師同為知識分子,但治一個老師容易,治一個醫師很難。特別是有名的醫師,自以為了不起。
郝局長有魄力,我們在一旁都臉上有光。”
我說:“知識分子要重用。但不能是個知識分子就重用。首先要講一個【德】字。
一醫院鄧知難,自恃是外科一把刀,驕傲自滿。
二醫院潘自高,在消化內科方麵是專家。
三醫院盧永強在呼吸內科有一手。
我不否認他們是技術專家。但專家不是永遠的,長江後浪推前浪,就這件事情,叫大家留下來,我也是想和大家再商量一下。
如何引進和培養人才。”
陳秀敏說:“多從醫學院招聘畢業生。”
陳堅強說:“招聘可以,但四水經濟落後,很優秀的畢業生不會來。把各縣市技術好的調上來也不現實,畢竟基層也需要好醫生。”
陳秀敏說:“那怎麽辦呢?”
陳堅強說:“我提出在現有醫生中,挑選一些中青年醫生去上級醫院進修,跟班實習。”
我馬上說:“堅強局長這個主意不錯。秀敏局長的意見是從醫學院招人,這個速度慢。從學校招進來,起碼五年八年才能挑大梁。
目前要迅速提高我們的醫療水平,隻有把工作了五年八年的優秀中青年醫生,分批分次送到省內省外的大醫院去跟班進修。
短則半年,長則一年,這才是個主攻方向。”
夏主席說:“對,這個主意好。兩位領導高屋建瓴。”
話題拉開,大家就如何吸收人才,培養人才提出了很多的建議。
有人提議,醫學技術日新月異。有些專科,我們是薄弱環節。
比如腫瘤方麵,可派人去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的腫瘤醫院學習。
比如心血管方麵,可派人去北京阜外醫院、安貞醫院進修學習。
比如神經內科,可派人去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天壇醫院、宣武醫院進修。
……
因為誰都有親戚朋友,患了病總是找最好的專科醫院治療。所以,誰都可以說出一兩個醫院來。
大家討論了很久,我看看時間,說:“上午就先討論到這兒,下午接著討論。”
散會後,我進了辦公室,張嶽鬆跟了進來,問道:
“局長,上午有兩個內容,其中對三位院長的談話,這份記錄就由辦公室保存?”
我說:“你把它整理成文字,下發給全市衛生係統的各個單位。但是不要上報。”
他說:“知道,有些話不能原話照寫吧。”
“我會把關。”
他說:“那我明天交稿。”
我叮嚀道:“下午繼續討論。李主任昨天向我請了假,下午你繼續參加。有關大力培養人才,支持帶薪進修,一定要形成共識,寫出一份好報告,報送市裏有關市領導。”
“這個要報送省衛生廳嗎?”
我搖搖頭,說道:“隻有市裏批準我們這樣做,才是塵埃落定。那時,你不僅要報送市領導,而且要從市委政府關心衛生工作的角度,向省市多個新聞機關寫報道。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對了,秦江日報駐四水記者站換了站長,原來的肖站長調到新聞部當主任去了。新來的站長,你要主動去聯絡,認識。
這位新站長姓左。你聯絡上了,我請他吃頓飯,聚一聚。”
張嶽鬆點點頭,問道:“就這些?”
“對。”
他走後,陳秀敏進來,笑道:
“你天生是當領導的,花局長在這裏,從來沒有開過這種會。一是三個醫院的院長嚇得連話都不敢說。要說也是解釋。二是這個抓人才抓到點子上了。
人才一多,現在的這些所謂專家就沒有這麽大的架子了。”
我說:“院長易找。但好醫師需要時間培養。所以,下午的會議,我們就集中討論如何培養好醫師。醫院隻要有幾個強的科室,幾個有名的醫生,這個醫院就撐起來了。
下午的重點,就是進修培養一批人,還有一個任務,就是總結發現現有的中青年優秀醫師。現在,中國沒有醫生節2018年才設立),我們就采用國際醫生節來表彰優秀醫生。”
“國際醫生節好像過了吧?”
“過了,它是每年的3月30日,現在準備,發出通知,明年的三月份,我們再開一次盛大的表彰會。”
她說:“你想得遠。”
我笑笑:“我們又不是醫生,隻有想盡一切辦法,表彰真正的先進,處分醫護隊伍中極小數敗類,調動廣大醫護工作者的積極性。
為肯做事,能做事,做好了事情的人提供一個公平的平台,我們專紮舞台,讓他們唱戲。他們的戲唱得好,我們才有出路。”
陳秀敏撲噗一聲笑了,說:“今後發達了,要記得……”
我知道她想說【姐姐】兩個字,但在辦公場合,不好意思說出來。
喜歡官場智鬥請大家收藏:()官場智鬥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