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1章 大風險,大機緣
字數:3546 加入書籤
申公豹的話並沒有什麽人皇與天道之間宏觀深奧、晦澀難懂的大道理,隻是最普通的勸言。
他的聲音不高不低,卻像一把鈍刀,緩慢而有力地剖開了籠罩在士卒心頭的迷霧。
那些話落在這些常年征戰的漢子耳中,就像老農談論莊稼收成般直白——什麽時候播種,什麽時候收割,錯過了時節就要餓肚子。
簡單,卻字字砸在實處。
這些話聽在士卒耳中簡單易懂,深得這些人的認可。
有人用生滿老繭的手抹了把臉,指縫裏還沾著昨天遇到小股抵抗攻城時濺上的血痂;
有人下意識摸了摸腰間幹癟的糧袋,想起家鄉荒蕪的田地。
他們不懂什麽氣運之爭,但知道家裏老小還等著米下鍋。
申公豹說的每個字,都像曬場上的穀粒,實實在在能填飽肚子。
雖然他們此時在貞玄軍中效力,但軍心如果渙散了,還指望誰能殺進長安呢?
隊列裏開始有鐵甲碰撞的細響,像秋風吹過枯草的窸窣。
前排有個獨眼老兵突然啐了口帶血的唾沫,他那隻完好的眼睛望著長安方向,渾濁的瞳孔裏映著三年前被征發時,官府燒毀的茅草屋。
這些細微的動靜像瘟疫般在軍陣中蔓延,連督戰的仙將座下麒麟駿馬都不安地刨起了前蹄。
人皇須得人族斬殺,諸多仙佛之所以不嫌麻煩帶著這些士卒,並不是要他們上陣殺敵,而是利用這些人抵消殺孽因果。
大軍中的仙佛們撫著玉如意冷笑,他們腳下踩著祥雲編織的棋盤,每一朵雲絮裏都裹著凡人的命數。
這些泥腿子不過是會走路的香燭,等他們用血肉鋪就踏滅人皇的道路,自有神仙來收取最後的功德。
就像屠夫殺豬前總要喂頓飽飯,此刻軍帳裏突然飄來的肉香,讓不少士卒喉結滾動。
人皇他們不敢殺,普通百姓他們看不上殺,但這些人若是都活著,又不能達到他們的目的。
申公豹的綠袍在風中獵獵作響,他看到遠處貞玄軍中的青銅巨鼎正在冒煙,那裏麵煮著守城將士的晚飯。
或許明天就輪到城外這些人的血肉成為鼎中羹。仙人們要的從來不是勝負,而是足夠分量的血祭。
況且,若是他們自己起頭,天地法則的因果他們也無法承受。
九天之上的雷雲忽然翻湧了一瞬,某位仙佛急忙掐訣穩住本命星辰。
這些高高在上的存在比凡人更清楚,要斬去天地法則獨寵的人皇,需要一把利刃。
所以他們要借刀,要借無數把沾著人族鮮血的鈍刀。
所以,才有了這些凡人士卒。
此刻夕陽把他們的影子拉得很長,像一條條鎖鏈捆在地平線上。
有個少年兵突然想起離家時母親塞給他的桃木符,此刻正在貼肉的暗袋裏發燙。
他不知道這是母親用三年紡紗錢換來的保命符,更不知道符紙背麵用血畫著"替身"二字。
借助同為人族的貞玄王朝的名義,這些仙佛打著"助戰人族"的幌子,才敢踏足長安,插手人族之事。
中軍帳前的玄鳥旗突然無風自動,旗麵上繡著的金色咒文微微發亮。
雲端似乎傳來若有若無的仙樂,像超度亡魂的引魂鈴。
現在到了沐河城,長安近在咫尺。照目前的情況來看,勝利在望。
申公豹既然提出仙者之間拚殺,也就意味著沒有凡俗人族參與,如此反倒正合這些仙佛魔修等心意。
他們早已超脫凡塵,視眾生如螻蟻。
此番大劫本是聖人與天地法則博弈,若能避開凡俗因果,專修者之間的較量,反倒能放開手腳,各顯神通。
這些仙佛大能一路走來,早就被人族之間的小打小鬧看膩了。
那些凡夫俗子為蠅頭小利爭得頭破血流,在修行者眼中不過是一場鬧劇。
即便是人皇麾下的那些有些實力的仙修,前期倒還有些硬茬,諸如燕飛、趙公明等人皇麾下大將拚死相抗,倒也打了幾場惡戰。
可後來要麽稍作抵抗便退走,要麽直接讓道避其鋒芒,總之沒有像樣的大戰能讓他們盡興。
須知,他們之所以下場助戰,一方麵是教中聖人令行不可違逆,另一方麵則是為趁機賺取莫大利益。
這封神大劫看似凶險,實則暗藏無數機緣。
當年燃燈道人,正是因為與趙公明一戰,不僅破了截教威風,更得到那二十四顆定海珠,才有了當今佛門的萬佛之祖——燃燈古佛的尊位。
那定海珠本是先天靈寶,內蘊二十四方小千世界,燃燈借此參悟大道,終成封神大劫後,唯一一個證道半步聖人的存在。
若是在西方佛門之地,燃燈借助定海珠演化的二十四諸天,引動無量佛力加持,便是與聖人一戰也能立於不敗之地。
除卻燃燈之外,這場大劫中機緣獲得者比比皆是。
那散仙陸壓,本是閑雲野鶴之身,卻因參與大劫,不僅得了釘頭七箭書這等陰毒法寶,更借機斬卻三屍,道行大進。
闡教十二金仙中的慈航、文殊、普賢三人,雖曆劫轉世,卻也因此得到莫大機緣,最終在西方證得菩薩果位。
就連截教多寶道人,本是通天教主座下大弟子,封神一戰後竟成為萬佛之尊的如來佛祖,統領三千諸佛。
正所謂大劫有大風險,大風險往往伴隨著大機緣。
這些仙佛大能深諳此理,故而申公豹提議仙者相爭時,他們反倒暗自欣喜。
畢竟在修行路上,有時候一場生死大戰的領悟,勝過千年枯坐參禪。
更何況若能奪得對方法寶、氣運,更是直指大道的捷徑。
此刻這些修行者眼中閃爍的,盡是躍躍欲試的戰意與對機緣的渴求。
喜歡混沌風雲請大家收藏:()混沌風雲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