閨蜜旅行日誌七

字數:6452   加入書籤

A+A-


    回到學校的第一個月像做夢一樣。《城市文學》刊登了我的《比風景更美的你》,引來不少關注;李編輯主動聯係,問我是否有興趣將雲南旅行的隨筆整理成集;就連文學院的教授們也突然對我的作業格外關注。
    "出名人了啊!"曉菲在宿舍裏邊塗腳指甲油邊調侃,"下次簽名售書能不能給我留個vip位置?"
    我扔了個枕頭過去:"別胡說,就一篇小文章而已。"
    "一篇?"她誇張地挑眉,"林默告訴我,他編輯朋友說你的旅行筆記足夠出一本小集子了。"
    我停下打字的手:"你...還和林默有聯係?"
    "當然!"她狡黠地笑了,"他讓我盯著你按時交稿呢。"
    我的臉頰突然發熱,趕緊轉回電腦前。從成都分別後,林默和我保持著斷斷續續的聯係——他去了西藏,信號時有時無,但總會發些照片和簡短的問候。而我,則忙於整理旅途筆記,試圖將它們串聯成一個完整的作品。
    "對了,"曉菲轉移了話題,"保研的事怎麽樣了?"
    我歎了口氣:"還在等最終結果。係主任說我的學分確實差一點,但如果能在核心期刊發表作品,還有機會。"
    "那不就是為你量身定做的條件嗎?"曉菲跳下床,赤腳踩在地板上,"趕緊把那本旅行筆記整理出來投稿啊!"
    "哪有那麽容易..."我嘟囔著,卻不由自主地保存了文檔,標題赫然寫著《雙城記:我們的雲滇青春》。
    曉菲湊過來看了一眼屏幕,得意地笑了:"看吧,你明明已經在做了。"
    深秋的校園金黃一片。我抱著剛打印出來的厚厚一疊稿子,忐忑地走向文學院辦公樓。係主任的辦公室門半掩著,能聽到裏麵有人在談話。我正猶豫是否該敲門,突然聽到了自己的名字。
    "...俞曉萱的散文集準備得怎麽樣了?"是係主任的聲音。
    "聽李教授說初稿已經完成了。"另一個聲音回答,"寫得相當不錯,有汪曾祺的味道。"
    "如果能在《當代文學》發表,保研應該沒問題了。"
    我的手微微發抖,懷裏的稿子突然變得沉甸甸的。原來我的寫作已經引起這麽多關注,原來老師們對我有這樣的期待...
    "曉萱?"身後突然有人叫我,回頭看見文學社的指導老師張教授,"來找係主任?"
    "我...我..."我結結巴巴地說不出話。
    張教授看了一眼我懷裏的稿子,了然地點點頭:"直接進去吧,別怕。你的文字比你的人勇敢多了。"
    係主任見到我很熱情,接過稿子大致翻看了一下:"這麽快就完成了?效率很高啊。"
    "是旅行中積累的素材比較多..."我小聲解釋。
    "李編輯跟我提過你的寫作。"係主任推了推眼鏡,"這樣吧,稿子我先看看,下周給你反饋。如果質量達標,我可以推薦給《當代文學》的王主編。"
    走出辦公樓,我雙腿發軟,不得不坐在路邊的長椅上緩一緩。手機震動起來,是曉菲的信息:"怎麽樣?係主任怎麽說?"
    "他說會推薦給《當代文學》!"我打字的手都在發抖。
    曉菲的回複是一連串的煙花和愛心表情,最後加了一句:"晚上火鍋慶祝!我請客!"
    十二月的第一場雪落下時,我收到了《當代文學》的用稿通知。《雙城記:我們的雲滇青春》被安排在明年三月刊的"新銳作家"專欄,整整八個版麵。同一天,係主任告訴我保研資格已經確定,下學期就可以開始準備研究生入學了。
    "我就知道你能行!"曉菲在食堂裏高聲宣布,引來周圍同學的側目。她毫不在意,舉起可樂杯,"敬我們的大作家!"
    我紅著臉拉她坐下:"小聲點..."
    "怕什麽!"她滿不在乎地咬了一口雞腿,"對了,我也有好消息。"
    "什麽?"
    "張明幫我聯係了上海一家德企的實習,正好配合他明年去德國培訓的時間。"她眼睛閃閃發亮,"我爸終於鬆口了,說如果是我自己爭取的機會,他不反對。"
    "曉菲!太棒了!"我激動地抓住她的手,"那你們..."
    "先實習看看,如果順利,等他德國回來就...你懂的。"她罕見地露出一絲羞澀。
    我們相視而笑,像兩個守著秘密的小女孩。窗外,雪花無聲地飄落,覆蓋了校園的每一個角落。
    冬天過去得很快。我的隨筆集發表後引起不小反響,有出版社聯係我詢問是否有意擴展成書;保研手續已經辦妥,導師甚至提前給我列了研究生階段的閱讀書目;林默從西藏寄來一張明信片,背麵是布達拉宮的照片,正麵隻有簡單的一行字:"春天回北京,希望能讀到你的書。"
    曉菲則忙著準備實習材料,每天宿舍裏都鋪滿了各種證書和簡曆。我們像兩條即將分流的河水,各自奔向不同的方向,卻又在深處緊密相連。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畢業前的最後一個學期像被按了快進鍵。論文、答辯、畢業照...一切都在匆忙中有序進行。曉菲和我決定合租到畢業,盡管實習已經開始了,她仍堅持每周回學校住幾天。
    "不能錯過最後的大學時光。"她說,一邊往牆上貼我們的旅行照片,"這些都要好好保存,等我們老了坐在搖椅上慢慢看。"
    五月的校園彌漫著離別的氣息。畢業典禮那天,天氣出奇的好,藍天如洗,陽光明媚。我和曉菲穿著學士服,在校園各個角落拍照留念。當我們站在文學院樓前的校訓石旁時,曉菲突然從袍子裏掏出一個小盒子。
    "畢業禮物!"她得意地宣布。
    盒子裏是一枚精致的銅製書簽,頂端刻著一個小小的轉經筒,下麵用細線勾勒出雲南的輪廓,幾個重要地點被特別標注:昆明、大理、麗江、香格裏拉...
    "這樣你讀書的時候就不會忘記我們的冒險了。"她幫我別在畢業袍的領口。
    我從背包裏拿出提前準備好的禮物——一本精裝書,封麵上寫著《雲滇記憶》,作者署名俞曉萱。
    "這是...?"曉菲瞪大眼睛。
    "出版社的樣書。"我輕聲說,"提前印出來的第一本。"翻開扉頁,上麵寫著:"獻給讓我勇敢的程曉菲"。
    曉菲一把抱住我,我感覺到她的肩膀在微微顫抖。"該死,你把我的妝都弄花了..."她抽泣著說。
    畢業典禮上,當我的名字被念出時,全場掌聲格外熱烈。走上台接過學位證書的那一刻,我看到了前排曉菲燦爛的笑臉,她正舉著手機瘋狂拍照,口型在說"看這裏!"
    那一刻,我突然明白,這四年來我獲得的最珍貴的不是學曆,不是發表的作品,而是這段無論走向何方都會持續一生的友誼。
    離校那天,我們站在宿舍門口最後一次環顧這個生活了四年的小空間。牆壁上還留著貼畫痕跡,角落裏堆滿了帶不走的雜物,陽光透過我們擦了無數次的窗戶照進來,在地板上畫出一個完美的菱形。
    "記得大一剛來時嗎?"曉菲突然說,"我們為了床位差點打起來。"
    我笑了:"是你單方麵宣布要睡下鋪,根本沒給我選擇機會。"
    "然後你默默忍受了我四年的呼嚕和夢話。"
    "而你忍受了我的熬夜寫作和神經質。"
    我們相視一笑,同時說:"值得。"
    搬出宿舍後,曉菲直接去了上海,我則留在北京讀研。距離沒有衝淡我們的聯係,反而讓每次通話都更加珍貴。她跟我吐槽上海的潮濕和快節奏,我向她抱怨研究生的課業壓力;她興奮地描述外灘的夜景,我則詳細講述新書的修改過程。
    林默回到北京後,我們見了幾次麵。他正在籌備個人攝影展,主題正是"真實的瞬間",其中有不少我們在雲南的照片。有一張特別打動我:曉菲在雪山日出時流淚的側臉,陽光在她濕潤的臉頰上折射出七彩的光芒。林默給這張照片取名為"覺醒"。
    "她看到這張照片了嗎?"我問。
    林默搖搖頭:"還沒。你覺得她會喜歡嗎?"
    "她會說"把我拍醜了",然後偷偷設成手機壁紙。"我笑著回答。
    時間像長了翅膀一樣飛逝。我的研究生生活忙碌而充實,《雲滇記憶》正式出版後銷量不錯,甚至有文學期刊開始約稿;曉菲在上海的實習轉為正式工作,張明從德國回來後升了職,他們的婚期也提上了日程。
    我們遵守著一年一次閨蜜旅行的約定。第二年去了廈門,第三年是西安,第四年因為疫情改成了線上"雲旅行",第五年終於能出國,去了日本京都。每一次旅行,我們都會帶上《雲滇記憶》和那枚銅製書簽,仿佛它們是我們友誼的護身符,讓我們在歲月的長河中始終緊緊相連。
    那年秋天,我在北京的研究生生活接近尾聲,畢業論文的答辯也順利通過。導師對我的研究給予了高度評價,還推薦我去國外交流學習一段時間。與此同時,曉菲在上海也迎來了人生的重要時刻——她和張明的婚禮。
    婚禮的前一天,我提前抵達上海。曉菲在忙碌中抽出時間陪我逛了外灘和南京路。她穿著婚紗試穿的樣衣,興奮地問我:“怎麽樣,我像不像童話裏的公主?”我笑著回答:“你就是現實裏的公主,而且是最幸福的那種。”她挽著我的胳膊,眼神中滿是憧憬:“等我結婚後,你一定要常來上海玩,我們還可以一起去歐洲旅行。”
    婚禮當天,上海的天空格外晴朗。曉菲站在教堂的入口,宛如從畫中走出的天使。我作為伴娘,看著她一步步走向張明,心中滿是感慨。婚禮儀式上,曉菲在誓言中提到:“感謝生命中有這樣一位伴侶,也感謝那些讓我成長的朋友們,尤其是曉萱,是你讓我變得更加勇敢。”那一刻,我的眼眶濕潤了,這不僅是她的婚禮,也是我們友誼的見證。
    婚禮結束後,我回到北京,開始準備出國交流的行囊。臨行前,我收到了曉菲寄來的一封信。信中她寫道:“無論你身在何處,我們的心始終在一起。等你回來,我們還有無數次的旅行等著去實現。”信的結尾,她附上了那枚銅製書簽,書簽上多了一行小字:“無論多遠,友誼長存。”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在國外的交流學習期間,我常常在夜晚翻看《雲滇記憶》,回憶起那些和曉菲一起度過的日子。雖然身在異國他鄉,但她的陪伴仿佛從未離開。每一次和她視頻通話,都能從她的笑容中感受到生活的美好。
    一年後,我結束了國外的交流學習,回到北京。剛下飛機,就收到了曉菲的信息:“歡迎回家,我在機場等你。”當我走出機場大廳,看到她熟悉的身影,所有的疲憊瞬間消散。她抱著我,笑著說:“怎麽樣,國外的生活還習慣吧?”我點點頭:“習慣了,不過還是覺得國內好。”
    回到北京後,我繼續投入到寫作和研究中。《雲滇記憶》的續集也在籌備中,我打算把這些年和曉菲的故事都寫進去。而曉菲在上海的生活也步入了正軌,她和張明的小家庭充滿了愛與溫暖。
    又是一個春天,我們迎來了第五次閨蜜旅行。這次我們選擇了雲南,回到了夢開始的地方。站在熟悉的昆明街頭,看著那些熟悉的風景,仿佛回到了大學時代。我們在大理的洱海邊散步,在麗江古城的小巷中漫步,在香格裏拉的草原上奔跑。每到一處,我們都會拿出《雲滇記憶》和書簽,回憶起那些曾經的點滴。
    旅行的最後一天,我們在香格裏拉的酒店陽台上,望著遠處的雪山,曉菲突然說:“曉萱,你知道嗎,這些年最讓我感激的不是那些旅行,而是有你一直在我身邊。”我握住她的手:“我也是,曉菲,無論未來怎樣,我們都會是最好的朋友。”
    那一刻,陽光灑在我們身上,溫暖而明媚。我們的友誼,就像那枚銅製書簽一樣,經曆了歲月的洗禮,卻愈發珍貴。
    喜歡各式各樣的小故事請大家收藏:()各式各樣的小故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