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章 摸清力量

字數:5992   加入書籤

A+A-


    關於村賢齋這個名字,林同曦其實琢磨了很久,但最終還是覺得通俗一點好。
    大家都知道鄉賢,那麽與此對應的村賢自然也是容易理解。
    一個齋字,突出一個樸素氣質,又能使人聯想到書齋,感覺到像是重要的地方。
    當然,名字不是重點,重點是如何劃分蛋糕。
    能夠參加此第一屆村賢齋會議的,自然都是村裏的重要人物。
    林同曦為了避免考慮錯漏,還特地讓老村長李長河看了一眼,這才形成最終的名單。
    實際參加會議的人有15人:林同曦、陳雲軒、蘇若雪;李長河、李文遠、李陽昊;趙老太君、趙德山、趙守中;周鐵柱、周文彬;王明教、石開山、張淑蘭、植培元。
    主角團三人自不必說,而李家、趙家分別選出了三個代表,其中李陽昊是李長河的弟弟,在李家的地位僅次於李長河。
    周鐵柱、周文彬二人則是在之前表現突出,前者孔武有力,氣場十足,後者識字且會算數,受過林同曦指點。
    至於王明教、石開山、張淑蘭則是比較熱心,在外姓裏麵算是比較有名的了。
    而最後麵的植培元,可以說是外來融入到青石村的流民代表,有經商經驗,後逃難至此,並因積極幫青石村的忙而廣受好評。
    林同曦拿出方案,表明自己打算先成立兩個機構,一者是村賢齋,另一者則是執事房。
    前者負責製定戰略,後者負責執行戰略。
    當然,林同曦其實還想成立兩個機構,其職能分別是定事、議事。
    但因為這兩個機構目前還沒確定好人選,且需要依賴前兩個機構開展工作,便暫時擱置下來。
    “同曦少俠,我實在不懂,為何還要分成兩個?咱們就這麽大個村子,會不會有點大題小做?”植培元提出疑惑,他先前曾在玉宛城經商,對官府的機構也有所了解。
    “那簡單,統一叫村長和副村長咯?”趙鐵柱倒是不在意具體的細節,反正他有實際的名聲就好。
    “不不不,一個村有這麽多個副村長也太離譜了……”李文遠搖搖頭。
    “嗬,我說你們這群臭小子,祖宗就規定了一個村長,你們還非得搞什麽副村長,還有搞什麽機構,簡直是糊塗。”趙德山對林同曦的改革新策表達不滿。
    他的長子趙守中拉了拉他的衣袖,小聲道:“爹,您就消停點吧……這對於我們趙家也是有利的,何況名義上不設立,可實際上還是有人幹著副村長的活,還不如設一個副村長,這對於幹活的人也有好處。”
    大家七嘴八舌,林同曦在召開會議前也大致預料到了他們的反應,並一一作出解答。
    青石村雖小,但是各類事務繁雜,想好好發展就必須科學分工。
    而分工,就肯定要分門別類,而分門別類就必須劃分出幾個機構。
    目前,劃蛋糕的人總共有15個,成立兩個機構的話,這個數量是比較合適的。
    至於村長和副村長的名稱,一個村有十幾個副村長,聽起來就很誇張。
    分成兩個機構,然後不同機構叫不同職務。
    接著,職務不同,又可以劃分排名之類的,體現尊卑。
    在最後,林同曦還說出了一個最重要的事情:“各位,我們的會議可不隻是開開而已,此後每一屆村賢寨、執事房的名單都會被計入到村誌當中。”
    趙德山聽到這個,頓時激動起來,要知道他想當村長的意願可不是一兩天了。
    而他想當村長的理由也很簡單,那便是希望後人知道他的事跡,類似於讀書人希望名垂青史的感覺。
    當然,除了趙德山外,其他人聽到也是紛紛動心。
    要知道入村誌的都得是大事,自己要是這麽一進的話,在村裏的地位都得漲不少。
    見眾人沒有其他反對意見,林同曦便宣布成立這兩個機構的決定。
    接著,又將機構人員名單和分工念了一遍。
    在村賢齋內,林同曦任村賢令,全麵負責村賢齋工作。
    陳雲軒、蘇若雪分別為村賢尹,陳雲軒負責管執事房,蘇若雪則協助處理村賢寨日常事務。
    李長河、趙老太君、趙德山、李文遠則分別為村賢卿,負責分管對應重要工作。
    在執事房內,則由陳雲軒兼任執事房總執事,即村長,全麵負責執事房工作。
    周文彬、周鐵柱、王明教、石開山、張淑蘭、植培元分別為副村長,分別分管財務、安保、教育、民政、礦業、農業、商貿。
    這一安排,是照顧到了他們各自的特長。
    至於剩下的幾人,林同曦則打算將他們作為決事廟、議事堂的候選人。
    在名單一出後,眾人皆是點頭同意。
    而後,林同曦又提出了好幾個想法,也分別通過。
    會議開到晚上,林同曦終於宣布會議結束,大家各回各家。
    “同曦兄,不得不說……你的思維與常人不一樣。”陳雲軒不禁感歎。
    “噢?怎麽不一樣了?”林同曦好奇地回應。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在下的認知當中,一個縣至多也不過五個縣官,而同曦兄這一下子弄出了十幾個乃至更多的職務,在下實屬有些被驚到了。”陳雲軒解釋起自己的疑惑。
    對於陳雲軒的想法,林同曦也表示理解,畢竟500個人的村子,實在不足以容納這麽多官。
    但這隻是形式上的弊端,而這實際上能發揮很多作用。
    就跟學校裏麵設立班幹部似的,實際上正經的班幹部就那麽幾個。
    但你要方便幹活的話,就必須還得設立其他的班級委員、課代表、組長等等。
    要知道,職務可以沒有人擔任,但活是必須要由人去做的。
    以一個虛名,去換取有影響力的人幫助自己,這筆賬是很劃算的。
    林同曦將自己的想法說給了陳雲軒聽,後者點點頭,似乎又懂得了什麽。
    當然,這隻是林同曦的其中一個激勵手段。
    單單靠職務載入村誌這一點,是不足以充分調動周鐵柱他們的積極性的。
    而且,也無法調動全村人參與到青石村的建設。
    麵對如何統合青石村力量的問題,林同曦這幾天其實已經產生了一個相對成熟的想法。
    簡單來說,便是功名利祿。
    至於具體怎麽執行,他打算留到後麵組織健全了再加以實施。
    畢竟,現在人手還不足,時機也不成熟。
    “好了,開了這麽久會議,也該睡覺了。”林同曦鑽到被子裏,接著掏出手機,試圖刷視頻。
    然後他才後知後覺地發現:沒網!
    刷手機曾是自己難得的娛樂活動,甚至成了他每日的習慣。
    每次上床,林同曦都忍不住掏出手機。
    “唉……”林同曦歎了口氣,然後放下手機,試圖入睡。
    不得不說,古代人的娛樂真是稀少。
    隻可惜神州的科技水平太低,目前還處於農業社會。
    要想幹出互聯網,就必須連續經曆三次科技革命,這還是太有難度了。
    想著想著,林同曦便入睡。
    今天第一次說了這麽多話,實屬累了。
    第二天清晨,陽光再次照到林同曦的屁股上。
    床上的人揉了揉眼睛,接著聽到屋外傳來的練劍聲。
    不出意外,還是陳雲軒幹的。
    “辰軒兄還是一如既往啊。”林同曦不禁誇獎起來。
    陳雲軒剛好也練完劍,便提問下一步行動:“同曦兄,你終於醒了,我們現在動身去找老村長他們?”
    “嗯,走吧,越快解決越好,我們還得盡早回去抱住大腿。”林同曦打了個響指,接著便招呼著陳雲軒走。
    “……抱住……大腿?”對於林同曦的用詞,陳雲軒表示不解。
    隨後,以林同曦為首的調研團便開始朝青石村的各家各戶進發。
    調研團有7人,除了主角團3人外,分別是李長河、趙德山、周鐵柱、植培元,算是村裏勢力的各個代表。
    “若雪,你待會負責記筆記,我們要挨家挨戶調查情況。”
    “主要調查有什麽人,適合幹什麽就行,其他情況留著以後記。”
    路上,林同曦朝著蘇若雪叮囑起記錄的注意事項。
    此次調研的目的,在於摸清村子裏的力量。
    要是藏著什麽大才不用的話,那就實在是太浪費了。
    林同曦他們半年內就要解決好村子的事情,這個要求確實比較苛刻。
    要想達到這個要求,就必須做到將合適的人放到合適的位置上,提出合適的建議。
    唯有如此,青石村才能短時間內解決諸多問題,進而成為林同曦等人的政績。
    帶著政績去見甘興帆,那麽想必他會更加重用他們。
    此外,也能提高陳雲軒在村子裏的名聲,將青石村打造成為堅實的大本營。
    “同曦兄弟,我們到了,這就是魯木通的房屋。”周鐵柱指著前方的房子,接著便敲起門。
    “來了來了,別把我門敲壞了!”一個邋遢無比的瘦漢打開房門,而後發現一堆人在他房門前。
    一打開,眾人便發現其房屋髒亂無比,地上滿是木屑和數不清的雜亂工具。
    “這究竟是什麽個人啊……”林同曦不禁在內心吐槽道。
    喜歡穿越成係統,我靠輔助宿主變強請大家收藏:()穿越成係統,我靠輔助宿主變強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