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八章 襄南四郡
字數:7081 加入書籤
由於彭子良勢力的加入,陳雲軒勢力一下子擁有了兩個郡。
距離拿下襄南四郡,就隻剩下一半的進度。
林同曦和陳雲軒改變了原有規劃,決定直接帶兵攻打靈烏郡南邊的永道郡。
當然,帶領軍隊出擊的同時還必須安排好留守人選。
望辰郡方麵,二人留下了王勝寒、葉墨卿、蘇若雪、沈星瑤進行防守。
至於新得到的靈烏郡,二人則是選擇留下張岩武、彭聞語、小九、阿秀。
這麽一來,剩下的林同曦、陳雲軒、彭子良、嶽淩雲則跟著攻打剩下兩郡。
首先要攻打的是永道郡,永道郡的郡守是杜柳,當地豪族勢力。
其子杜能頗有才能,負責政務。
至於軍務,則由手下大將容道行負責。
陳雲軒帶領軍隊來到永道城下,試圖進行勸降。
“杜太守,如今毛德輝率軍殲滅文家軍,更是架空了丁南景大人的繼任者丁奇聰。”
“我等誠摯邀請杜太守加入我軍,一同討伐毛德輝!”
“不知杜太守意下如何!”
林、陳二人的親信拿著擴音器,對著城牆上的杜太守喊道。
杜流望著底下的軍隊,思考著要不要投降陳雲軒。
對於世家大族而言,他們其實並不在乎誰當統治者。
隻要誰允許他們對此地自治,那便可以歸順他們。
隻是……投降太多次終究不太好,而且也不是什麽勢力攻打來都要投降的。
“吾兒,你以外如何?”杜流望向自己的兒子杜能,他一向聰慧,想必能給予更值得參考的意見。
杜能思考一番,很快便給出答案:“父親,有道是‘良禽擇木而棲,賢臣擇主而事’。”
“雄主丁南景已死,襄州牧一位雖有丁奇聰繼任,卻並非明主。”
“其權勢皆為身後的毛德輝、龐象所操控。”
“加入他們,立場反倒微妙。”
“陳雲軒勢力雖說不錯,卻始終比不上北方的夏侯丞相。”
“當然,即便此刻降了陳軍,後麵也依舊可以尋找機會投降夏侯丞相。”
“是戰是降,還請父親定奪。”
聽了杜能的意見後,杜流想投降的心又多了幾分。
可他手下大將容道行卻不樂意了,說什麽都要和對方戰上一戰:“主公,就這麽投降,豈不是讓那些鼠輩小看了我們!”
“倘若一定要降,那必須得給予我們豐厚待遇。”
“依末將看,不如先派末將戰他一番。”
“若是勝了,則證明陳雲軒軍隊不值一提,根本不配投靠。”
“若是輸了,之後再收手投降不遲。”
容道行此言並非無腦,而是帶著私心。
要知道他乃是襄州數一數二的戰將,擁有六品武宗的實力。
隻可惜容道行始終沒什麽機會派上用場,就隻能剿剿匪什麽的。
倘若杜流這麽一投降,他之後說不定還是得跟著他鎮守永道。
這麽一來,他何時有出頭之日?
“你說得在理……我杜流在永道深耕多年,就這麽降了,麵子上實在過不去。”杜流思前想後,最終決定派容道行出門作戰。
在聽到杜流的命令後,杜能便叫將士擂鼓吹號。
既是為了給容道行鼓舞士氣,也是為了提醒對方自己拒絕投降。
親信知道勸降失敗,轉身回到營帳,報告此事。
“既然如此,那便與之一戰,讓襄南四郡看看我軍的實力!”陳雲軒說完這一句後,又接著下達命令:“嶽將軍,命你帶兵前去擊破敵軍!”
“是,末將遵命!”嶽淩雲抱拳,隨後組織軍隊。
這時,容道行帶領軍隊衝了出來,與嶽淩雲組織的部隊進行對峙。
“吾乃永道上將容道行,敵將可敢與我一戰!”容道行手持一柄大斧,對著敵軍喊話道。
“嗬!此等實力還敢邀戰,未免太過不自量力。既然爾等主動奉上首級,那嶽某就隻好收下了。”說完,嶽淩雲便騎著寶馬衝向敵方。
他胯下寶馬名為昭影,渾身通紅,係光陽縣五大武館館主所送,能日行千裏,速度極快。
還沒等容道行反應過來,嶽淩雲便來到了他身前。
一記長槍就此殺來,容道行急忙拿大斧一擋,震得他雙手險些拿不穩武器。
此人實在太過恐怖,已然超出了六品武宗!
容道行很想投降,但是又是他提出建議攻打敵軍的,不戰上幾個回合又太過丟臉。
無奈,為了麵子,他隻得強振精神,準備繼續與嶽淩雲單挑。
“賊將受死!”容道行揮舞起大斧,準備施展最強一擊。
可嶽淩雲壓根不給他多餘的表演機會,駕駛起昭影飛奔過來,再度使出全力一擊。
僅僅兩個回合,容道行便落於馬下,死在了嶽淩雲槍下。
躺在地上的容道行瞪大雙眼,注視著嶽淩雲。
他沒想到,襄州南部竟然出了這麽一個強者……
容道行死後,軍隊紛紛潰散。
主將死了,這還打個毛?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嶽淩雲下令追擊,軍隊將其團團圍住,命人在四周喊道:“繳械者不殺!”
敵軍為了保命,紛紛將武器丟到一旁。
“父親,敵軍實力遠超你我想象,是時候投降了。”杜能給出了唯一的生路。
再頑抗下去,永道郡的第一大族就要換一家了。
“……傳令下去,即刻投降望辰郡郡守陳雲軒!”杜流望向死去的容道行,忍痛下達命令。
早知道就直接投降了,容道行替他平定匪患、蠻族多年,多少還算是有點感情的。
怎奈他杜流並非感情用事之輩,便選擇了一條最能保全家族和百姓之路。
很快,永道郡便舉起白旗,大開城門,其軍隊紛紛走了出來,丟下武器。
嶽淩雲帶軍進入永道郡,接替了守護永道郡的職責。
確認過安全後,林同曦和陳雲軒在郡府見到了杜流。
“兩位大人,此乃永道郡郡守官印,還請收下。”杜流強顏歡笑道。
“那我們就不客氣了哈。”林同曦立刻收了過來,杜流還有點不舍得,手裏還不太願意交出官印,卻不料林同曦力氣太大,一瞬間就奪走了官印。
“杜大人,以後治理永道郡還需要你的幫忙,今後就好好輔佐新的郡守吧。”陳雲軒宣告杜流的命運。
原本,隻要杜流即刻投降,那說不定還能算是合夥人。
隻可惜杜流給臉不要臉,就隻好以戰敗被迫投降的前提給予對方相應待遇。
當然,為了安撫世家之一的杜家,二人選擇授予其子杜能郡丞一職。
在永道郡一戰後,襄南四郡就隻剩下福林一地。
對於征戰人選,林同曦和陳雲軒還尚未討論出來。
“同曦兄,我等應派嶽兄前去攻打福林郡,速戰速決。”陳雲軒表達己方意見。
“雲軒兄,我能理解你的想法,但是我們不能一味依賴嶽兄……”林同曦接著辯論。
征戰福林的人選隻有兩個,一個是嶽淩雲,另一個則是衛昭山。
陳雲軒認為嶽淩雲作戰經驗豐富,由他來攻打福林郡必能迅速得到捷報。
但林同曦則覺得夏侯靖已經開始南下,必須盡快將嶽淩雲調到北邊,鞏固好防線。
還有一個原因是白虎族宣布與丁奇聰決裂,帶領部族向南轉移,派人表示想投靠襄州南部的陳雲軒。
而顏成弘也寫信過來,表達了歸順陳雲軒的意願。
如此一來,就勢必會吸引毛德輝的仇恨。
為了保住這些盟友,由已熟悉大軍作戰的嶽淩雲北上最為合適,而不應該在區區福林小郡上浪費時間。
此外,還能讓衛昭山刷一刷軍功,方便後續對其進行提升。
其戰功僅次於王勝寒、張岩武,如果不給衛昭山刷軍功,那麽就很難將其培養成為軍隊裏麵的二號人物。
基於以上考慮,林同曦堅持讓衛昭山去。
至於陳雲軒則更為看重後院,覺得迅速平定福林郡更為重要。
“算了算了……我們要不叫他們兩個過來說說他們的看法?”林同曦覺得這是二人第一次沒辦法達成共識。
“把子良兄也叫上吧,他應該對襄南更熟悉一些。”陳雲軒補充道。
在雙方均有道理的情況下,要想決定答案,就必須引入新的對象一同討論。
“嗯……兩位的意見各有其優劣勢,按嶽某看來,還是鞏固防線為重。”說完這句話後,嶽淩雲接著補充道:“當然,嶽某也能迅速拿下福林郡,之後盡快趕回望辰郡。”
“我沒什麽意見,一切聽從安排。”衛昭山不善言辭和站隊,決定將難題踢給其他人。
這麽一來,彭子良的那一票便變得關鍵起來。
彭子良喝了口水,接著給出自己的意見。
“主公所說不無道理,若論速攻,的確應派出嶽兄。”
“可北方局勢動蕩,夏侯靖已經南下,即將與我們接壤。”
“而顏成弘、白虎族南下投降,其中又必須經過丁奇聰的領地,這無疑會招來毛德輝的攻打。”
“如果沒有嶽將軍親自調度指揮,恐怕會讓這兩支隊伍遭受不少損失。”
“至於南邊的福林郡則不必擔心,其郡守膽小怕事,無賢才輔佐。”
“再加上其糧食歉收,好幾次依賴周邊郡縣提供食糧,戰爭基礎不足。”
“速攻之法雖快,但顯然會增大受損,且從福林郡趕回來又實在太累,這無疑會給嶽將軍造成負擔。”
“因此,部下建議采納圍困之策,此策對於我等最為保險。”
如今,讚同衛昭山攻打已來到了3票,就連嶽淩雲本人都同意其帶兵。
陳雲軒思考了一下,決定以大局為重,同意了林同曦的提議。
歇息一番後,軍隊兵分兩路,嶽淩雲帶軍北上援助靈烏郡,衛昭山則率領另一支軍隊攻打福林郡。
福林郡郡守樊釗也抱有僥幸心態,加上有南方的嶺州太守支持,樊郡守便選擇對戰。
戰爭開始,衛昭山的軍隊將他們死死圍住,致使福林郡漸漸斷糧。
樊郡守派龍保、尹沉率軍突圍,結果突圍好幾次還是出不去。
二人共同與衛昭山作戰,實力較弱的尹沉居然一個不小心死在了衛昭山劍下。
在連日包圍下,福林郡已經生起民怨,就連軍隊都對樊釗抱有怨言。
無奈,樊釗隻得投降。
這麽一來,襄南四郡便成功被林同曦和陳雲軒收入囊中。
就正是在這時起,陳雲軒勢力成為了在這亂世之中不容小覷的一股勢力!
喜歡穿越成係統,我靠輔助宿主變強請大家收藏:()穿越成係統,我靠輔助宿主變強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