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一章 四分天下

字數:6361   加入書籤

A+A-


    在赤惠天子丁昭瑜禪讓給夏侯世後,丁雲翼迅即稱帝,延續赤朝社稷。
    麵對這一劇變,謝聞舟和陳雲軒不得不思考起一個問題:是跟著稱帝?還是說暫時保持赤臣身份,對夏侯世和丁雲翼的帝位不予認可?
    亦或者……臣服其中一方?
    潯桑府內,謝聞舟正在思考著這一問題。
    襄北一戰使得謝軍元氣大傷,好一段時間都無法對外征伐。
    但眼下他考慮的已經不是擴張的事情,而是如何生存下來的問題。
    謝聞舟冒著背棄盟約的風險,下令讓明子世與燕渤宜出擊,結果他卻成了大輸家。
    不僅沒奪下襄州北部,更是損兵折將!
    如今在四個勢力當中,以謝聞舟勢力最為弱小。
    最強悍的依舊是夏侯世,陳雲軒次之,再到丁雲翼。
    倘若夏侯世和陳雲軒趁虛而入……那謝聞舟很可能坐不穩臨州之主的位置。
    正當頭疼之時,戰敗的明子實、燕渤宜等人也終於回到潯桑府內,拜見謝聞舟。
    “罪將拜見主公!”明子實跪了下來,其餘戰將也跟著行禮。
    “……卿等回來便好……此戰皆我之過,若非我下令讓你們去攻打,何至於此啊。”謝聞舟走了下來,將明子實和燕渤宜扶了起來。
    就在這時,與明子實不對付的文臣之首步昭章站了出來,勸誡起對方:“主公,這些人打了敗仗,理應懲處。若不懲處,恐怕難以服眾。”
    聽到步昭章的發言,其餘文臣也跟著附和。
    “就是!為了籌集攻打襄州的物資,我等可是費了好大功夫!”
    “在下讚同步大人所言,這麽多物資居然付之一炬!叫我們怎麽對得住臨州百姓?”
    “陛下,不少將士皆是於此戰犧牲,若無人為此事負責,恐怕會寒了眾人的心啊。”
    謝聞舟更擔心的問題來了,那便是臨州內部勢力的分裂。
    先前他好不容易才平衡好文臣、武將派係的勢力,如今武將一派落敗,文臣定然會趁此發難。
    此次若是一個處理不好,恐怕不需要等到其他人入侵,單靠臨州內部就可以分崩離析了。
    燕渤宜起身,決定抗下此次戰敗責任:“主公,此次戰敗罪在於我……”
    還沒等到燕渤宜把話說完,明子實便打斷了他的話:“燕都督與此事無關,其已經盡力挽回敗勢,一切罪責皆在於我。”
    “若非罪將出於私怨,逼迫燕渤宜率兵攻伐於昌明,我軍怎會遭遇如此大敗!”
    “還請主公明斷,對罪將軍法從事!罪將甘願以死謝罪!”
    聽到明子實的發言,燕渤宜震驚了,對方難不成要攬下所有罪責。
    攻打襄州北部如此大事,必然需要征得謝聞舟本人的同意。
    若無他點頭,怎會發動如此大規模的征伐?
    可明子實卻將發動戰爭的緣由歸因於自己……
    “……”謝聞舟懂得了明子實的意思,不得不忍住悲痛下達命令:“明子實,既然你已承認罪責……那本侯便賜你個痛快。”
    “來人,將明子實帶出去,處以絞刑!”
    明子實聽到命令後,內心安定了下來。
    “主公三思啊,明將軍可是立下不少戰功,何況此戰明將軍沒有功勞也有苦勞啊!”其餘將士跟著求情。
    “閉嘴!”明子實怒吼道:“爾等是要陷主公於不仁不義之地嗎!無論是誰,隻要是我臨州將士,便應遵守軍法!”
    謝聞舟回到座位附近,無力地坐了下去,繼續下達命令:“諸位不必再勸,按照我剛才所說,懲處罪將明子實吧。”
    “明將軍……”年輕的燕渤宜望向明子實,從他眼中看到了堅定。
    “……渤宜,今後主公的大業便靠你了……”明子實小聲說道,隨後便從容地被士兵帶了出去。
    謝聞舟望著明子實的身影,內心感到一陣愧疚,但他身為人君,也隻能如此。
    明子實主動頂罪,將謝聞舟那部分罪責也攬了過來。
    對此,謝聞舟甚是感激,決定之後讓人多加照顧明子實的家人。
    不過,他還有另一個人需要處理。
    “雖說已經處理了明子實,可其他將領仍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燕渤宜為都督,同樣負有戰敗之責。
    “但燕渤宜在戰敗時保住了我軍將士,將功補過,因此隻是奪去其都督之職。”
    “考慮到暫時無人可接替都督一職,仍由燕渤宜代行都督職責。”
    “至於其他將領……就按照罪責大小,罰對應年份的俸祿吧。”
    由於戰敗,武將自知理虧,接受了謝聞舟的處罰。
    而文臣則達到了目的,十分高興,齊聲道:“主公聖明!”
    與齊和裕不同,明子實乃草根出身,依靠自身軍功一步步爬到軍中高層。
    當然,其中也少不了樂虞弦和齊和裕的賞識,後者更是想讓明子實接班。
    但世家出身的文臣和武將皆是反對,更想推一名世家代表當接任大都督一職。
    為了不讓謝聞舟難做,又為了執行攻略襄北之策,明子實便主動將大都督一職讓給了他看好的燕渤宜。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燕渤宜是謝聞舟的妹夫,世家出身,同時能力出眾。
    硬要找缺點的話,就是年輕。
    可年輕又如何,隻要能打勝仗,年齡便不是問題。
    在一眾將領中,明子實推舉了燕渤宜。
    “……將軍,你的恩情,渤宜定會銘記於心。”燕渤宜由衷感激明子實的賞識。
    在處理完這攤子事後,文臣的怒火總算平息了下來,謝聞舟這才鬆了口氣。
    但他處理完這兩件事情後,他還需要考慮一個問題,那便是如何對待已經稱帝的夏侯世和丁雲翼?
    夏侯世剛剛稱帝,要是出兵征伐彰顯武威的話……很有可能會先對臨州下手!
    如今主戰的武將派衰弱,士氣也不足,沒辦法再進行作戰……
    既然如此,看來就隻能對夏侯世稱臣了……以一時屈辱,換取發展時間。
    在考慮一陣過後,謝聞舟派人向夏侯世上表稱臣。
    而夏侯氏投桃報李,冊封謝聞舟為臨王。
    如此一來,謝聞舟便暫時不用麵對北邊的軍事壓力。
    ……
    另一邊,襄江郡府內,陳雲軒同樣討論著該如何對待兩個皇帝。
    赤惠天子將天子位禪讓給了夏侯世,業國的創立在流程上合情合理。
    而身為皇族後裔的丁雲翼則自立為皇帝,承襲赤朝國號,高舉討伐篡位逆賊大旗。
    承認哪一勢力為正統,都會得罪另一勢力。
    此外,赤朝既亡,陳雲軒勢力也必須考慮起自家身份。
    是對其中一個勢力稱臣,還是說同樣稱帝?
    “同曦,青璃,你們怎麽看?該如何對待夏侯、丁、謝三家?”陳雲軒率先開口。
    聽到發問,顧青璃給出分析:“我軍向來與丁雲翼勢力交好,而多與夏侯世勢力交戰。”
    “若是選擇承認夏侯世而非丁雲翼,恐怕現有的貿易網絡會受到極大波動,影響我軍勢力商業發展。”
    “另外,謝聞舟已向夏侯世上表稱臣,兩軍形同結盟。”
    “為了對抗“業臨”之盟,我軍更應與丁雲翼勢力交好。”
    林同曦點點頭,附和起顧青璃的分析。
    即便顧青璃不說,林同曦自己也會主張交好丁雲翼。
    在係統升級到7.0的時候,他便解鎖了【外交】板塊。
    在【外交】板塊中,丁雲翼勢力對於陳雲軒勢力好感度最高,為99,幾近100。
    至於夏侯世則態度冷漠,維持在50左右。
    這也可以理解,畢竟陳雲軒勢力先前窩在襄州南部,中間隔著個丁雲翼,陳軍和夏侯軍沒什麽衝突。
    之前,為了與陳雲軒勢力交好,夏侯靖多次對陳雲軒進行封賞,先是封襄州刺史和襄州牧,接著又授予定襄侯。
    即便先前打了襄北之戰,但陳雲軒主要討伐的也隻是謝聞舟勢力,未曾對夏侯靖軍隊造成傷亡。
    因此,夏侯世勢力對陳雲軒勢力的態度不算糟糕。
    至於謝聞舟的態度嘛……可謂糟透,已經來到了50。
    搶了南方的嶺州不說,還在襄北一戰中擊潰了謝聞舟的精銳,奪得了他們心心念念的襄江郡,就連到手一陣子的雲夢、翼南二郡都沒了。
    “軍師大人分析得不錯,我也主張交好丁雲翼。”林同曦隨後給出理由:“雖說我們拿下了他們占有的襄州北部,可雲軒兄畢竟有著襄州刺史的職務,本就有統治襄州北部的名分。”
    “有大義名分在,即便丁雲翼有所芥蒂,但也不會造成什麽影響。”
    “何況我們救下了於昌明等重要人物,更於瑞和鎮時護送過丁雲翼,兩軍關係可謂是牢不可破。”
    陳雲軒點點頭,肯定道:“二位所言有理,隻是在下仍有一點疑惑,是要向丁雲翼稱臣,還是說靜觀其變?”
    “我覺得吧……靜觀其變比較好,以舊臣身份自居,隻表達友好,對稱帝一事模糊化處理。”林同曦表達了他的看法。
    “……”聽到林同曦的意見,顧青璃思考一陣,也跟著同意起林同曦的意見:“同曦所言極是,稱臣反倒容易受製於丁雲翼勢力。”
    “此外,我已讓小九打聽過,有一部分勢力不太認可丁雲翼稱帝一事,譬如明和書院。”
    “若是按同曦所說,我等或可團結這一部分勢力。”
    聽了二人的意見後,陳雲軒也得出了結論:“在下明白了,既然如此,便采納二位‘結好丁雲翼’之策,隻行結好,不提君臣。”
    等到二人離開侯府後,陳雲軒回到了自己的房間。
    就在這時,陳雲軒的親信帶來了一條消息。
    “報告主公,護盛會總舵主高兆求見!”
    喜歡穿越成係統,我靠輔助宿主變強請大家收藏:()穿越成係統,我靠輔助宿主變強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