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斬龍劍

字數:5549   加入書籤

A+A-


    是夜,胡府燈火通明。
    何肆、李嗣衝、樊豔、孫素靈、牧敖五人圍坐一桌。
    剩餘十一人在隔壁另起一桌。
    吃著那所謂的散夥飯。
    廚娘端上最後的半個牛頭。
    李嗣衝食指大動。
    此行伊始時他在京城外旅舍就念叨著要吃牛肉,此刻終於吃上了。
    作為門下佃農六百的胡老爺,當之無愧胡村土皇帝,他雖不在,管家自作主張殺頭耕牛招待客人還是不成問題的。
    “喝點?”李嗣衝提議道。
    牧敖說自己不會飲酒。
    李嗣衝勸說道:“卮言日出,和以天倪,因以曼衍,所以窮年。”
    一甕自釀的燒刀子擺上桌。
    李嗣衝拍碎了泥封,給自己和牧敖都倒了一碗。
    何肆伸手,默默推碗上前。
    李嗣衝笑道:“喲!何少俠能飲否?”
    何肆靦腆點頭:“一點,就會一點兒。”
    李嗣衝又是笑著給他滿上一大白。
    “幹了。”
    沒有推杯換盞。
    三男飲酒,兩女吃菜。
    氛圍少有的祥和。
    一路來危機重重,如今好像沉舟側畔,都被甩到腦後。
    牧敖不勝酒力,沒有刻意動用氣機化散酒勁,第一個醉倒。
    何少俠海量,竟然牛飲十三兩。
    李嗣衝略勝一籌,飲了一斤。
    ……
    四月廿四。
    天下沒有不散的筵席。
    隨著眾人離去,胡府冷清起來。
    樊豔傷勢好了許多了,二人打算今日就啟程回京。
    何肆的雙眼還是看不見,不免有些躁鬱。
    雖然已經習慣了不能視物的生活,但倘若一直瞎著,他還是難以接受。
    好在這一日的正午,舉頭往日的何肆終於感受到了一縷迷蒙的微光。
    就像溺水之人看到一根稻草。
    何肆大喜過望。
    沒瞎!還好還好。
    前幾日還是張目對日毫無感觸呢,到今日,終於是恢複了一點光感。
    車馬早已安排妥當。
    普普通通,二馬駢駕。
    帶上足夠的幹糧,瞎子何肆扶著傷員樊豔,二人一同坐上了車架。
    啟程回家。
    四月最後一日,兩人終於出了靈州。
    再次抵達先前圖經過的驪龍縣地界。
    天降大水,地澤洶湧。
    還未進城,逆著鯨川而行的車馬已經被流水淹沒了馬蹄和輪輻。
    何肆聽著馬蹄踏水聲,問道:“豔姐,是咱們一到這驪龍縣境內,天就開始下雨了嗎?”
    樊豔也是有些疑惑:“興許是巧合吧,是有些奇怪,這雲好像停住不動似的,風也刮不動,就逮著一處落雨。”
    何肆感受著豆大的雨珠砸在臉色,有些疼:“感覺雨都匯到這裏來了,一路上淹沒多少屋舍啊。”
    樊豔說道:“快些走,先進城投棧吧。”
    何肆點點頭,將手中韁繩交予樊豔。
    六日過去,他還是個瞎子,除了在正午陽光最盛時能看到一點光頭,其餘時間就是全盲的,當真可惡。
    樊豔說是腦子淤血堵塞經脈,需要時間,等到淤結慢慢散去,眼睛自會複明。
    這番解釋宗海師傅也和他說過,所以何肆並未太過心焦。
    樊豔驅使著馬匹淌水。
    湍急的大澇肆意橫流,兩匹大馬搬動馬蹄都頗為吃力。
    好在現在的大離朝是從關外入主,不興天人感應那一套。
    不然這般大水,皇帝又要出來頒罪己詔了。
    如今天符帝大軍北上平亂,可經不住內憂。
    自一行人離開驪龍縣之後,這雨還真就沒有停過。
    驪龍縣地處兩山之間,乃是窪地,若遇旱年則涸出,若遇澇年則首當其衝。
    城市鄉村水深數丈,廬室漂沒殆盡,數百裏無複煙火。
    水越行越多,何肆聽著淌水嘩啦流水之聲,有些擔心道:“要不咱繞過驪龍縣吧。”
    樊豔說道:“最近的就是賢長縣了,人有幹糧,馬兒不吃草啦?”
    行至一處大橋,樊豔拍了拍何肆的肩膀:“弟弟,快看!好大一座橋啊!”
    何肆無語,看什麽?好像自己能看見似的?
    “有多大?”
    樊豔意識到自己失言:“有口無心啊,忘了你看不見,都快有五十丈長了吧。”
    何肆敷衍道:“那是挺長的。”
    樊豔忽然有些少女心性使然,提議道:“要不咱過去看看?”
    何肆搖搖頭:“還是算了吧,大雨呢。”
    樊豔擺擺手:“不妨事,反正也濕得差不多了。”
    何肆看不見,連累樊豔也沒辦法安坐車輿,兩人穿了蓑衣並肩坐在車架上,車廂裏載著的隻有史燼的骨殖和巨劍。
    何肆慚愧,隻得由著她驅策馬車,靠近了河道一些。
    經過六日的獨處,兩人的關係似乎更親近了些。
    河麵已經高過兩岸,馬匹走得十分艱難。
    樊豔看著洶湧浩蕩的江麵,忽然沒頭沒腦地說了句,他就喜歡做弄潮兒,若是得見此情此景,一定是不懼反喜,一個猛子紮水裏也不足為奇。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何肆瞬間明悟,也是輕聲道:“若是史大哥在就好了……”
    樊豔視線隨著流水移向眼前這座近五十丈長的大橋,砌石而成,橫臥江上,共有四個石洲以防禦洪水的衝擊。
    橋邊豎著一塊有些小家子氣的六尺霸下馱碑,一半都已被流水淹沒。
    樊豔輕聲念出半截露在水麵上的文字。
    “潮音橋。斬龍劍,鎮江河,蛟龍潛,百姓安……”
    再往下就被水流衝刷,看不清了。
    樊豔歎道:“原來這就是潮音橋啊。”
    何肆沒有說話。
    樊豔有些羞惱:“你怎麽不問我潮音橋是什麽?”
    何肆無奈笑笑,又順她心意問了一遍。
    他才知道豔姐早前那句可以當他媽了是戲言,她如今不過二十有六,雖然不年輕了,但也算不上半老。
    不難發現,一直不拘小節的豔姐,其實也是有些童真好奇在身的。
    樊豔這才滿足,賣弄道:“蛟龍非龍,但興雲雨。驪龍縣是多澇之地,傳聞常有蛟龍走水,興風作浪,常常決堤潰橋,直到翼朝時有方士再次釘下五百口生樁,才獲得安寧。”
    何肆問道:“生樁是什麽?”
    樊豔解釋道:“就是活人祭,為了安撫鬼神,上位者拿童男童女塞入橋墩,用自己的同類獻祭。”
    何肆義憤填膺:“怪力亂神,荒謬絕倫!”
    樊豔搖搖頭:“也不盡然,至此一事後,潮音橋落成,還真就屹立百年,風雨不動,橋下懸掛一把斬龍劍,使得蛟龍不敢抬頭,傳說蛟之狀如蛇,其首如虎,聲如牛鳴,每次漲水,流水衝擊橋墩,都會打出怪聲,有人說是嬰啼,也有人說是劍鎮江河,蛟龍哀潛之聲。”
    樊豔一抖韁繩,兩匹大馬又上前幾步,已經踏著岸沿。
    她極目望去,果真,四個石洲劃分的三個橋洞的最中間懸著一把鏽跡斑斑的鐵劍。
    已經被鏽蝕得隻剩劍條,劍柄劍鐔都已不見。
    何肆倏得心思不安,心血來潮。
    是盲目中時刻警覺的伏矢魄還有屠狗境界都起了反應。
    “豔姐,水太急了,咱們不看了,走吧……”
    忽然,兩匹低垂頭顱的馬兒好像在水底看到了什麽恐怖的存在。
    齊齊發出嘶鳴,馬腳大亂。
    兩馬揚起前蹄,就要回轉奔逃。
    車輿一個顛轉,把兩人甩下。
    喜歡師刀請大家收藏:()師刀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