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我心光明,亦複何言?

字數:10150   加入書籤

A+A-


    “我心光明!亦複何言?”
    李恪的回答,回蕩在朝堂之上。
    餘音嫋嫋一般,餘音繞梁!
    荀禮喃喃自語一般的重複著李恪的話:“我心光明,亦複何言?”
    “這……,這是什麽意思?”
    “這,這不對呀?”
    “師傅從來沒說過這樣的話,可是……”
    “聽起來卻好有道理的樣子!”
    “荀禮愚鈍,還望殿下指點一二!”
    看見荀禮誠心求教,李恪倒也有心指點一二道:“我心光明,亦複何言!”
    “這,便是一個人的孤路!”
    “我內心的光明,我自己知道即可!”
    “根本不需要多說什麽!”
    “寧為狂狷,不為鄉願!”
    “儒學作為當代顯聖之學,早就已經被一些別有用心的腐儒給扭曲了!”
    “儒學,也就失去了本來的意義!”
    “到了後世,堂堂的儒家,竟然已經變得虛偽至此!”
    “口口聲聲忠君報國,為國殉葬的男兒,居然不如一煙柳女子來的真性情!”
    “這難道不是儒家之可笑嗎?”
    “仗義每逢屠狗輩,負心多是讀書人!”
    “現在的儒學,竟然扭曲至此啊!”
    荀禮恭恭敬敬的拜道:“殿下,可否說得再詳細一些?”
    “我等儒生,也好吸取殿下的教訓,今後改正便是。”
    李恪點了點頭,道:“好吧,既然你誠意求教,那我便再提點你一二。”
    “現在的儒學,固步自封,不僅沒有絲毫的改變,甚至還禁錮了人的思想。”
    “真正的坦蕩,應該是內心不動!”
    “而不是你所謂的非禮勿言,非禮勿視,非禮勿聽!”
    “若是你這顆心絲毫不會受到影響,看了,聽了,說了,又有何妨?”
    “一切公道,皆在自己心裏罷了!”
    “又豈是那些條條框框所能約束了的?”
    “譬如這男歡女愛。”
    “若真的是情到深處,又有何不可呢?”
    “最講究一個順其自然,功到自然成!”
    “若是心動了,卻仍然是拘束於那些表麵上的條條框框,而不敢越過雷池一步!”
    “這樣,也算不得什麽坦坦蕩蕩的君子!”
    “充其量,也隻能成為一個外表忠厚的偽君子罷了!”
    “這樣的偽君子,難道是儒家想要培養的嗎?”
    荀禮對於李恪的話,越聽越入神,越聽越感到沉迷。
    下意識的回答道:“當然不是!”
    李恪接過話茬道:“這便對了。”
    “這也正是我所說的,寧願坦坦蕩蕩的率性而活,成為別人眼中的惡人!”
    “也不要畏畏縮縮,成了一個口服心不服的偽君子!”
    “那些明目張膽的惡人雖然可惡,但是卻也是惡的坦坦蕩蕩。”
    “怕就怕一些內心見不得別人好,暗中給人下絆子,可麵上卻仍然是說一套做一套的偽君子!”
    “明明就是自己那狹隘的內心在作祟,卻仍然一口一個大義凜然的作為自己的借口!”
    “在這種偽君子眼中,永遠都是將自己立於道德的不敗之地!”
    “用道德這把利刃,殺人誅心!”
    “說著最漂亮的話,卻幹著最惡心的事!”
    “著實令人惡心!”
    李恪這一番對儒家的訓斥說下來,著實驚呆了荀禮的三觀。
    “那麽,依照殿下的意見,我儒家該如何改變呢?”荀禮仿佛是抓住了救命稻草一般。
    追問李恪不停問道。
    “改變儒家,說難也難,說容易倒也容易。”
    “關鍵,就是看你們這一代的儒學生有多大的魄力!”
    “看你們自己有沒有破釜沉舟,自切腐肉的勇氣!”
    “記住,良知永遠都隻在每個人的心中!而不是那些外在的條條框框!”
    “寧做狂狷,不為鄉願!”
    “法門,皆在一個心字!”
    “每個人都有良知,人人都可以做自己的聖人!”
    “我心不動,即為大成!”
    聽到李恪的話,荀禮仿佛得到了靈丹妙藥一般。
    嘴中不斷重複著李恪的話:“寧做狂狷,不為鄉願。”
    “我心不動,即為大成!”
    仿佛似有所悟一般,荀禮恭恭敬敬的向李恪行了一拜師禮道:“多謝殿下賜教。”
    “聖人之道,吾性自足,不假外求!”
    “人人皆有良知!”
    “聖人之道,就在每一個人的心中!”
    李恪點點頭:“孺子可教,不錯不錯。”
    “儒學今後是否能大興,是能夠解放百姓的思想,還是禁錮愚民作用,全看你們這代儒生帶領著儒學如何發展了。”
    所有人都沒有想到,原本儒生三人對李恪的辯論宣戰,最後卻發展成了李恪對三人的教誨!
    這種轉變發生得如此之快,令所有人都始料不及。
    “荀禮,你在幹什麽?難道你要背叛儒家,欺師滅祖不成?”剛剛還挨了打的盧誕,此時又氣勢洶洶的說道。
    “你們可別忘了,我父親盧受才是儒家的首門,你們三人隻是我父親的弟子而已。”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儒家到底是如何的,是我們盧氏一族才說了算的!”
    “隻有我父親講述的儒家思想,才是儒門正統!其他人統統都是歪門邪道,都是在惡意扭曲我儒家至聖先師的正統道理!”
    “你們三人莫要聽了旁人的蠱惑,儒家思想都是亙古不變的真理,豈能由他一個外人說變就變得呢?”
    聽到盧誕此話,荀禮的臉色一下子便冷了下來:“住口!”
    “蜀王殿下說的句句都是真理實言,你休要在這胡說,擾亂清淨。”
    “否則,別怪我不顧同門之情誼,再也不會給你留半分顏麵。”
    李恪一個眼神看過去,將盧誕嚇得立刻縮了腦袋,趕緊縮了起來,再也不敢多說一句話。
    “多謝蜀王殿下提點,我儒家一定痛改前非!”
    “讓儒學,成為真正的當時顯學!”
    “儒家,不能再這樣禁錮下去了!”
    “我儒家從此尊殿下您為先師,若是今後儒家再有什麽過錯之時,殿下您大可直接指出來!”
    此時的荀禮,對李恪真可謂是心悅誠服。
    李恪這一番話,讓三人無話可說。
    毫無疑問,此次儒家不僅沒有辯論過李恪,甚至還被李恪當眾指點了一番,痛改前非。
    這可讓坐在皇位上的李二高興壞了。
    “跟儒家這群老夫子們講道理,朕可是一次都沒贏過。”
    “這群儒生們動不動就拿一堆大道理來壓朕,真是把朕氣的夠嗆。”
    “我本以為恪兒能駁倒一位,便是極好的了。但是恪兒居然居然將三人全部駁倒!”
    “真是太給我長臉了!”
    房玄齡,杜如晦兩人也對李恪當朝的表現感到十分的驚訝。
    房玄齡扭過頭對杜如晦道:“克明,真沒有想到蜀王殿下如此年紀,居然便有這般卓越不凡的見識!”
    “雖說這種言論聞所未聞,但是也著實令人耳目一新。”
    “就猶如那源頭活水,妙用無窮啊!”
    “特別是對儒家的一些點評上麵,簡直就是恰到好處啊!簡直是說出來我的一些心裏話。”
    “看來蜀王殿下不僅武藝高強,連思想境界都超越了我們這些老古董們啊!”
    “克明,你說呢?”
    聽到房玄齡的話,杜如晦也點點頭表示讚同道:“是啊。”
    “你說的,正是我想說的話啊!”
    “依我看,蜀王殿下乃是陛下的這些皇子們中,最像陛下的公子!”
    “文武雙全,而且還如此具有見識。”
    “不俗,不俗啊!”
    而房玄齡和杜如晦的對話,也是被其他文官們聽到,紛紛點頭表示讚同。
    程咬金這時不失時機的站了出來,為李恪再添一把火!
    “陛下,俺老程雖然不識字,但是也覺得蜀王殿下說出的話,都是我們這些武將們在戰場上用性命才悟出的東西!”
    “蜀王殿下,實乃大才啊!”
    但是,
    幾人歡喜,便有幾人愁。
    就在李恪大放光彩,舌戰群儒,力壓群儒之時。
    聽到了群臣們對李恪的讚美之情溢於言表,
    這可愁壞了長孫無忌。
    長孫無忌站出來道:“蜀王殿下這套思想,實在是太過於偏激!”
    “老臣還是以為,較為不妥。”
    李恪瞥了一眼長孫無忌:“好家夥,長孫陰人,你不說話,我還真把你忘了呢!”
    “長孫無忌!”
    “你屢次挑釁我李恪,我李恪本就不該容你!”
    “這次,你又往我大唐戍邊將士們的頭上潑髒水,是可忍孰不可忍!”
    “剛才你說我大唐將士們的所有不是,現在你就要給我一個解釋!”
    “否則,就算我李恪饒得了你,那些為我大唐戍邊的將士們也容不得你!”
    “長孫老兒,你倒是說啊!”
    被李恪這麽一吼,長孫無忌的臉色變得異常難看。
    他沒有想到,李恪居然真的如此不給他麵子。
    但是,事到如今,他又沒有別的借口。
    索性直接厚著臉皮道:“交代?有什麽可交代的?”
    “我是堂堂的趙國公,難道殿下還要我給那些平民道歉不成?”
    “這簡直就是天方夜譚!”
    聽到長孫無忌的話,李恪的麵色冷了下來。
    “長孫無忌,我告訴你,你眼中的這些所謂的平民百姓,恰恰卻是保你平安與異族蠻夷廝殺的人。就算你給他們道歉,他們也受得起!”
    “我就問你,這個歉,你今天道不道!”
    眼看著局麵就要僵硬了下來。
    這次,身為衛國公的李靖站了出來。
    李靖力挺李恪道:“陛下,我這個老頭子想替蜀王殿下說幾句。”
    “長孫大人剛才所言,著實是震驚到老夫了。”
    “剛才老夫替殿下勸了玄成幾句話,最後原來都是長孫大人從背後攛掇出來的。”
    “那好,老夫現在也有幾句話想對長孫大人說。”
    “輔機啊,凡事不可強求。”
    “是你的永遠都是你的,不是你的你搶也搶不走的!”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多行不義必自斃!”
    “一切還要順應天意自然而為啊。”
    “輔機,你還是好自為之吧。”
    聽到李靖這暗示的提醒,長孫無忌臉皮冷的抽了抽。
    眼看著連李靖這從不摻和朝堂紛爭的現在都親自下場了,雙方的矛盾都是到了劍拔弩張的程度。
    坐在皇位上的李二也明白了。
    若是此事不能讓李恪討回一個公道,不僅李恪不會善罷甘休,更是會讓這些邊關的將士們感到心寒。
    這,是大唐萬萬不能承受的!
    這次,長孫無忌著實有些過分了。
    這個時候,也該是自己這個皇帝站出來維護秩序了:“輔機,這次你真是太令朕失望了。”
    “無論何時,你都得記住,大唐的將士,才是我大唐安定的基礎!”
    “你今日如此言論,著實是令人心寒啊。”
    “你寒了朕的心不要緊,但是你寒了我大唐將士們的心,這就絕對不能!”
    “若是你再執迷不悟下去,休怪朕不念舊情!”
    “輔機,你可知錯嗎?”
    聽到李二的責難,長孫無忌知道李二這是跟自己來真的了。
    於是乎,連忙認錯道:“陛下,老臣……,老臣知錯了!”
    “望陛下恕罪。”
    李二冷哼一聲:“這些話,你不該對我說。”
    “你真正對不起的不是我,是恪兒,是那些保護了我大唐千千萬萬的將士們!”
    長孫無忌聽到李二的暗示,心一橫。
    轉過頭來對李恪道:“殿下,這次是老臣錯了。”
    “老臣我這就給殿下賠禮。”
    看到長孫無忌的服軟,李恪嚴肅道:“ 你真正該道歉的不是我!而是大唐那戍邊衛國的將士們!”
    “你長孫無忌不必跟我道歉,因為從始至終我都沒將你長孫無忌當真過!”
    “你長孫無忌對我李恪來說,根本一點都不重要!”
    “剛才你冒犯我也好,現在你跟我李恪道歉也罷,我都不在乎。”
    “你長孫無忌真正該道歉的,是那些大唐的將士,是那些青山埋的忠骨!”
    李恪索性不再與長孫無忌廢話。
    直接向李二道:“請父皇還大唐將士一個公道!”
    “否則,我李恪就要自己來討這個公道!”
    李二不知道李恪會做出什麽,眼下最好的辦法扁絲懲戒長孫無忌,以平息事件的怨憤。
    李二下令道:“趙國公長孫無忌,出言不遜,藐視大唐將士!”
    “罰俸三年,禁足三月。”
    “輔機,你有什麽話要說嗎?”
    長孫無忌聽到這處罰,心中頓時一疼。
    但是他還是得裝作心悅誠服的樣子道:“老臣甘心領罰。”
    李恪打斷道:“隻是這樣?”
    “恐怕太輕了些吧?”
    “父皇,兒臣正巧要為大唐將士們建一座忠魂祠。”
    “這建造的費用,就由長孫大人出吧。”
    “長孫大人,您既然意識到您錯了,應該不會有異議吧?”
    建造一座祭祠,這需要耗費的人力財力可是不菲呀。
    但是事到如今,長孫無忌也隻好捏著鼻子認了:“殿下,我當然是沒有任何異議。”
    “這錢,我趙國公府上出了!”
    聽到長孫無忌的話,李恪這才滿意的點了點頭:“如此,便好。”
    這一次的早朝,經曆了種種一波三折,終於結束了。
    最終,也以李恪大獲全勝,宣告結束!
    ……,……
    喜歡大唐:李二!你傳我皇位幹什麽?請大家收藏:()大唐:李二!你傳我皇位幹什麽?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