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關於末世來源的猜測
字數:4661 加入書籤
接替胡院士的是一位姓林的資深核工程師。
與胡耀華的傲慢不同,林工程師立即投入工作,帶著團隊開始勘測地基、規劃施工流程。
“林工,您不擔心設備問題嗎?”一位年輕助手小聲問道。
林工程師推了推眼鏡道:“咱們做好分內事就行,陳先生既然敢規劃核電站,自然有他的打算。”
“再說了,這裏的夥食可比大部隊強多了,要什麽自行車啊?”
這番話引得周圍人都笑了起來。
確實,在末世中能吃飽穿暖已是莫大的幸福,誰還會計較那麽多呢?
很快,這件事就在三百位專家中傳開了。
大家心照不宣地達成了一個共識:不再質疑材料和設備的來源,專心做好本職工作。
畢竟,能在末世享受這樣的待遇,已經是天大的幸運了。
......
次日清晨,陳帆剛用完早餐,鄭潔就來報告:“陳先生,三位天文院的院士求見,說是謝老讓他們來的。”
陳帆有些無語,昨天謝老安排傑克馬來還可以理解,今天找我來這幾個老頭是幾個意思?
三位白發蒼蒼的老者一進來就顯得很激動。為首的劉院士開門見山的詢問道:“陳先生,謝老說您答應以後幫我們重建天文望遠鏡?這是真的嗎?”
陳帆點點頭承認道:“是的,隻不過要往後延期,先要等到龍城建設完畢才能重新建設天文研究中心。”
“沒關係!沒關係!”劉院士連連擺手,臉上的皺紋都舒展開來,“我們明白現在要以生存建設為先,隻要將來能重拾研究工作,不再整天喂雞養鴨就行!”
對於他們的坦誠,陳帆哈哈一笑。
不過接下來就有些苦惱了。
昨天和馬雲至少還能聊商業模式、社會架構,今天這三位專注星空的老學者,該聊些什麽好?
他禮貌地遞上香煙,卻被婉拒了。
考慮到長輩們在場,陳帆也不好意思獨自抽煙,盡管指揮車裝有抽風機,但他的煙品一向很好。
雙方寒暄幾句後,現場沉默得有些尷尬。
三位院士顯然不擅社交,而陳帆也找不到合適的話題。
難道謝老是在鍛煉自己尬聊的能力?
就在他絞盡腦汁時,突然靈光一現:“幾位對這場末世的成因有什麽看法?”
陳帆內心小得意,這樣一來總該有話題了吧?
沒想到這隨口一問,卻得到了驚人的答案。
一名院士雲淡風輕的道:“我還以為您早知道了,在大遷移前,我們就監測到地球軌道偏心率發生了變化,噢!就是地球偏離了原有軌道。”
陳帆聽後整個人都瞪大了眼睛。
臥槽,末世真相就這樣得知了?
這個答案完全出乎他的預料!他設想過太陽活動異常、地核冷卻、甚至超級武器攻擊等各種可能,卻唯獨沒想過地球軌道偏移!
終於明白謝老為什麽叫他們來見自己了。
地球偏離軌道,最先知道的肯定是這些觀測太空的人。
“劉老,請您詳細說說。”
劉院士推了推老花鏡,娓娓道來:“曆史上確實發生過類似情況,最近一次是260萬年前的第四紀冰期,當時全球平均氣溫隻比正常時期下降了幾度。”
陳帆即使再怎麽氣候小白,也知道冰期意味著什麽。
他問道:“那次冰期持續了多久?”
劉老答道:“據我們估算,大約8到10萬年。”
這個數字讓陳帆如墜冰窟。如果這次末世也要持續這麽久,即便自己再怎麽長壽,頂多也就百年。
後代沒有係統,那不就玩完了?
似乎看出陳帆的擔憂,劉院士趕緊補充:“但這次情況完全不同!第四紀冰期是漸進式的,而這次氣溫在一個月內驟降三四十度,十個月內累計下降70多度,這種變化速率在曆史上聞所未聞。”
這場末世初期,基本上所有人都在關注氣溫變化,陳帆也自然知道全球平均氣溫在16度左右。
“如果全球平均氣溫長期維持在零下20度以下,幾乎所有現存生命都將滅絕。”劉院士沉重地說,“更何況現在已經到了零下70度......”
“劉老,那您估計這次末世會持續多久?”
劉老果斷搖頭道:“陳先生,在宇宙尺度下,人類連塵埃都算不上,我們現有的認知根本無法準確預測,剛才說的那些,也都隻是猜測而已。”
陳帆無奈點頭,他當然知道人類有多麽渺小。
“不過......也有可能很快結束。”
陳帆聽他這麽一說,整個人都打起了精神,“怎麽說?”
“我們推測可能是某種宇宙級的能量波動,就像海浪推動沙灘上的樹葉,地球被推離原有軌道,但也可能很快被海浪拉回去。”
他這比喻讓陳帆立刻明白原理,問道:“那這個很快是.......”
“幾百上千年左右吧。”
陳帆聽了他的話差點栽倒。
跟這些學者聊天真要做足心理準備才行。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你特麽一本正經的說幾百上千年很快?
不過想到對人類而言漫長的千年歲月,在宇宙尺度上幾百上千年的確很短暫。
短暫得就像海邊的一道海浪。
“嗬嗬,剛才的話當不得真,陳先生當作三個老頭的玩笑話即可,對於宇宙我們了解得還很少。”
如果是以前的陳帆,聽到他們最後補充的這段話,肯定認為對方是謙虛嚴謹。
現在他接觸的能人多了,對於人心的洞察也有所成長。
最後這番表態並非單純的謙虛,在末世前的科研環境中,多少科學家因為提出錯誤理論而失去研究機會?他們這是在給自己留後路啊。
於是道:“在我這裏,你們可以暢所欲言,就算將來證明你們的推測有誤,我依然會全力支持你們的研究工作。”
多少科學家就是因為提出錯誤的觀點,被視為無能、無知,導致今後的研究無法進行。
有時候這樣的人就差一步成功,卻被扼殺在一次錯誤中。
他們補充這句話其實就是為了不會被人秋後算賬。
這並不是他們慫,而是他們知道隻有隨大流才有機會繼續進行自己的研究。
這是末世前一個科學人可悲可歎的事實。
為了鼓勵他們陳帆決定道:“我會在建設農村進度的同時,建造一個天文研究中心,提前讓三位繼續做這方麵的研究。”
這番話讓三位老學者眼眶濕潤。
多少年了,終於有人理解基礎科研的價值!劉院士顫抖著雙手想要行禮,被陳帆急忙扶住。
“使不得!您們是為人類文明進步奉獻一生的先驅,我隻是盡些綿薄之力罷了。”
此刻,這三人對陳帆無比的滿意。
末世前有權有勢的人隻投資那些對那些短期帶來利益的研究,天文研究要世世代代的投入人才會出一點結果,沒人會像陳帆這樣看重他們這些長遠的科研。
為了感激陳帆,劉老暗想是不是應該讓自己18歲的孫女跟眼前這個優秀的年輕人多接觸接觸......
喜歡冰封末世:我有購物係統請大家收藏:()冰封末世:我有購物係統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