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4章 一個故事
字數:8670 加入書籤
麵對新鮮的事物,大家總是無比地期待,就像走在街邊看到一台挖掘機或者鑽孔機在工作。
沒什麽要緊的事,就總會默默聚攏一大堆人在那圍觀。
不過當自己被迫身處其中,樂趣變成工作的時候,大家就很難再找回原先的那種樂趣了。
周源和老搭檔們不斷討論著劇本的方向,一些人將他之前自己寫過的劇本拿出來討論,說哪裏寫的好,哪裏寫的不好。
整個現場就跟茶話會似的,別提多開心了。
陶蓉一直掛念著早上答應陳朝的事情。
這劇組確實很棒,但跟她原先設想不同,要是這麽待一天的話,很難起到鍛煉顧言的作用。
眉頭微蹙,細細思考著。想到顧言之前寫過劇本,又想到每個演員總要麵臨著的即興表演課。
她就跟在課上樂於提問人,用這樣的方式來促進學生進步的老師一樣問了:
“如果讓你來寫適合他們的劇本,你會往哪個方向去寫?”
“我嗎?”
從嘻嘻到不嘻嘻隻要一秒的時間,看到陶蓉點頭,顧言更難頂了。
早知道剛才就不笑的那麽開心了,還是離開校園生活太長時間了,大意了。
“不要一個完整的劇本,就構思一個適合他們的情節出來就行。”
“就當是即興表演的要求吧,不過要考慮的不隻是自己這個人物的背景和行為。”
“寫大概脈絡也行,不寫具體內容。”
陶蓉詳細解釋了下自己的要求, 她覺得這樣應該難度就下來一些了。
這就相當於是關於一堆老年人的故事,能夠展開的其實很多。
可以寫養老院,也可以寫一群人想要再活出青春年少,從而做出的一些選擇。
沒有固定可行的答案,就跟練習冊上的答案似的:言之有理即可。
周然和彭昱航瞬間收回了咧著的大嘴,一臉嚴肅認真地看向台上。
盡管陶蓉和顧言就在他們身邊,兩人卻也不敢正視他們,隻是耳朵微微動著,打起十二分精神在聽耳邊動靜。
顧言轉過頭直視著她,一句話也沒說,十分期待陶蓉意識到這事情其實挺難的,趕緊放棄掉考驗他的念頭。
可陶蓉說完之後,手搭在桌子上,換了個稍微舒適一些的坐姿,自己腦海裏也在想著故事。
倒是看都沒看顧言一眼。
沒辦法,想吧。
身旁的攝影師特意換了個機位,好將顧言思索時的場麵給拍下來。
陶蓉的提問,對他們來說這可太是時候了。
不是對周源不尊敬,實在是要大家在這坐一天的話,沒內容可以拍啊。
在心裏默默地謝過陶蓉,打算今天決定多給她一些拍攝起來好看的鏡頭。
能不能最後被采用他們現在不清楚。
但內容多了,總有可以被選上的部分吧。
……
顧言在思索著,他看過的東西很多,老人做主角的影視劇也不算少。
可要以現場這些人做角色參考,場景變化不能太多,單一情節又要足夠吸引人,那能給他的選擇真就不多。
“有紙筆嗎?”
腦海中忽然閃過一個念頭,雖然有些遲疑。
可顧言還是朝著旁邊的工作人員問了一句,接過紙筆後默默地在紙上寫了起來。
陶蓉被他的動作吸引了注意力,微微側過頭看了一眼。
隻看到上頭大大的四字標題:
“華山論劍”
是劍的話,那大抵就是武俠劇了,可這要怎麽跟老年人扯上關係?
一群老頭老太太在華山上開了個會,討論這麽多年來在武林中看過的劍或劍法,給它們排個名嗎?
是叫英雄譜吧,陶蓉想起了自己以前看過的故事。
單說射雕英雄傳的話,沒一個星期時間肯定是寫不完的,好在顧言也沒打算將內容寫完,他可以魔改。
抬頭第一句話,先寫劇情背景,說有朝名宋,江南牛家村發生了一件禍事,從而引出郭靖這個名字。
再說江湖五絕,有東邪西毒南帝北丐中神通五人,在華山上比武論劍。
不得不說,當五絕這個詞出現之後,剛才還在不斷腦補的陶蓉,眼神便再難從顧言身前這張紙上離開了。
雖然沒說五絕具體姓甚名誰,可這幾個詞便足以讓人遐想。
做了什麽才會被用邪這個字來稱呼。
南帝北丐難道是說南邊的皇帝和北邊的乞丐嘛?
這怎麽看都不像是能夠湊到一塊的人吧。
簡要背景寫完便是正文細綱,說第二次華山論劍時,中神通王重陽已經去世,南帝出家不理世俗,所以不參與論劍。
西毒歐陽鋒雖然武功卓絕,此時已經遠遠超出東邪和北丐了。
但因為被郭靖忽悠倒過來練了九陰假經導致走火入魔,最後更是被黃蓉給說瘋了。
歐陽鋒離開以後,郭靖接東邪北丐三百招而不敗,最後被推選為新的天下第一。
陶蓉對顧言寫的故事介紹很有興趣。
哪裏還猜不到這所謂的五絕顧言是打算找幾個老人前來飾演,至於招數武功完全可以自己瞎寫。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反正隻要在這個框架之內,那就可以隨意創作。
隻是,因為剛開始就被五絕這個概念給驚訝到了,雖然知道江山代有才人出。
可怎麽都轉不過來這個彎,剛被顧言定義為天下前五的武林高手,這就被一個二十歲的毛頭小子給壓服了。
他是有什麽過人之處嗎?
要想讓一個角色能夠讓人喜愛,他就必須得有不同於其他人的特色。
五絕本身特點就已經夠鮮明了,那就需要一個更突出的人物性格,不然這就是所謂的設定殺了。
顧言不知道旁邊的陶蓉腦補到了什麽程度,大概寫了這麽個情節梗概之後,覺得還不夠清晰。
就在末尾將那句最為經典的“俠之大者,為國為民”給補上了。
“這句話好!”
因為寫東西的時候,需要在腦海裏不斷壓縮第二次華山論劍的內容,顧言沒關注到身邊發生了什麽。
直到聽見一聲離自己很近的喝彩聲,他仰頭才發現自己身側和身後,早就圍上了幾個老頭。
因為害怕擋光,前頭沒有站人,顧言也就沒有發現紙上有光暗變化。
又因為怕打斷顧言的思考,盡管他們在顧言身邊,可都隔了一步的距離,探著頭十分費勁地去看他寫在紙上的文字。
而那句喝彩聲,正是剛才還在台上的周源說的。
“周導,你們什麽時候過來的?”顧言有些訝異,趕緊放下筆站了起來。
“我能看看嗎?”
“當然。”
周源沒有回答,詢問過後將他寫的那張紙拿了起來。手指在書稿最後那八個字上:摩挲了下,感歎著道:
“我拍過的武俠故事不少,但直到今天才知道自己寫的故事缺了什麽,謝謝你給我上的這堂課。”
這句話其實並不誇張。
即便在顧言所看過的那個現實當中,借由郭靖說出來的這句話也實打實地。是武俠小說的一個重要轉折。
這句話後,俠義精神就從江湖恩怨升級到了家國天下。
越來越多作者在構思武俠小說的時候,也開始考慮起了角色要怎麽樣參與到時代大勢當中。
不過事實雖然如此,顧言卻也不能就這麽接下周源的話。
“周導客氣了,我就是看到你們在討論劇本,一時興起寫了個大概的文本出來。”
“這其實也算不上一個完整的故事。”
顧言很客氣,可他越是客氣,周源對他的讚許就越多。
王正餘大概介紹過這次會來的幾個人,說顧言現在很火,對演戲有點興趣。
剛開始他還想著如果可以的話待會拿以前的文本出來讓他試著也錄一段。
現在看來,這樣的人何必要在演戲上浪費功夫呢。
這要全身心投入去寫劇本,指不定早就寫出不錯的東西了。
斷了讓顧言演戲的念頭,看著眼前寥寥數百字的故事設定他卻又有了些糾結。
想著要是錯過的話,他大概會遺憾很長時間,最終周源還是咬牙問道:“這個情節能不授權給我們拓展一下嗎?”
“到時候真拍出來的話,我會在片頭說明故事來源是你。”
經費確實不多,但又怕顧言不會答應,畢竟顧言能寫出這些就意味著能寫出來個完整的故事,又何必先讓他先拍。
“我可以給兩千塊錢。”
說出這個金額的時候,周源也十分為難。
即便錢不多,街裏街坊的大家也是得給錢的,他拍一部作品出來能賺的其實真沒多少。
分給大家過後,剩下的就得用來籌備下一部作品了。
陶蓉對眼下事態變化實在有些預料不及,不過畢竟是老江湖了,看得出周源的為難。
她想的是要這事真能成的話,兩千塊錢她出就行了。
看這劇組缺的東西確實不少,無論衣服還是道具,正好她有路子,就當支持下老前輩了。
到時候讓人送一批過來,這樣也能實打實派上用場。
“錢就不用了,你們要有興趣的話直接拓展就可以了。”
顧言搖了搖頭。
他是真沒想到隨手寫的東西居然能引發眼前這樣的場麵。
不過他也清楚,不會有人對這個情節的拓展超過射雕英雄傳本身。
即便概念流傳出去了,其實也無傷大雅。
他也就更沒必要糾結於周源的這兩千塊了。
至於五絕,華山論劍和“俠之大者,為國為民”這幾個定義流傳出去之後……
會不會有人反客為主,寫個故事出來說這是他自己的創造。
攝影師表示,他的機器可沒壞呢。
這樣的戲份王正餘要是不播出去的話,他倒立喝水都行。
……
周源是在聽大家提供想法的時候,注意到顧言在奮筆疾書。
陶蓉從那會開始離得就越來越近,最後動也不動直直看著紙上內容的。
剛開始還覺得是不是有什麽事情,想著關心一下,結果走過來就發生了後頭的這些情況。
現場其他的那些老人擠不進來,隻能看著他們圍在顧言身邊,又聽到周源說自己學到了不少,心裏疑惑更甚。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老周你到底在說些什麽啊,我們的劇本還編不編了,裏頭有什麽好看的嗎?”
“編,當然要編,不過現在有個新主題了。”
顧言堅決不收錢,周源這會也不好拉扯,先接受他的好意之後上台就說了顧言提供的這個創意。
“謔,這小夥子真厲害啊,這一會時間人物就編好了。”
“你確定他是明星嘛,不是記錯了吧,這應該是作家才對吧。”
“先別管錯不錯的了,老周趕緊把故事編出來吧,我想演郭靖?”
“你演郭靖?人家都說二十歲了,你自己看看你這樣子像二十歲嘛?”
“怎麽不像了。”
被質問的老者有些尷尬,隨後很快又道:“那不是現在有很多年輕演員都化妝演老年人嘛,我怎麽就不能演個年輕人了。”
“你們要沒辦法接受的話,那我演東邪也行。”
“呸,我要演東邪,你還是接著化妝吧。別說演郭靖了,你演那什麽黃蓉都行。”
“……”
主要角色就這幾個,大爺們又是真的喜歡演戲,爭起來自然是不留情麵。
顧言幾人在後頭聽著,腦海中頓時幻想出一個七十歲大爺化過妝後演黃蓉的場景,頓時都有些不忍直視地閉上了眼。
彭昱航他們還好,很快就用其他東西蓋過了這樣的念頭。
可顧言腦海中,西門大媽和焦恩俊的名場麵反複呈現,這他是真看過啊。
“好了,大家都先別爭了,演員我們最後再定。”
“現在我先給大家分析設定一下這幾個角色的性格,你們自己看看有合適的,待會可以報名。”
周源腦海裏對五絕有自己的設定,很快在台上就開始分析了起來。
畢竟這是他自己要寫的故事,他自然沒有全程照搬顧言寫在紙上的那些內容。
到最後設定出來的情節,倒更像是第一次和第二次華山論劍的集合。
五絕還沒凋零的時候,郭靖便已經出場。
至於俠之大者為國為民,他對此的設定則是:
眾人華山論劍的時候,山下城鎮被敵國的士兵給攻破,幾人放棄了原先爭鬥的想法,選擇了下山救人。
這故事要看過射雕原著的人來評價的話,實在有些抽象。可在當下這樣的環境來看,卻也不得不說還是有些看點的。
看著那些老人為這些角色添磚加瓦時開心的樣子,顧言直到最後也沒上去給他們潑冷水。
真用這樣的方式來抬高自己,彰顯存在感的話,那他就太卑劣了。
他也就樂於繼續做個安靜的觀察者了。
喜歡退圈失敗後,我靠慢綜爆紅全網請大家收藏:()退圈失敗後,我靠慢綜爆紅全網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