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3章 落後是落後的墓誌銘
字數:6384 加入書籤
一個個臉上的討好期待之色消失,轉而是頗為嚴肅的討論。
這種想法,說簡單也簡單。
就是隔壁村在搞個什麽活動,本村不搞,覺得是投機倒把,就看著他們搞,瞧瞧最終結果會怎樣。
這就是對照組了。
可他們沒想到的是,這麽簡單的方法,可以用在這種事上麵。
如今的很多幹部,甚至都是文盲,想不到也正常。
但這個話深入淺出的,卻可以讓他們通過自身閱曆來理解消化。
陸書記緊皺著眉頭,抽著煙,吐了口濃濃煙氣,端起大茶缸咕嘟兩口道:“許書記,那我們鎮子實行這個製度,你覺得有無可能呢?”
“在我看來,你們整個公社是有一定可能的,但村子搞起來不可能。”
“為什麽?按理說村子單獨搞起來更難,集中整個公社的力量來搞,不應該更簡單嘛,但聽起來好像結果相反。”
“沒錯,就是相反。因為我們這個製度,是建立在農村改造,農村現代化的基礎上的,不是將農村城鎮化。公社本身的體量就是個鎮。不管你承認不承認,公社就是周邊村的中心,具備相較於村,最完善的基礎設施建設。”
“是,沒錯。天授村的改製,不該是有一個基礎麽?鎮子有一個基礎,利用這個基礎來完成建設,不對嗎?”
“不對,如果是這樣,就是和我們村製度本末倒置。鎮子要做的規劃,本身應該是中心化,樞紐化,商業化,不是模塊化。我這麽跟你說,打個比方,你就明白了。自然界裏,有草木吸收太陽光——”
水份和土地營養生長,有食草動物吃草,拉出糞便。
糞便經過各種細菌微生物降解,變成肥料,重新滋養大地。
食草動物吃得太多,會破壞植被,於是由食肉動物來控製。
草木,食草動物,食肉動物,微生物,陽光,土地,一共構成了循環。
“陸書記,拿掉其中任意一個會怎麽樣?”
許灼提問,陸書記回答:“隨便拿掉?”
“隨便拿。”
陸書記想了想,拿掉食肉動物,食草動物瘋長,草木生長速度跟不上,沒有食物吃,最終食草動物自我死亡,甚至毀滅。
拿掉微生物,那就沒有腐爛,沒有降解,完成不了循環。
想到這,陸書記道:“這個叫生態循環的東西,就合不成一個圓,就是無法完成整體的循環,一節破壞,整體便無意義了。”
許灼點了點頭:“我們村有個產業,服裝做得很好,城市裏的人甚至老外都跑過來買,可我們哪裏去找合適的布料呢?喬莊。但喬莊織造布料,印染布料,它本身也沒這些更原始的材料棉麻,就得去原產地進。如果有一天,有人找我來合作,我不同意,那個人就使壞,斷了原產地的棉麻,我能怎麽辦?可這時候我發現,隔壁村正好是種植生產棉麻的,那我說動隔壁村改製,融入我們村,那麽結果會怎麽樣?除此之外,染料除了顏料還有雙氧水之類的,這些也都需要購買,如果別人斷掉會怎麽樣?正好公社裏別的村有,又怎樣?你看到的是我們在賺錢,實際上我們是在搞一個生態,想方設法做成一整條產業循環,把周圍每個村當做有組建成完成生物鏈團體中的一個獨立個體。”
這種情況,陸慕並不是不具備,而是不在重點。
陸慕可以獨立完成金磚,緙絲等的獨立製造。
這些產業鏈都幾百年了,內部環節經過風雨淬煉,早已打通沉澱。
問題是,金磚可以吃還是緙絲可以吃?
都不能。
你不能吃,那能做商業快消品嗎?
也不能。
這就是問題了。
舊社會一直到民國,都有皇親貴族買單,如今可沒有。
這麽一說,就算旁邊的翟立森都明白了過來。
可是翟立森很快想到了別的事。
那就是天授村本身最大優點就是水路很方便。
除此之外,沒有了。
天授村沒有特色產業,一點都沒有。
能夠運轉到如今這模樣,也全靠許灼又是做零食,又是做香料,這邊搞建設生產隊,那邊做衣服和家具。
不說別的,光做個月經褲,都做得風生水起。
這裏頭一切的一切是因為什麽?
還不是因為天授村沒有人無我有的核心產業。
沒有核心產業,也就組建不了產業鏈。
這意味著本地是沒有崛起的可能的。
但許灼生生利用奇思妙想,做了些人無我有的東西,把地盤給撐起來了,接下來就是形成核心產業鏈,本地沒有的那就去學,那就去建,總之團結和利用周圍村子的力量,把大家連在一起。
如何管理連在一起的大家,則不是用資本製度。
更不是用封建製度。
而是用改良的集體製——模塊化管理。
陸書記等人聽完,都紛紛豎起手指,覺得這想法精妙絕倫,大有可為。
可有很快想到了自身情況,那真的是越想越尷尬。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自己有四條完整產業鏈又怎麽樣呢?有能力沒需求啊。
更尷尬的還是他們是姑蘇,不是易城,想湊過去被人家並掉也不可能。
瞧瞧人家喬莊,真是絕了,目光深淵,態度果決,在人家改製後沒多久上門討教接觸幾次,直接完成了村合並這件事,狠狠地站了隊搭了車。
難怪人家喬莊這麽多年來一直不差錢,活該賺錢。
天色漸晚,許灼和翟立森也累了。
眾人見狀紛紛起身相送。
一直到了招待所,許灼這才想起一件事。
他從八一雙肩包裏拿出一份圖紙,遞給了禦窯村村委書記。
“這個單子差點忘記給你,你拿著回去安排人燒一下吧。”
眾人紛紛湊過來,禦窯村村委書記也隻能打開圖紙看。
入眼圖紙是一座簡單的房屋,不過房屋的線條很簡單,重點在於房屋的屋頂,那是一層層青黑色瓦片。
乍看普通,細看這些瓦片似有些不同。
在仔細看,才發現這屋頂幾乎沒有排水溝。
沒排水溝,就不怕大雨下來雨水下深或衝垮屋頂麽?
再細看,才發現這個屋頂的瓦片如同魚鱗一般,是一層層的。
最後屋簷的收邊也奇特,沒有瓦當和滴水。
下方是一份單張瓦片的效果圖——趨近扇形的瓦片。
說是扇形,其實也是不規則扇形,和魚鱗一模一樣。
隻不過這種魚鱗不是河裏鯽鯉草鯿,也不是海魚,而是龍魚。
每一片瓦片,也不是傳統瓦片那樣的光滑模樣。
它上麵還有一道祥雲紋。
隻不過這種祥雲紋不能是刻在上麵的。
那樣的話燒製完成就會有浮突,這會積累汙垢,也會導致下水困難。
隻能用泥的色差來完成。
“這種叫龍鱗瓦,金磚這裏應該能燒吧?”許灼問道。
“能燒,但要是用金磚製作工藝,從初製到完成,得至少一年時間。”
“沒事,你們燒就行,一定要注意規格尺寸。尺寸對不上,到時候這瓦鋪不齊的,隻能作廢。這筆單子多少錢?”
“一共是三千片,價格好說,一片價格三分吧。”
這種小青瓦製式的龍鱗瓦,一片價格能買幾塊紅磚,換作別人聽到,指不定都要急著跳腳了,主動卻笑著點頭。
因為這裏加起來九千分,這算也就九十塊錢。
九張大團結的事。
至少對他來說,這再添加一點都能造一套紅磚房的錢,不值一提。
這筆單子對於眼下的金磚廠來說也不算什麽。
倒是讓其餘村委書記看得酸溜溜的。
一個月工人工資也才三十,你這眼睛都不眨的幾句話,便成交了三個月工資的單子,盡管也不是什麽大單,可比起其餘沒得開張的村來說,就是天價單了。
這事聊完了,眾人也揮手作別,許灼也說了,明天就要啟程回村。
陸書記也給他安排好了,不乘火車,就乘快艇回去。
雖然陸慕一邊挨著陽澄湖,一邊挨著太湖,可兩邊都不是自家地盤。
太湖這裏的公社,他認識人的,人家也比較有錢,有好幾艘快艇。
直接打個招呼,讓這裏人送一下,也就沒事了。
正好順帶著可以把鄒書記等人也送過去,有些事得及早敲定,趁熱打鐵。
免得等過段時間,人家沒了興致,再提時被各種推脫,熱臉貼冷屁股。
許灼也沒反對,其實也有這個意思。
他和翟立森剛回到房間,才坐下,屁股還沒坐熱,房門就被敲響。
本以為是陸書記忘了什麽事,結果門一開,是不認識的中年男人。
也不是不認識,是不熟。
他記得這人也是村委書記來著,記得不錯似乎是燒蛐蛐罐的那個村。
好像是姓管來著。
蛐蛐罐麽……
北方用蛐蛐罐,南方用蛐蛐盆。
但沒說南方隻能燒泥盆,少不了蛐蛐罐。
可鬥蛐蛐這事,其實舊社會北方更盛行。
陸慕燒的很多蛐蛐罐,也都是賣給北方的。
“管書記,您找我是為了蛐蛐罐的事吧?”
許灼開門見山,直接詢問,把人請進來後示意他隨便坐。
管書記很不好意思地點著頭,見話頭挑破,這一行下來,他也知道了許灼做人做事風格,便也單刀直入了。
……
喜歡穿越1980:那年我救女知青請大家收藏:()穿越1980:那年我救女知青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