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6章 三清論道,孔宣破太乙
字數:4871 加入書籤
“這是......論道?!”
孔宣眼前一亮
特別是感受到這番論道氣息是從昆侖山巔傳來之時,心中更是大喜不已。
這可是頂尖強者的論道,乃洪荒罕見的盛事,若能聆聽一二,對修行大有裨益。
而且,此時三清心神沉浸於大道之中,自己還在萬裏之外。
哪怕是三清發現自己因其論道有所感悟,也說不出什麽。
畢竟不隻是他,這數萬裏之內的生靈和草木精華都在聽道。
數萬裏的生靈和草木精華都在聽道,或有意識的或無意識的。
況且,老子、元始和通天本身就沒有遮掩論道氣息,顯然並不在意此事。
念至於此,孔宣也不再遲疑,盤膝坐下開始感悟昆侖山巔傳來的奧妙。
瞬息間,孔宣便進入修煉之中,
而此刻昆侖山巔的紫氣如潮水般翻湧,浩蕩道韻化作實質的波紋向四方擴散。
數萬裏內的生靈皆被這玄妙道音籠罩。
山間修煉千年的白鹿氣息暴漲,崖畔初開靈智的青鬆迅速成長,甚至溪流中的遊魚也停止了嬉戲,靜靜懸浮水中。
三清論道,本就是洪荒難得的盛景,此刻更無半點遮掩,任由道韻澤被蒼生。
孔宣的七色聖光自周身溢出,在身後交織成一道絢麗的虹橋。
呼吸也漸漸與天地同步,每一次吐納都引得周圍靈氣形成小型漩渦。
頭頂三尺處,陰陽五行之力具現化形,時而化作遊龍戲珠,時而變為蓮花綻放,玄妙非常。
"這便是準聖巔峰對修煉之道的感悟麽......"
孔宣心神劇震。
那跨越虛空傳來的道音並非具體法訣,而是直指本源的規則顯化。
老子頭頂太極圖旋轉間,陰陽魚眼中竟各自包含著一方世界。
元始袖袍翻飛時,有無數金燈明滅,每盞燈芯都燃燒著不同的道則。
通天並指成劍,劍氣中分明蘊含著開天辟地的意境。
千年光陰在悟道中不過彈指。
孔宣體內突然傳出琉璃破碎般的清響,原本沉積在經脈深處的漆黑雜質被道韻衝刷而出,尚未落地便化作青煙消散。
這些赫然是煉化九嬰頭顱時難以察覺的妖力殘渣。
此刻孔宣的靈力變得更加精純,威力也因此提升不少。
"原來如此......"
孔宣這才發現,自己因煉化九嬰那顆頭顱竟讓體內靈氣
孔宣內視丹田,發現七色聖光的本源正在發生奇妙變化。
原本涇渭分明的五行之力開始相互滲透。
金中生水,水潤木長,木燃成火,火燼化土,土又蘊金,循環往複間。
而黑白二色的陰陽氣旋如同磨盤般將五行碾磨得愈發細膩。
這種變化並非刻意催動,而是論道氣息的共鳴演化。
忽然,一縷特殊的道韻穿透萬裏雲海,精準落在孔宣天靈。
那是通天有意無意間散發的劍道真意,甫一入體便如庖丁解牛般,將修行中的滯澀處盡數剖開。
孔宣福至心靈,體內的七色聖光不自覺衝天而起,在雲霄中勾勒出孔雀的虛影。
"哢嚓!"
孔宣體內仿佛有某種枷鎖斷裂。
太乙道果的雛形在丹田緩緩成型,如同一枚七棱晶體,每個截麵都對應著陰陽五行之力的一種。
金仙到太乙的瓶頸,在這縷道紋中竟顯得無比脆弱。
孔宣周身毛孔噴薄出璀璨霞光,方圓百裏的靈氣被抽成真空,驚得附近修煉的精怪紛紛遠遁。
就在孔宣境界穩固之時。
昆侖山巔。
此時三清所在之處,紫氣浩蕩三萬裏,道韻如潮水般湧動。
三清論道已持續千餘年。
此刻老子頭頂太極圖緩緩旋轉,陰陽二氣交織演化,仿佛在闡述天地至理。
他聲音平淡,卻字字如雷,震得虛空生蓮:
“道可道,非常道。”
“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
元始端坐蒲團,玉清仙光環繞周身,盤古幡虛影沉浮不定。
元始接話道:
“名可名,非常名。大道無形,生育天地;大道無情,運行日月......”
話音未落,他袖袍輕揮,無數金燈浮現,每一盞燈芯皆燃燒著不同的道則,映照出洪荒萬物生滅之理。
通天則是長笑一聲,劍氣衝霄,誅仙四劍的虛影在慶雲中若隱若現。
他朗聲道:
“二位兄長之道,玄妙非常,但吾以為,大道至簡,唯‘截取一線生機’而已!”
說罷,並指成劍,一道淩厲劍意斬向蒼穹,竟在虛空中撕開一道裂縫,仿佛連天道規則都被短暫截斷。
老子與元始對視一眼,微微頷首。
老子讚道:
“三弟之道,鋒芒畢露,倒是別具一格。”
元始雖未言語,但眼中閃過一絲不以為然,顯然對通天這般激進的道法並不完全認同。
就在此時,三清同時眉頭一皺,目光穿透萬裏雲海,落向山外某處。
那裏,一道七色虹光衝天而起,隱約化作孔雀虛影,陰陽五行之力交織流轉,竟與昆侖山彌漫的道韻產生共鳴!
老子眼中閃過一絲詫異:
“嗯?”
“竟能引動天地五行與陰陽之力,演化七色聖光?”
老子神念一掃,瞬間洞悉孔宣的根腳,
“原是元鳳之子,孔雀化形,倒是有趣。”
元始冷哼一聲,眼中不屑毫不遮掩:
“不過是一濕生卵化之輩,也配入我昆侖地界?”
他神念掃過孔宣,見其本體為孔雀,心中更生厭惡。
三清乃盤古正宗,天生高貴,特別是元始向來瞧不起這等“披毛戴角”的生靈,哪怕對方天賦異稟,在他眼中也不過是螻蟻。
老子搖頭輕笑:
“二弟何必如此?”
“此子神通非凡,陰陽五行竟能演化成為七色聖光,假以時日,未必不能成就一番造化。”
元始漠然道:
“大兄何必抬舉?”
“濕生卵化之徒,終究難登大雅之堂。”
說罷,他閉目不再關注,仿佛多看孔宣一眼都是玷汙他的法眼。
通天卻目光灼灼,盯著那七色聖光若有所思。
跟腳和天賦在通天心中,並不重要。
那孔宣借三清論道之機突破太乙金仙,顯然與他們有緣。
大兄修無為之道。
哪怕他對孔宣讚歎,也不會沾染因果。
元始更不用說了。
孔宣的跟腳注定與元始無緣。
更令通天感興趣的是,陰陽五行本就相生相克,如今孔宣卻能將其融合一起,非常符合“截”之所意。
“此子......倒是有趣。”
通天嘴角微揚,心中已經有了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