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罪與罰之雨夜驚魂
字數:9263 加入書籤
罪惡的突襲
在廣西河池的深山褶皺裏,藏著一個名叫共川鄉的小地方,仿若世外桃源般靜謐。這裏的日子,像山間的溪流,平緩且悠長,村民們晨起而作,日落而息,簡單又純粹。然而,2018 年 7 月 30 日這一天,一場驚世駭俗的慘案,如同巨石投入平靜湖麵,攪碎了所有的安寧。
韋老太,這位已然七十四歲高齡的老人,是村子裏的一道溫暖風景線。她身形佝僂,歲月在她臉上犁出了一道道深深的溝壑,每一道皺紋裏似乎都藏著一個往昔的故事。自從老伴多年前撒手人寰,子女們又如同離巢的鳥兒飛向遠方打工,隻留下她獨自守著那座老舊的宅子,伴著院子裏的雞鴨、屋前的果樹,日複一日地編織著平淡生活。
平日裏,韋老太總是最早出現在集市上,她挑著兩籮筐自家種的新鮮蔬菜,翠綠的菜葉上還掛著清晨的露珠,顫顫巍巍地找個空位擺開。有人路過,她便揚起那滿是笑意的臉,操著一口濃重的鄉音吆喝:“新鮮咯,剛從地裏摘的,便宜賣咯!”那熱情勁兒,就像恨不得把整個菜園子都送給人家。鄰裏之間,哪家要是缺點鹽巴、少個雞蛋,第一個想到的準是韋老太,她也從不推脫,總是爽快地應下,時間一長,大家都念著她的好,逢年過節,總會有人給她送點自家做的糍粑、臘肉,這一來一往間,人情味濃得化不開。
可誰能料到,命運的齒輪會在這個尋常夏日陡然轉向黑暗深淵。這天清晨,陽光還沒來得及驅散山間的薄霧,共川鄉就被一陣急促的警笛聲打破了寧靜。大化縣公安局接到報案,電話那頭的聲音顫抖且驚恐:“警察同誌,韋老太……韋老太死在了自家屋裏!”這消息仿若一道晴天霹靂,瞬間在村子上空炸開,村民們紛紛放下手中的活計,聚攏在韋老太家院門口,交頭接耳,臉上滿是驚愕與惋惜。
接警後,警車一路風馳電掣,揚起的塵土好似也在為這匆忙的行程助力。不多時,便抵達了案發現場。韋老太的家,是一座典型的南方農村老屋,青瓦錯落有致地覆蓋在屋頂,泥牆在歲月侵蝕下略顯斑駁,牆角還攀爬著幾株不知名的藤蔓,曾經寧靜溫馨的小院,此刻卻籠罩在一片陰森的死寂之下。
警察們小心翼翼地推開那扇搖搖欲墜的木門,“吱呀”一聲,像是韋老太在另一個世界發出的絕望呼喊。屋內,彌漫著一股刺鼻的血腥味,混合著潮濕發黴的氣息,讓人胃裏一陣翻騰。走進臥室,映入眼簾的場景堪稱慘烈至極。韋老太毫無生氣地癱倒在地麵上,仿佛是被抽走了靈魂的破舊玩偶,身上胡亂地蓋著一張被子,那原本素淨的藍花棉被此刻已被鮮血浸透,殷紅的血跡肆意蔓延,仿若一幅猙獰的抽象畫,訴說著這裏剛剛經曆的暴行。
她的頭麵部傷痕累累,表皮剝脫處露出粉嫩的肉,看著觸目驚心,脖頸處那道深深的刀傷更是可怖,皮肉外翻,鮮血早已幹涸凝結,像一條條暗紅色的蚯蚓蜿蜒在傷口周圍。不難想象,凶手下手時是何等的凶殘狠辣,麵對這樣一位手無縛雞之力的老人,竟沒有絲毫的憐憫之心。屋內,桌椅東倒西歪,像是經曆了一場激烈的搏鬥,手機屏幕破碎,散落在一旁,衣物也如同天女散花般散落各處,仿佛被一隻無形的巨手肆意翻攪過。奇怪的是,除了老人身下那一大灘濃稠的血漬,周邊地麵的血跡並不多,經驗豐富的警察們目光交匯,心中已然明了:這嫌疑人必定是個年輕力壯的男子,憑借著絕對的力量優勢,讓韋老太幾乎來不及反抗,便慘遭毒手。
移步廚房,一把染血的菜刀橫躺在地上,刀刃上的鮮血在微光下閃爍著詭異的光,那寒光仿佛能直接刺透人心。警察們迅速取出證物袋,戴著手套,輕輕拾起菜刀,動作輕柔得如同在嗬護一件稀世珍寶,實則是生怕破壞了上麵可能殘留的任何一絲線索,這把菜刀,無疑承載著破解案件的關鍵密碼。
沿著狹窄陡峭的木樓梯走上二樓,每一步都踏得謹慎小心,生怕驚擾了這滿屋子的“冤魂”。二樓的臥室裏,一幕景象讓眾人倒吸一口涼氣——滿地的赤腳印雜亂無章地分布著,仿若一串詭異的音符,奏響著罪惡的旋律。警察們立刻展開專業勘查,拿出測量工具,眼神專注得如同在雕琢一件藝術品,經過細致測量與分析,推斷出這些腳印均來自同一名男性,而且根據腳印間距、深淺等特征,測算出此人身高大致在一米七三左右。令人心生疑竇的是,這二樓臥室長久無人居住,家屬常年在外務工,屋內陳設本應落滿灰塵、保持原樣,為何如今卻布滿了陌生人的腳印?
就在眾人滿心狐疑之時,韋老太的孫子一路哭喊著衝進家門,眼眶紅腫得像熟透的桃子,淚水不受控製地奔湧而出。他徑直奔向自己的臥室,拉開衣櫃門,瞬間呆立在原地,隨後便是一陣撕心裂肺的慟哭:“我的衣服……還有鞋子,怎麽都不見了!連內褲都沒了!”眾人圍攏過去,隻見衣櫃裏一片淩亂,衣物被翻得七零八落,可奇怪的是,除了這些衣物,並未發現有什麽貴重物品丟失。這一離奇狀況讓警察們也陷入了深深的困惑,難道嫌疑人深夜潛入,冒著巨大風險,僅僅是為了盜取幾件衣物?這般行徑,簡直聞所未聞,猶如一道無解的謎題,橫亙在破案之路上。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警方旋即展開大規模走訪調查,力求從村民的隻言片語中拚湊出案件的真相。村民們聽聞韋老太的遭遇,皆麵露悲戚,紛紛搖頭歎息。大家你一言我一語,都對韋老太讚不絕口,稱她平日裏為人和善,與鄰裏相處融洽,從未與人結過仇怨。談及情殺可能,家屬更是篤定地表示,自老伴離世後,韋老太便一心撲在子女和孫輩身上,再未動過續弦的念頭,將所有的愛與精力都傾注於家庭,情殺一說根本無從談起。至於圖財,家中財物並未有明顯損失,現場也沒有被大肆翻找錢財的跡象,這讓案件愈發撲朔迷離,警方仿佛置身於一團迷霧之中,找不到出口。
關鍵時刻,法醫的屍檢報告如同穿透迷霧的曙光,為破案帶來了一線希望。報告顯示,韋老太死亡時間不超過 48 小時,大致鎖定在 7 月 29 日晚間。死因係顱內損傷與頸部刀傷雙重打擊所致,更為殘忍的是,她右側臉部有大麵積腫脹以及皮下出血,顯然是遭受了暴力毆打,凶手極有可能是揪住她的頭發,將她的頭部狠狠撞向牆壁或是地麵,手段之暴虐令人發指。鄰居提供的一條線索,宛如風中搖曳的燭火,雖微弱卻珍貴——7 月 29 日上午,有人見韋老太在自家院子悠然喂雞,彼時陽光正好,灑在她身上,勾勒出一幅寧靜祥和的畫麵。隨後一場暴雨傾盆而下,直至夜幕降臨,都再未有人見到她出門。遺憾的是,雨水仿若一場無情的衝刷儀式,將外圍現場所有可能存在的痕跡洗刷得一幹二淨,案發地又地處偏僻山村,周邊沒有目擊者,最近的監控攝像頭都在十裏開外的巷道,嫌疑人究竟如何潛入現場,又逃往何方,警方一時之間毫無頭緒,案件偵破陷入僵局。
但人民警察豈會輕易言敗?他們迅速製定雙管齊下的偵破策略,一方麵派遣警力,沿著那少得可憐的外圍監控路線,逐幀逐秒排查,不放過任何一個可疑身影,如同在浩渺大海中撈取那根救命的針;另一方麵,對韋老太家展開更為精細、深入的二次勘察,期望能從這看似普通的農家宅院裏挖掘出被遺漏的關鍵物證。
正所謂功夫不負有心人,一番艱苦卓絕的搜尋後,偵查員在二樓一間臥室的木床底下,仿若發現了失落的寶藏一般,有了驚人發現——一件男士 t 恤、一條牛仔褲以及一雙髒兮兮、散發著異味的拖鞋赫然在目。這些衣物不僅被雨水浸透,濕漉漉地散發著黴味,還沾滿了泥汙與草漬,顯得格外邋遢。環顧四周,屋內其他物品擺放規整,床上的被子疊得方方正正,桌上的擺件、雜物都井然有序,唯有這幾件衣物淩亂地蜷縮在床底,顯得格格不入。韋老太家屬趕來辨認,斬釘截鐵地確認這絕非自家之物。
警察們憑借敏銳的洞察力和豐富的經驗判斷,結合 7 月 29 日當晚的暴雨天氣,這些衣物定是被雨水打濕,再依據其潮濕程度、發黴跡象細致推斷,最多在房間內放置了一天零二十四小時左右,而這一時間節點,恰好與韋老太遇害時間完美重合。由此,基本可以斷定,這些衣物、鞋子大概率就是凶手作案後遺留之物。進一步檢查衣物,雖未發現明顯血跡與撕扯破損痕跡,但在褲兜裏,一個打火機和一個空煙殼映入眼簾。這打火機樣式新穎別致,市麵上鮮有所見,仿若一個神秘的符號,指引著警方探尋真相的方向。
警方馬不停蹄,即刻奔赴煙草公司,展開一場爭分奪秒的調查。煙草公司工作人員聽聞來意,全力配合,一番查閱資料、詢問同事後告知,這種打火機在共川鄉僅有兩個售賣點。警察們仿若聽到了衝鋒的號角,驅車如閃電般趕往售賣點。商店老板娘見到警察,滿臉驚愕,待聽聞詢問緣由,努力回憶一番後說道:“7 月 29 日,是有個男子來買了這款打火機,可當時店裏客人多,我也沒仔細瞧他模樣,現在實在想不起來了。”看著店內並未安裝監控設備,警察們心中一陣失落,剛燃起的希望之火又黯淡了幾分,然而,他們深知,案件偵破之路本就布滿荊棘,不容絲毫氣餒。
就在眾人情緒低落之時,監控調查小組傳來振奮人心的消息——外圍監控有了重大突破!7 月 30 日淩晨 0042,監控畫麵中,一個男子的身影仿若鬼魅般閃現。隻見他上身赤裸,露出古銅色的肌膚,肌肉線條在月光下若隱若現,走路姿勢吊兒郎當,晃晃悠悠地沿著鄉村道路踽踽獨行,方向正是從案發現場朝著大化縣城而去。這般深夜獨行,形跡可疑至極,四周萬籟俱寂,隻有他的腳步聲在寂靜夜裏回蕩,任誰見了都會心生疑竇。警方通過專業軟件對男子身高進行精準評估,初步判斷至少在 1 米 7 以上,這一特征與之前依據腳印推斷出的嫌疑人身高驚人吻合。
順著監控的“蛛絲馬跡”,警方一路追蹤,發現男子淩晨 2 點踱步至大化汽車站。此時的汽車站空無一人,昏黃的燈光在夜風中搖曳,他仿若找到了舒適的床鋪,四腳朝天躺在候車椅上,不一會兒便鼾聲大作,睡得昏天黑地,全然不顧周圍環境的冷清與陰森。直至早上 6 點,晨光熹微,他才悠悠轉醒,睡眼惺忪地來到古梟路的一家小賣店。站在門口,他背對著監控,從兜裏掏出煙盒,熟練地抽出一根香煙點燃,吞雲吐霧間,仿若在思考著什麽。幾分鍾後,他突然轉身進店,買了一瓶啤酒,隨後站在小賣店門口,對著監控大口大口灌下啤酒,那挑釁的模樣仿若在向警方示威:“有本事來抓我啊!”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這一下,可算是讓警方逮到了機會!偵查員眼疾手快,迅速進行三指截圖,第一時間將照片發給死者家屬辨認。家屬們圍坐在一起,眼睛緊盯著屏幕,仔細端詳著照片上男子的模樣以及衣著。突然,韋老太的孫子眼睛一亮,激動地喊道:“這衣服!這短袖上的圖標,跟我去年在網上花 9 塊 9 買的相親衣服一模一樣!”眾人聽聞,心中已然篤定,這個可疑男子身上所穿衣物,正是從韋老太孫子臥室衣櫃裏偷來的。警方據此推斷,這名男子有 99.99的可能性就是本案的嫌疑人。
監控畫麵繼續滾動,隻見可疑男子離開小賣店後,仿若迷失方向的羔羊,在街頭巷尾兜兜轉轉,最終又折返至汽車站。不多時,他登上一輛去往廣東中山的大巴,隨著車輛緩緩啟動,他的身影逐漸消失在監控視野中,仿若一隻逃脫的狡兔,妄圖遠遁他鄉,逃避法律的製裁。
警方豈會讓他得逞?一場跨省追捕行動迅速展開,偵查員們爭分奪秒,通過各種信息渠道鎖定嫌疑人身份。經調查得知,嫌疑人名叫韋二孝,36 歲,是大化工、川本地人,多年來一直在廣東珠三角等地漂泊打工,幹著各種雜活,居無定所,如無根的浮萍。他的老家距離案發現場不過區區幾百米,近得仿若就在咫尺之間,可他卻對同村的韋老太痛下殺手,實在令人費解。家屬們麵對警方詢問,紛紛搖頭歎息,表示韋二孝 2018 年一整年都未曾與他們聯係,電話號碼也頻繁更換,隻知道他常年混跡於中山,因為他有兩個姐姐在那邊打工,偶爾能聽聞一星半點關於他的消息。
2018 年 8 月 10 日,經過多日艱苦偵查與追蹤,警方終於迎來轉機——得到情報,韋二孝在廣東中山的一家賓館開房落腳。大化警方仿若聽到決戰的衝鋒號,與當地公安緊密協作,迅速集結力量,如神兵天降般包圍了賓館。當警方踹開房門的那一刻,韋二孝正躺在床上,悠然自得地看著電視,仿若什麽事都沒發生過。他見到警察,先是一愣,隨後眼神中閃過一絲慌亂,但很快又佯裝鎮定,妄圖負隅頑抗。
在審訊室裏,燈光昏黃而壓抑,韋二孝坐在審訊椅上,耷拉著腦袋,起初還抱著僥幸心理,對自己的罪行矢口否認,仿若在玩一場掩耳盜鈴的荒唐遊戲。然而,警方早已掌握確鑿證據,通過技術檢驗,現場提取的赤腳印以及那套潮濕衣物,經 dna 比對等科學手段驗證,確定就是他的,鐵證如山,不容置疑。麵對如山鐵證,韋二孝的心理防線終於崩潰,他像一隻泄了氣的皮球,緩緩道出了那夜發生的罪惡真相。
原來,韋老太太丈夫生前在村裏是位德高望重、聲名遠揚的鄉村藝人,吹拉彈唱樣樣精通,每逢村裏有紅白喜事,總能看到他的身影,為大家帶來歡樂與慰藉。韋二孝的老爹韋一孝曾是韋老太丈夫的學徒,年少時的韋二孝,常常圍坐在老爹身邊,聽他講述當年學藝的點點滴滴,那些故事仿若神奇的種子,在他幼小的心靈裏生根發芽,也讓他對韋老太家的情況了如指掌,仿若自家一般熟悉。
時光荏苒,長大後的韋二孝卻沒能走上正道。7 月 29 日案發當晚 10 點多,天空仿若被捅破了一個大口子,暴雨傾盆而下,整個山村都被籠罩在雨幕之中。韋二孝剛從外地狼狽歸來,兜裏空空如也,身無分文,窮困潦倒的他望著韋老太家透出的微弱燈光,邪念頓生。他仿若被惡魔附身,冒著大雨,沿著熟悉的小路,翻牆翻院,如鬼魅般潛入了韋老太家。
一進屋,他仿若回到自己的“領地”,熟門熟路地直奔二樓臥室。在黑暗中摸索著打開衣櫃,憑借著記憶,迅速找出一套幹爽衣服換上,將自己那身被雨水浸透、散發著酸臭味的衣物隨手一扔,扔到了床底深處,仿若這樣就能將自己的罪行掩埋。換好衣服後,他躡手躡腳地走向一樓,試圖尋找些錢財,緩解自己當下的窘迫。
可命運弄人,就在他摸索前行時,不小心撞翻了一把椅子,“哐當”一聲巨響,在寂靜的夜裏仿若驚雷,瞬間驚醒了韋老太。韋老太驚恐地瞪大雙眼,借著微弱月光,看到眼前陌生的身影,剛要張嘴呼救,韋二孝卻瞬間慌了神,他害怕事情敗露,惡向膽邊生,疾步衝進廚房,抄起那把寒光閃閃的菜刀,轉身朝著韋老太瘋狂砍去。韋老太本能地抬手抵擋,可怎敵得過年輕力壯的韋二孝,幾刀下去,她便癱倒在地,鮮血噴湧而出。
殺了人後的韋二孝徹底亂了分寸,他望著眼前的血腥場景,大腦一片空白,哪裏還顧得上盜竊錢財,仿若被惡鬼追趕一般,連滾帶爬地逃離了現場,隻留下韋老太那冰冷的屍體和一屋子的慘狀,任由雨水衝刷著他的罪惡痕跡。
案子雖然最終偵破,可韋老太的離去卻給家人帶來了無盡的悲痛。葬禮上,子女們哭得肝腸寸斷,孫子孫女們也泣不成聲,那聲聲悲慟,仿若能穿透雲層,直達天堂。整個村子都沉浸在一片哀傷之中,曾經熟悉的笑容、溫暖的問候,如今都化作了回憶,徒留傷感。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通過這個案子,警方也借此機會警示廣大群眾,尤其是在廣西這些偏遠農村地區,青少年大多外出務工,家中留守老人與兒童數量眾多,日常外出時,哪怕隻是去鄰居家串串門,或是晚上睡覺時,一定要記得關好門窗,別給不法分子留下可乘之機,莫讓這樣的悲劇再次上演。
最終,韋二孝因故意殺人罪、盜竊罪,被依法判處死刑。法律的威嚴如同高懸的利劍,斬落罪惡,還世間以公道。這場山村雨夜驚魂案,雖然落下帷幕,但它留下的警示,仿若長鳴的警鍾,在每一個人心頭回蕩,時刻提醒人們守護好身邊的安寧,珍惜這來之不易的和平。
在那之後,共川鄉的每一個夜晚似乎都籠罩著一層揮之不去的陰霾。韋老太家那座老宅,即便在白日裏,路過的村民也會忍不住加快腳步,仿佛那緊閉的門窗後,仍潛藏著當日的血腥與恐懼。村裏的狗兒們偶爾在深夜莫名狂吠,驚得人們從睡夢中陡然驚醒,心有餘悸地望向窗外,腦海中便不由自主地浮現出那個雨夜的慘案。
學校裏,老師以此案為契機,給孩子們上了一堂堂生動又沉重的安全教育課。孩子們圍坐在一起,瞪大眼睛,聽著老師講述韋老太的遭遇,稚嫩的臉龐上滿是驚恐與懵懂。老師語重心長地說道:“孩子們,出門在外一定要結伴而行,天黑前務必回家。家中若是隻有老人,咱們要多關心,常提醒他們鎖好門窗,這不僅僅是一扇門、一扇窗的事兒,那是守護家人安全的屏障。”孩子們紛紛點頭,眼神中透著堅定,仿若在這一刻立下誓言,要成為家人的小衛士。
村頭的小賣部,以往總是聚滿了閑聊打趣的村民,如今氛圍卻凝重了許多。大家圍坐在一起,談論的不再僅僅是莊稼的收成、哪家又添了新丁,話題總會不自覺地繞回到韋二孝的案子上。一位頭發花白的老者吧嗒著旱煙袋,深深吸了一口,吐出的煙霧在空中彌漫,他緩緩開口:“咱這村子,祖祖輩輩都是和和睦睦、互幫互助過來的,咋就出了這麽個孽障。這做人啊,可不能忘本,再窮再苦,也不能動歪心思,害人性命,這是作孽啊,要遭天譴的。”眾人皆點頭稱是,歎息聲在狹小的空間裏回蕩。
韋老太的子女們,在經曆了最初的悲痛欲絕後,開始反思自己這些年在外打拚,對母親的疏忽。兒子懊悔地捶打著自己的胸口,泣不成聲:“要是我能多回來幾趟,陪陪媽,把家裏的門窗都加固加固,也許這事兒就不會發生了。”女兒們也是淚水漣漣,她們收拾著母親的遺物,每一件舊衣、每一張老照片,都承載著往昔的溫暖回憶,如今卻如針般刺痛著她們的心。他們決定,以後每年清明、母親的生辰和忌日,都要一家人整整齊齊地回到村裏,給母親掃墓,也讓孩子們銘記這份血的教訓。
而大化縣公安局,並未因案件的偵破而鬆懈。他們深知,在這片廣袤的鄉村土地上,還有許多潛在的安全隱患如同暗處的礁石,隨時可能撞破村民安寧生活的小船。於是,一場大規模的鄉村安防宣傳活動如火如荼地展開了。警察們走村串戶,發放安全手冊,手冊上圖文並茂地展示著各種防盜、防騙、防侵害的小知識;舉辦安全知識講座,用通俗易懂的語言、真實生動的案例,向村民們傳授如何識別危險、應對危機;還為那些獨居老人、留守兒童的家中免費安裝簡易的安防報警裝置,一旦有異常情況,隻需輕輕一按,附近的鄰居和派出所便能第一時間收到警報。
在一次安防講座後的交流環節,一位樸實憨厚的中年大叔舉手發言,他的眼眶泛紅,聲音略帶顫抖:“警察同誌,多虧了你們啊!以前咱總覺得這村子裏都是熟人,沒啥好擔心的,經過韋老太這事兒,還有你們這一次次的講解,才知道危險有時候就在身邊。我回去就把家裏的院牆再加高些,給門窗都換上新鎖,再也不敢大意了。”其他村民也紛紛附和,對警方的工作表達著感激與支持。
隨著時間的推移,共川鄉漸漸恢複了往日的生機。田間地頭,又能看到村民們忙碌勞作的身影,他們揮灑著汗水,播種下新的希望;村子裏的小道上,孩子們的歡聲笑語再次響起,追逐嬉戲間,滿是童真童趣;夜晚的燈光,一戶戶依次亮起,溫暖而祥和,仿佛那一場噩夢從未曾來過。
但所有人都清楚,有些傷痛,雖被歲月掩埋,卻永遠刻在心底。每當有陌生人進村,村民們的警惕之心仍會悄然升起;家中長輩在睡前,依舊會反複檢查門窗是否關好;年輕人外出闖蕩,電話裏對家人的叮囑也比從前更多了幾分牽掛。這場山村雨夜驚魂案,已然化作一道深深的傷疤,印刻在共川鄉的曆史長河中,時刻警醒著人們:守護安寧,是一場永不停歇的接力,唯有每個人都肩負起責任,才能讓和平之光,永遠照亮這片土地,讓悲劇不再重演,讓溫暖與幸福,長長久久地紮根、蔓延。
喜歡故事三百六十五請大家收藏:()故事三百六十五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