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罪與罰之教室裏的“複仇”狂想曲

字數:3174   加入書籤

A+A-


    2022年9月27日上午九點,包頭師範學院303教室的晨光正斜斜地切過黑板,高等數學老師在台上推導著洛必達法則,底下學生們半夢半醒。趙某趴在桌上打盹,筆尖在草稿紙上畫著歪歪扭扭的函數圖像,突然聽見前門“哐當”一聲被踹開,抬頭隻見個蒙著黑色麵罩的人衝了進來,手裏攥著把泛著冷光的雙刃短刀。
    “同學借過——”黑衣人話音未落,刀刃已經朝著趙某的胸口刺來。趙某本能地側身一躲,短刀擦著校服劃開道口子,肋骨傳來火辣辣的疼。教室裏頓時響起此起彼伏的吸氣聲,有人以為是迎新晚會的惡作劇:“哥們,這spay也太逼真了吧?”直到黑衣人轉身時,刀刃上的血珠滴在講台邊的粉筆盒上,把“高等數學”四個字染成了暗紅色。
    “快跑!”不知誰喊了一嗓子,教室裏頓時炸開了鍋。黑衣人卻不慌不忙,從兜裏掏出把u型鎖“哢嗒”鎖住教室門,轉身時順手劃向撲過來的學習委員徐某,刀刃在對方手臂上留下道血痕。他的動作流暢得像在演練過無數次,全然不顧身後傳來的尖叫和桌椅翻倒的聲響。
    走廊裏,周某的黑色衛衣兜裏還揣著36隻飛鏢、5枚飛針和一把折疊弩箭——這些都是他攢了半年生活費從網上淘來的“複仇裝備”。昨天夜裏,他在宿舍反複擦拭那把虎士刀,刀刃映出他蒼白的臉,腦海裏不斷回放初中畢業那年的場景:趙某在qq空間發了條“今天遇到個奇葩”,他評論了句“說誰呢”,結果被對方回罵“關你屁事”,隨後整個班級的好友申請都石沉大海。
    “是你毀了我的人生!”周某邊跑邊在心裏怒吼。他記得中考前三個月,上課總走神,總覺得同學們在背後議論他,最後數學考了47分,隻能去讀大專。而趙某卻考上了這所本科院校,上周在食堂遇見時,對方正和幾個朋友有說有笑,甚至沒認出他來。
    警笛聲由遠及近時,周某已經跑到操場角落。他掏出短刀抵住脖子,看著圍上來的警察,突然想起昨晚給父母發的短信:“如果他們鬧事,賠錢,關起門別理,我是成年人,你們沒義務賠,這是法律規定的……”刀刃壓進皮膚的瞬間,他忽然覺得自己像武俠小說裏的大俠,終於要對“仇人”完成致命一擊。
    審訊室裏,民警看著周某列的武器清單目瞪口呆:四把匕首、兩把開山刀、一把弩箭,活像個移動兵器庫。“你準備這麽多刀,是要開兵器鋪嗎?”輔警小李忍不住問。周某卻嚴肅地回答:“每把刀都有不同用途,短刀適合近距離刺殺,開山刀可以震懾阻攔的人……”
    趙某在醫院接受治療時,摸著胸口的繃帶百思不得其解:“初中三年我跟他說過的話不超過十句,怎麽就成了他嘴裏的‘校園霸淩者’?”他翻出初中班級群的聊天記錄,發現周某唯一的發言是在畢業前三天,發了句“祝大家前程似錦”,底下無人回複——當時大家都在忙著填誌願,誰也沒注意到這個內向的男生。
    庭審那天,周某穿著橙色囚服坐在被告席,麵罩早已摘下,露出張略帶稚氣的臉。當法官問他為何認為趙某孤立他時,他突然提高嗓門:“2018年6月15日,趙某在空間發說說,配圖是五個人的合照,裏麵沒有我;2019年開學,他沒跟我打招呼;2022年9月,他在食堂看見我卻轉頭就走……”每說一條,他就從兜裏掏出皺巴巴的筆記本,上麵密密麻麻記著這些“仇怨”。
    趙某坐在旁聽席上聽得目瞪口呆:“同學,你這是把青春過成了《甄嬛傳》吧?我連你初中坐第幾排都不記得,哪兒來的孤立?”法庭裏響起一陣輕笑,周某的耳朵卻紅了,他覺得這些笑聲都是對他的嘲笑,就像初中時那些“隱形的排擠”。
    根據警方調查,周某的初中班主任回憶:“那孩子性格太內向,有次和趙某吵架,其實就是因為趙某開玩笑說他‘做題像蝸牛’,他就覺得被侮辱了。後來趙某和其他同學玩,他就認為是故意孤立他。”而所謂的“聯合排擠”,不過是青春期男生們的小打小鬧,早被大家忘到了九霄雲外。
    最荒誕的是周某的“複仇計劃”:他花了三個月觀察趙某的課表,甚至畫了詳細的教室平麵圖,標注了每個出口的人流量;網購武器時,還特意選了“暗黑複仇者”套餐,包括麵罩、戰術手套和便攜鎖具;案發前一晚,他在宿舍對著鏡子練習刺殺動作,直到淩晨三點,把室友嚇得以為他在練瑜伽。
    “我就是要讓他知道,當年的每一句嘲笑,都要付出代價!”周某在庭上嘶吼,卻沒注意到趙某無奈地搖著頭。法官敲響法槌時,他突然想起父親常說的話:“別總活在自己的世界裏。”可他的世界早已被想象的仇恨填滿,連大學室友都覺得他“神神叨叨”,總在半夜對著手機屏幕冷笑。
    最終,周某因故意殺人罪和襲警罪被判有期徒刑14年。宣判那天,他盯著天花板上的燈,突然覺得那些武器清單、複仇計劃,都像一場滑稽的鬧劇。趙某出院後回到教室,看著講台上未幹的血跡,忍不住對同桌說:“早知道他這麽記仇,當年該送他套五年高考三年模擬,說不定就考上985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校園裏的梧桐葉漸漸變黃,303教室又恢複了往日的平靜。高數老師繼續講解洛必達法則,學生們依舊在打盹、刷手機,隻是偶爾會有人指著講台小聲議論:“看,就是那兒,去年有人帶著36隻飛鏢來上課。”而周某的故事,成了校園論壇裏的熱帖,標題叫《從qq評論到36隻飛鏢:一個男生的“複仇”狂想曲》。
    這場荒誕的“複仇”,最終以14年的鐵窗生涯告終。周某在看守所裏收到母親寄來的信,信裏說:“你初中時攢錢買的那本《武俠世界》,我整理房間時翻到了,裏麵夾著你當年的成績單。其實人生就像書裏的江湖,有人選擇仗劍天涯,有人選擇一笑而過,而你選了最不該選的那條路。”
    窗外的陽光穿過鐵窗,在牆麵投下斑駁的影子。周某摸著牆上的劃痕,突然想起案發當天,趙某被刺時眼裏的震驚——那是他從未見過的、完全陌生的眼神。原來,在趙某的世界裏,他不過是個模糊的初中同學,而自己卻用五年時間,把這份模糊的印象,幻化成了足以毀掉兩個人生的仇恨。
    大學的鈴聲再次響起,303教室的門被推開,新的課程開始了。學生們魚貫而入,沒人記得曾經有個男生,帶著一兜子武器,在這個教室裏上演了一場荒唐的“複仇”戲碼。而那些所謂的“深仇大恨”,不過是青春裏的一粒沙塵,卻被有心人吹成了遮天蔽日的風暴。
    或許,成長的意義就在於學會分辨:哪些是值得銘記的善意,哪些是該放下的誤解。而周某的故事,就像黑板上被擦掉的洛必達法則,終將成為校園傳說的一部分,但那些關於仇恨與寬容的思考,卻永遠留在了每個經曆者的心裏。
    喜歡故事三百六十五請大家收藏:()故事三百六十五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