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楊柳依依
字數:4972 加入書籤
恢複了法術,崔祁重新展開羽翼,他沉寂了太久,這一次,他要去處理之前留下的問題。
第一站是唐國。現在的洛京道路縱橫,行走其中的人依舊沉默,幾乎都是上了年紀的人,他們勸誡崔祁這樣的外來者:“不要來洛京。”
崔祁好奇道:“這是為何?我聽聞洛京有世上最細膩的糖和最璀璨的明珠,難道這些是假的嗎?”
那人小聲道:“這位小先生,看你模樣是修道之人吧,洛京可不是好地方,回山裏吧。你說那些的確是真的,但再好的東西也要有命享受,聽小老兒一言,回去吧。”
老人走路都不是太穩,崔祁要攙扶他,他卻甩開了:“小先生,回去吧。”
他的態度很是堅定,崔祁賠笑道:“老丈,在下實在不知洛京到底如何?千裏迢迢來到洛京,在下總不能這樣回去。”
此言也算有道理,老人步履蹣跚地把崔祁帶到了工地,成千上萬的工人衣衫襤褸,灰頭土臉,正在修建瀝青路麵。
“小先生,大王要重新修路,你們這樣的年輕人都要來,無論男女,一視同仁。”
監工並沒有責打工人,但木牌上明明白白地寫著,四十以下,十五以上,除非身體重大殘疾或痼疾者,皆要服役,期限一年。
這樣的條件修瀝青路?之前連通唐國的土路都沒有修好呢。崔祁想不明白,但他要先去看看好友,順便給他帶幾支香燭。
之後的事情之後再說,還是先完成要做的事吧。
曾經門庭若市的相邦府邸經過了一年多的沉寂已經生出了青苔雜草。
竹子的桌椅之上也攀了藤蔓,野兔山雞自由地出入。
都說物是人非,可物件離開了人,會很快地腐朽衰敗,融入自然,屆時,什麽痕跡都沒有了。
院中的柳樹也已經枯黃,生機深埋在雪下,崔祁把香燭插到蓬鬆的雪上,香煙嫋嫋,好像消散的魂魄,又像是淩亂的骨灰。
“幼漁,我來看你了。之前我逆天行事,受了天罰,這才沒有過來。不過你應該會理解的。我這一年幾乎都是睡著過來的,夢裏的我居然能夠老去。”
死人是不會說話的,最後崔祁開了一壺自己釀製的葡萄酒灑在地上:“不知道幼漁是不是滴酒不沾,但以後不需要處理公務,喝了便喝了吧。”
崔祁出門時已是傍晚,修路的工人蹲在道旁,吞吃著粗糲的飯食。
唐王還算有點良心,她提供的食物雖然不好,但分量不少,勞累一整天的工人也能勉強果腹。
為了安全,崔祁幻化做一個老翁,他尋了個客棧,店裏是夥計是個小女童,脆生生的,一張小臉白嫩可愛。
見了客人,她上前道:“老翁,晚上隻有醃菜粟米,房間倒是有的。”
崔祁自然不能太挑食,便點頭道:“要一間下房,晚飯隨意就好。”
他現在的人設是一個節儉的老人,做戲要做全套。
因為沒有年輕人,上菜的也是個老人,她差點摔倒,還是崔祁出手扶住了。
她連連道謝:“多謝,多謝。”
“不必,店家,修路是怎麽回事?”
崔祁穿的還是士人的服飾,不過在法術的遮蓋下,他的衣服已經洗的發白,看起來倒不可憐,自有一番風骨。
老人苦笑一聲:“這件事我也不清楚,據說是大王得了一種新東西,可以用來鋪路。”
崔祁也不多為難老人,當前的信息流動太慢,多問也無用。
他細細咀嚼著醃菜,心下感慨:唐國的食物果然粗糙。
雖然沒有年輕人打理,但房間都收拾的很幹淨,小姑娘提著一大壺熱水放到矮幾上:“老翁,慢用。”
崔祁有心打探,便問道:“多謝姑娘。不知姑娘可知曉唐王得到了什麽?”
小姑娘的手被燙的通紅,她搓著發紅的手,身上冷的不行。
“不知道,大概就是路上鋪的東西吧。”
她囑咐崔祁注意防火後便離開了,崔祁也睡不下去,他索性來了一次夜探唐王宮。
在隱身的狀態下,崔祁見到了劍珣。她眉間有一顆小痣,在燭火的映照下整個人都呈現出一種虛假的聖潔。
她長大了,憂愁在麵上揮之不去,原本和唐王元兩分相似的麵孔現在看來有了七分像,唯獨那雙眸子黑亮如初。
可能是察覺到什麽,唐王笑道:“是崔先生來了嗎?千麵司說你來了洛京。”
她的杯子裏是散發著苦味的濃咖啡配濃茶,崔祁不敢想象那得多苦,但既然暴露了,他也沒必要隱藏。
“參見唐王。”
崔祁和劍珣沒什麽可說的,但唐王有許多問題要和他探討。
崔祁是最好的傾訴對象,他不屬於任何一個國家,甚至不屬於這個世界,而且他有著上百年的智慧和經驗,絕不會說謊話,簡直完美。
崔祁率先問道:“為何要急著修路?據我所知,唐國是七國路況最好的。”
唐王歎了口氣:“不夠的,孤知道修路需要很長的時間,所以不能停下。”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她在趙嬰的留書中看到了馳道,為了不步入秦的後塵,他們需要好幾代人的努力。
唐國是不能停下的。
“我明白了。”
崔祁覺得自己的智商都在雲山霧罩的說話方式下得到了長足的進步。
唐王這是要未雨綢繆,占領一地便開始修路,讓唐國的統治穩定下來。
問了崔祁許多關於格院的問題後,劍珣說道:“崔先生是來看老師的嗎?”
崔祁點點頭:“是的。我之前受傷的事情想來你也知道了,那時行動不便,過了一年才來看幼漁。”
他對於千麵司的存在已經佛了,一開始他還如臨大敵,後來他可以完全無視了。
說完這句話,兩人相對無言,他們沒有交情,更沒有共同語言,崔祁最後說道:“你父親的病和勞累有很大關係,愛護身體吧。”
他重新消失在大殿,唐王苦笑道:“我倒是也想,”
大權在握是需要時間和精力的,如果萬事皆裁於一人,那此人必定是夙興夜寐也無法全部自己完成的。
神仙都做不到十二個時辰待命,更何況是凡人?
所以權力是注定要下放的,君王給心腹取了許多名字,但歸根結底,都是因為一個人做不來又不想放手,這才催生出內閣和內朝。
晚上崔祁睡的很好,他很敬佩唐國人的韌性,但他是做不成的。
為了人設,崔祁走的很慢,他付了錢,小姑娘扶著他出了客棧,他其實臊的臉紅,可他不想留在唐國一整年。
“多謝姑娘。”小姑娘豪爽地擺擺手:“老翁是學儒的吧,我叫?女,還不到姑娘的年歲。”
唐國對各年齡段都做了詳細的區分,這也是為了方便統計兵役和徭役。
太小的孩子需要成長,用老人又沒有效率,隻有細致地規定好才行。
十五成丁,便要開始交人頭稅,一年十個唐刀,交到四十五歲為止。土地則是年年核查,絕不允許私自買賣,有多少地便交多少稅,二十稅一。油鹽糖單獨計稅,吃肉自己養殖的不需要交,購買還要十五稅一。林林總總算下來,一年的開銷是很大的,普通人家存不住財富,但也不至於餓死。
目前的稅製是改了多少次的,農民沒有其他的財富來源,隻能守著土地,男耕女織,勉強過活。
但軍隊是需要大量的糧食和物資的,錢隻能從農夫身上來,這時格院的作用就凸顯出來了。
格院製造了新的農具,培育了更為高產抗病的良種,沒有格院,農夫早破產了。
而破產的人最終會走向造反,這是天經地義的。
現在的大部分國家還是偏奴隸製的,隻有唐國走在了曆史的最前方,發展出了封建經濟。
但這也使得農戶分散,扛風險的能力大大降低。
奴隸的暴動威脅不了君王,他們什麽都沒有,但農民不行,他們曾經擁有過,失去也就顯得罪大惡極。
所以他們是不能閑著的,為了唐國的運行,為了唐王的大業,農夫要種地,要服徭役,服兵役,要給唐國創造價值。
喜歡成為一代劍仙後,換了權謀副本請大家收藏:()成為一代劍仙後,換了權謀副本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