滄海月【徐娘】四

字數:1887   加入書籤

A+A-


    曆代唐王的後宮都不小,齊女多姿,越女如神,卻不及唐女最是恭順。
    後宮妃嬪對唐王而言便是美麗的物件,這也是唐王元喜好的類型,容顏美麗固然可喜,更需溫順隱忍。
    而趙嬰見識過現代,對人要多了幾分尊重,在他眼中,唐國人都是珍貴的勞動力和兵源,因而他主張廢除私人蓄奴,將龐大的隸臣群體解放出來,由廟堂來壓榨。
    洛京城門有株柳樹,據說是某位唐國先王種下的,曆時百年,如今已亭亭如蓋。
    天子的典籍中有折柳送別之言,因此唐王在城門這個告別之地種下了柳樹,方便離人送行。
    趙嬰經過時也折下了一條柳枝:“將軍百戰死,壯士十年歸,但願這些將士都能留下來。”
    唐王笑道:“討個好彩頭也好,你素來不信鬼神,卻總是摳字眼。”
    趙嬰莞爾一笑,他的確不信鬼神,可他身邊的人都對此深信不疑,甚至包括唐王。
    小民信仰神明是生活苦難,貴人則各有各的緣由,譬如唐王元便是因為多病而時常向上天禱告祈求病愈。
    這也是唐國宗廟沒有將祭司全部裁撤的原因,唐王的病醫家無法治愈,便隻能求諸於鬼神。
    當然,這件事是私下進行的,畢竟宣布新法時唐王元曾信誓旦旦地說枯骨死草,如何能預測吉凶?
    可看到蓍草顯現出的凶兆,他還是心慌。
    唐國軍法嚴苛,軍營十五裏內無關人士不得出入,巡邏的將士攔住了唐王,沉聲道:“閑雜人等不得接近軍營重地!”
    唐王元愣了一瞬,隨即想起自己並未穿袞服,不禁哈哈大笑:“此地可是喚作細柳?”
    將士聽不懂調侃,一張年輕的麵龐漲得通紅,還是白竹聽到異動迎唐王進了軍營。
    軍中正在篩選騎兵,馬蹄聲震耳欲聾,年輕人們展示著自己健壯的身軀和其中蘊含的力量。唐王讚許道:“都是我唐國的驍勇誌士啊!”
    白竹在一旁介紹道:“此次篩選的銳士皆是良家子,身長六尺,年十八以上,二十五以下。”
    規矩是趙嬰定下的,但他隻是笑吟吟地欣賞著唐國兒郎的英姿,這些人鑄成了唐國的脊梁。
    軍營一日供應兩餐,騎兵則是三餐,還有肉食供應,徐喜羨慕地說道:“我若是年輕,也要做騎兵。”
    來運送糧食的農夫是個齊整漢子,他嗬嗬笑道:“多好的兒郎啊,我若有兒子,也送來參軍。”
    和他一道的同鄉看不下去了:“雲千秋,你就是站著說話不腰疼,你就兩個小女兒,怎麽來當兵?”
    “我要是有兒子,就不那麽說了。”雲千秋坦然地承認了。
    眾人都笑起來,參軍九死一生,立了功也很難落實,誰家好兒郎能忍心送到戰場上去?
    千秋,和延壽、延年、彭祖等同屬於希望長壽係列,這種名字在列國都很有市場,在洛京大街上叫一聲延年,能有上百人同時回頭。
    一起來送糧食的還有個虎頭虎腦的小孩,隻有兩三歲的模樣,吐字卻很清楚,他撇了撇嘴“參軍有什麽不好?亭長念詔書時說啦,金戈鐵馬,氣吞萬裏如虎。”
    喜歡成為一代劍仙後,換了權謀副本請大家收藏:()成為一代劍仙後,換了權謀副本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