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相】十二
字數:1877 加入書籤
李成德無意談論這個問題,卻聽他又說道“令郎來世會投生在苗疆,不過父母子女也隻有一世的緣分,脫離血肉,便不再是親人了。”
“話是這樣說,卻不能這樣想。”李成德唉聲歎氣,“來世就像霧天的射雕者,看著好像就在眼前,實則完全不知道在哪。”
射雕者是草原最精銳的箭手,李家常年在邊軍,對其深惡痛絕。
喬楨站了起來“大司馬可聽說過生而知之者?”
李成德搖頭“沒有,人要是生來就知道,還要教書先生幹嘛。”
“那位傳聞中的姬公子就是生而知之者。”喬楨解釋道,“生而知之者能記得前世,因而無需學習便知曉天下事。”
李成德擺擺手“我這一家子都是凡夫俗子,就不勞仙長費心了。”
不論傷心與否,每個人的眼圈都是紅的,喬楨當然不會紆尊降貴地去舉辦法事,這些事自有下麵的小道士來做。
但他注意到了李二郎身邊隨侍的少年,此人和高七娘的眉眼有一二分相似,氣度十分不凡。
永安侯的子孫都淪落到小廝的地步了嗎?
喬楨心下疑惑,卻沒有開口詢問。
終歸是旁人家事,他雖好逸聞,總也不能揭人傷疤。
小皇帝也來了,他換了件素色常服,輕聲道“大司馬節哀。”
李成德顫巍巍地回道“多謝陛下體恤,老臣感激不盡。”
分明禪位詔書都寫好了,可麵上還是要恭恭敬敬,李成德當然對文人定下的規矩不屑一顧,但他表麵功夫做得還不錯。
見到高君濂,小皇帝眸色微微一變,雖說他們都快要出五服了,卻終究是親戚一場,不好在大庭廣眾下發火。
當夜,小皇帝便再次見到了高君濂,他俯身下拜“參見陛下。”
皇帝大怒“堂堂永安侯,屈身侍奉,祖宗的臉都要被丟盡了!你不要麵子,朕還要呢!”
“麵子能吃嗎?”高君濂抬起頭,“陛下,眾人都有退路,唯獨我永安侯府難以保全。高氏自問不愧對大鄭,百年來戍守邊關,拚死效命,多少好兒郎都葬身塞外。”
“更不要說文貞公了,他奔波一生,才讓京幾赤地恢複,沒有激起民亂,可大鄭又是如何待他!”
說著,高君濂不自覺地抬高了聲音“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陛下,初代永安侯便是死於戰陣,我高氏也絕非懦夫,可數代先帝是怎樣看我高家?若無太皇太後,李氏早就進京了!”
要不是看永安侯府如此淒慘,武勳也不會對大鄭失望。
與其在一艘沉船上等死,倒不如改旗易幟,大鄭不值得他們留戀了。
一番慷慨陳詞下來,小皇帝再說不出話,他的祖父很討厭母親的不倫之情,也厭惡高氏,險些奪了永安侯的爵。
到了他父親這一輩,索性對高氏視若無睹,老侯爺死了三年,也沒有等來諡號。
林林總總下來,高氏沒有怨言才怪了,高君濂以手指天,厲聲道“今日之言,乃我高氏百年血淚,若有半句虛言,天厭之!”
喜歡成為一代劍仙後,換了權謀副本請大家收藏:()成為一代劍仙後,換了權謀副本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