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玉】三

字數:1957   加入書籤

A+A-


    太子笑眯眯地提著一盒百事大吉餅“聽聞夫人有孕,小小心意,一定收下。”
    林澄欠身謝恩,卻聽太子低聲說道“孕婦的滋味如何,是不是很水?”
    林澄麵紅耳赤,喃喃道“臣鬥膽諫言,殿下不可過於沉迷女色。”
    太子渾不在意“哎呀,林師傅就是麵皮薄。”
    這是麵皮薄厚的事嗎?
    林澄心中怒吼,他原也不是色中餓鬼,對男女之事不過淺嚐輒止,太子著實有辱斯文!
    可太子終究是太子,他哈哈一笑“孤知道啦。”
    林澄無可奈何,太子最大的優點就是不生氣,但是也不改正。
    因而在選擇年號時,他也挑了個中規中矩的太平,可太平年間天災不斷,黨禍不休,這太平年倒是名不副實。
    太平七年的科舉主考官是周學顏,有一位考生極為特殊,武勳世家的子弟不是在京城混吃等死,便是去邊境參軍混功勞,唯獨不會來考進士。
    可高瑛就是來了,他年紀小,身量尚未展開,眉眼卻是一等一的清秀。
    為官相貌也是很要緊的,尤其是為帝王講筵的翰林學士,必得神清骨秀,聲音洪亮悅耳。
    不過這孩子是永安侯府的,就算中了一甲也進不了翰林院,這麽漂亮的少年郎,可惜了。
    以貌取人是通病,周學顏還不知高瑛學問如何,便對他有了個好印象。
    而高瑛的一手好字更令周學顏感慨,多好的孩子啊,就是出身上差了點。
    武勳和文臣是兩個體係,彼此間互相看不起,讀書人這些年將武勳壓得死死的,怎麽可能允許他們死灰複燃?
    但個人好惡有時也會影響局勢,周學顏親自出手,為高瑛保駕護航,將他送上了殿試。
    時任禮部侍郎的林澄不解道“國朝取士當任人唯賢,青崖兄何故以貌取人?”
    “明澈,你來看。”周學顏拿出高瑛的試卷,“字跡工整,條理分明,雖文采不算頂尖,卻也很難得了。”
    林澄點頭讚同“的確不錯,應當能名列二甲了。”
    隨即周學顏歎了口氣“但他是武勳出身,世代簪纓,那些措大可容不下他。”
    林澄也認同“宦海沉浮多年,諸位同僚的手段也看得多了。”
    “所以我想試一試,看他能走到多遠。”周學顏的話意味深長,“看大鄭是否還有路可走。”
    林澄明白了他的意思,或許武勳能挽救大鄭的傾頹之勢。
    勳貴與國同休,但他們的子弟在讀書上大多爛泥扶不上牆,人都是有惰性的,能歇著就不願意刻苦。
    如高瑛這般寒窗苦讀的著實鳳毛麟角,他的兄長高二郎則和大字不識的丘八混在一起,兩人有時會用蔑稱稱呼彼此,而後哈哈一笑。
    殿試應當由皇帝親自出題,但秦衝不學無術,隻好讓周學顏代勞。
    他也不指望能從就會空談的世子口中問出什麽來,說來說去,無非是興教化這一套。
    好像大家讀了聖賢書,世道就能好起來似的,養了那麽多讀書人,大鄭不還是江河日下?
    喜歡成為一代劍仙後,換了權謀副本請大家收藏:()成為一代劍仙後,換了權謀副本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