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星辰大學科技園區,一校抵一國!

字數:8600   加入書籤

A+A-


    11月18日。
    深城,鹽鈿區。
    深城城主章華、鹽鈿區區主劉海潮、星辰大學校長蕭哲、副校長楊奇、副校長鄭強等一行人,來到剛剛竣工的星辰科技園區視察。
    媒體記者們,隨行拍攝。
    早在今年7月份。
    星辰大學就出資100億元,投入至學校科研領域,建設100個國家重點實驗室、100個國家工程實驗室、100個國家工程研究中心、100個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並麵向社會各界招聘高層次人才和科研人員。
    在星辰影視公司建築部門強大的基建能力下。
    僅僅四個多月的時間。
    由400家科研機構組成的星辰科技園區,便竣工並完成驗收。
    走進園區內部。
    數百棟巍峨大氣的現代化建築物,井然有序的屹立著,看上去蔚為壯觀。
    副校長楊奇,從旁介紹道:“各位領導,星辰科技園區占地麵積10平方公裏,擁有400家科研機構。
    這些科研機構,均已經購置國際最先進的精密儀器,能承擔海量科研任務。
    科技園區內,配套設施完善,可以供科研人員們在這裏工作、生活、住宿、餐飲、購物、休閑、娛樂。
    現階段,園區共有科研人員2萬人,涵蓋海量高層次人才和名校博士。
    往後,星辰大學的學生,也將在這裏從事科研項目,爭取誕生更重磅的科研成果。”
    聽到這話。
    深城城主章華和鹽鈿區區主劉海潮,都讚歎點頭。
    按照國內目前的行情。
    建設一家國家重點實驗室,耗費的資金在1000萬元左右。
    而星辰大學出資100億元,成立400家科研機構,平均每家機構有2500萬元的建設經費,堪稱財大氣粗。
    近半年時間。
    星辰大學一直處在科研領域的最前線,是國內科研產出最多的高校。
    隨著這些科研機構落成。
    星辰大學的整體科研實力,肯定能更上一層樓!
    ……
    接下來。
    眾人正式開始視察。
    他們首先參觀的,是一家國家重點實驗室。
    實驗室建築樓門口的石柱上,刻著“星辰大學地質災害防治與地質環境保護實驗室”。
    此刻,實驗室主任黃思敬院士,迎了上來。
    他對眾人介紹道:“各位領導,我國是一個地質災害發生十分頻繁且災害損失極為嚴重的國家。
    資料顯示,我國有百萬餘處地質災害點,崩塌、滑坡、泥石流災害幾乎遍布全國各省山地丘陵區,每年還會出現幾萬至十幾萬處新的災害點,其活動麵積約占國土麵積的45%。
    而我們實驗室成立的目的,便是建立地質災害防治創新科學體係,並在地質災害形成機理、成災演化、臨災前兆識別和預測預報方麵取得實質性的突破,解決地質災害防治與國民經濟重大工程建設中的一係列理論及技術難題。
    實驗室現有研究人員55人、技術和管理人員10人。
    其中,包括一批資深工程地質專家、優秀中青年學術帶頭人、博士生導師……”
    隨著黃思敬院士的介紹。
    眾人都對星辰大學地質災害防治與地質環境保護實驗室,有了基本的認識。
    踏進實驗室大樓後。
    一塊擺放在實驗室大廳的電子屏幕,映入眼簾。
    屏幕上清晰的顯示了山脈、溝壑、河流,類似於航拍圖。
    黃思敬院士,科普道:“這套電子係統,名為地質災害實時監測預警係統,它能夠對地質災害實時監測預警。
    一旦出現異常,係統自動確定滑坡風險級別,並發出警示信息。
    當然,它暫時隻覆蓋粵東省區域。”
    走進實驗室內部。
    眾人看到一個半徑4.5米,相當於三層高的龐然大物。
    黃思敬繼續科普:“這台設備名為tj500型土工離心試驗機,是目前亞洲最大的土工離心機,它能模擬相當於地球引力500倍的離心力。
    地質災害領域的滑坡和泥石流,是地球引力長期作用的結果。
    我們通過土工離心試驗機,代替地球引力,逼真的模擬這些災害,讓科研人員就能在短時間內看到滑坡、泥石流的形成。”
    再往裏走。
    眾人發現裏麵有12個細分的單獨實驗室,處處都是嶄新的科研設備。
    科研設備,主要分為三大部分。
    第一部分,用於地質災害的現場勘測與監測,包括最新的彩色三維激光掃描測量係統、sir20地質雷達、tribegps儀和全套現場大型原位試驗裝置等。
    第二部分,用於岩土體力學特性參數測試和物性參數分析,是試驗室硬件條件的主要部分,包括在引進消化基礎上開發的多功能岩石參數綜合測試係統、ts土動三軸試驗係統、gds非飽和土三軸試驗係統、岩石流變儀、土體流變儀、土體大三軸儀、大型岩石高壓滲透試驗係統及掃描電子顯微鏡等大型試驗裝置。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第三部分,用於地質災害分析、評價及預測的數值模擬係統、物理模擬係統和“3s”技術係統,如大型離心機、大型多功能泥石流模擬係統和地質災害信息管理與大規模計算平台等等。
    這三個部分的科研設備,構成了一個完整的試驗測試係統,為實驗室科研人員,提供了強有力的科研保障。
    大致參觀一遍後。
    黃思敬開口道:“我們地質災害防治與地質環境保護實驗室建成後,往後能通過地質災害實時監測預警係統,提前監測到可能會發生的滑坡或泥石流等自然災害,並向當地官府發布預警信息。
    提前預警之後,當地官府就能及時啟動防災預案,減少人員和財產損失。
    我們會抓緊時間,將這套係統,覆蓋至全國各大省市!”
    “很好!”
    深城城主章華,發自內心的讚歎道。
    國內地質災害頻發。
    光是最近五年,就發生過叁峽庫區芭東新城黃土坡滑坡、雲楠老金山滑坡、霧都芭南麻柳咀滑坡、藏省易供滑坡等大型自然災害,造成海量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
    星辰大學地質災害防治與地質環境保護實驗室建成後,能惠及無數地區的居民,功在當代利在千秋!
    ……
    離開實驗室後。
    眾人又來到隔壁的“星辰大學煤礦災害動力學與控製實驗室”。
    該實驗室,占地麵積平方米,有八層樓高。
    走進內部。
    能看到一係列先進的科研設備。
    實驗室主任周平院士,向眾人科普道:“各位領導,我們實驗室主要從事煤礦動力災害的地質表征與流體動力學、煤岩體工程災變力學、煤礦災害預防與控製等方向的研究。
    實驗室針對國家對煤炭資源的重大需求,圍繞煤炭開采中煤與瓦斯突出、衝擊地壓、頂板大麵積垮塌、礦井火災、礦井突水等煤礦災害涉及的關鍵科學技術問題,重點開展煤礦災害動力學與控製領域基礎及應用基礎研究,揭示煤礦動力災害機製,建立完整的煤礦動力災害控製理論與技術體係。
    現階段,我們已經有50名科研人員組成的團隊。
    他們個個都是行業內知名的專家學者。”
    說話間。
    眾人來到一個名為“高壓水射流精加工實驗室”。
    裏麵最引人矚目的,是一台高壓水射流切割機。
    該設備能用水化作“刀”,切開岩石、鋼板、航空材料,削鐵如泥。
    周平介紹道:“高壓水射流切割又稱作‘水刀’,是以水為介質,通過高壓發生設備增壓獲得巨大能量,經過一定形狀的噴嘴噴出的高速水流。
    ‘水刀’可分為高壓型和低壓型。    我們用高壓水射流技術,可以利用‘水刀’人為造縫,提高煤層氣開采效率,減輕煤礦瓦斯災害發生的風險。”
    聽到這話。
    眾人暗暗點頭。
    緊接著,他們又來到實驗室的真實試驗場,裏麵有一台超大型的設備。
    周平科普道:“眼前的設備,名為深部岩土工程多功能物理模擬試驗係統。
    該係統最核心的部分,是一個巨大的圓筒狀裝置,大約兩三人高。特別之處還在於,它其實是外圓內方的結構,內部是1.2米x1.2米x2.06米的方形空間。
    該設備,是目前世界上最大規模的設備,能真實反映地層環境,在實驗室完美還原出來。
    我國資源開采,正在向地球深部進軍,但越往深部,地層環境就會越複雜。
    擁有這套係統之後。
    我們就能還原深部地層資源開采環境,從而更有效的開展研究。”
    再往裏走。
    眾人又看到一台大型設備。
    周平繼續介紹:“各位領導,這是世界首台超臨界2致裂驅替ch4實驗裝置,它能用二氧化碳代替水,進行頁岩氣開采。
    我國頁岩氣產區大多處於重點缺水地區,而開采主要采取水力壓裂技術,耗水量巨大。
    另外,我國頁岩氣儲層黏土含量高,黏土遇水產生水化膨脹,易傷害儲層,導致儲層改造效果差,頁岩氣采收率低。
    而這套裝置,能將燃煤電廠等工業源中排放的二氧化碳捕捉起來,變換一種形態成為超臨界二氧化碳,然後取代水對頁岩氣儲層進行壓裂改造,從而實現頁岩氣開采。
    相比頁岩氣而言,頁岩對二氧化碳吸附能力更強,即頁岩對二氧化碳的‘親和力’更好,用超臨界二氧化碳取代水後,頁岩就能牢牢吸附更多二氧化碳,並讓二氧化碳‘擠占’頁岩氣的儲存空間,‘置換’出頁岩氣。
    這樣既提高了頁岩氣的采收率,又把二氧化碳封存在了地下,堪稱一舉兩得!”
    話音落下。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在場眾人讚歎連連。
    煤礦災害動力學與控製實驗室,擁有大量新型儀器和專業的科研人員,肯定能在該領域產出海量科研成果。
    ……
    離開實驗室後。
    章華、劉海潮、蕭哲、楊奇、鄭強等人,又前往其他實驗室轉了轉。
    星辰科技園區裏,科研機構眾多。
    實驗室方麵,有火災科學實驗室、矽材料實驗室、海洋科學技術實驗室、地質過程與礦產資源實驗室、精密電子製造技術與裝備實驗室、毫米波實驗室等上百個實驗室。
    工程實驗室方麵,有高分子材料工程實驗室、真空冶金工程實驗室、數字化造船工程實驗室、互聯網寬帶業務運用工程實驗室、智慧綠色能源工程實驗室等上百個工程實驗室。
    工程研究中心方麵,有超聲醫療工程研究中心、半導體材料工程研究中心、衛星導航應用工程研究中心、傳感器工程研究中心、先進儲能材料工程研究中心等上百個工程研究中心。
    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方麵,有玻璃深加工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催化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磁性材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非晶微晶合金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磁浮交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等上百個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這些實驗室,個個配置齊全,組建了相關科研團隊。
    美中不足的是。
    400個科研機構,暫時沒有得到國家授權,無法得到國家重點實驗室、國家工程實驗室、國家工程研究中心、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的授權。
    當然,論規模和科研團隊。
    其實這些科研機構,已經達到國家級科研機構的範疇!
    對此,深城城主章華,誇讚道:“蕭校長,在科研領域,sci論文和s論文的數量,代表大學基礎科研水平的高低。
    而國家重點實驗室、國家工程實驗室、國家工程研究中心、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的數量,則代表大學各領域科研實力和工程實力的高低。
    眼下,星辰大學有400家‘國字號’規模的科研機構,堪稱一校抵一國。
    不誇張的說。
    星辰科技園區的落成,就仿佛一塊吸鐵石一般,會將國內海量院士、傑青、優青等高層次人才吸引過來。
    屆時,這裏會成為全國赫赫有名的頂級科技園區,產出一係列行業頂尖的科研成果。”
    “章城主謬讚了!”
    蕭哲謙虛的說道:“星辰大學固然是民營私立大學,卻依舊心係國家,想為國家科研貢獻出自己一份力量。
    已經建成的400家科研機構,包括正在建設的50座大科學裝置,都是如此。
    往後學校資金充裕了,我們會繼續加大投入,源源不斷的把資金投入至科研領域。”
    聽到這話。
    深城城主章華和鹽鈿區區主劉海潮,都一臉欣慰的點點頭。
    從他們的角度來看。
    總投資100億元的星辰科技園區落成,能讓深城的科學水平和氛圍,逐步躋身至全國頂尖的水平。
    對於執政一方的他們來說。
    星辰科技園區,是金光閃閃、無比耀眼的一份“政績”!
    而這一切。
    全都是蕭哲帶來的!
    此刻在章華和劉海潮心裏。
    蕭哲已經成為他們仕途生涯裏,最大的貴人!
    喜歡重生千禧年,我創建世界第一高校請大家收藏:()重生千禧年,我創建世界第一高校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