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瘋狂的建築速度,真正的基建狂魔!

字數:9619   加入書籤

A+A-


    今年56歲的南仁棟,是龍國天文台首席科學家。
    早在1994年,他在米國參觀完阿雷西博望遠鏡之後,便立誌要修建一座屬於龍國的射電望遠鏡。
    阿雷西博射電望遠鏡,直徑達到305米,曾發現雙中子星係統、毫秒脈衝星等重磅科研成果。
    由於射電望遠鏡,是借助雷達技術發展起來的。
    所以射電望遠鏡,涉及世界科技進展中的重要學科——射電天文學、雷達天文學。
    彼時,龍國最大的射電望遠鏡,口徑隻有25米。
    要知道。
    天文學的真諦,在於觀測。
    沒有一流的觀測設備。
    就拿不到一手的觀測數據。
    相關的實驗和理論研究,也就很難產生大的影響。
    正因如此。
    南仁棟提出500米口徑球麵射電望遠鏡fast)的工程概念,要在龍國境內建造直徑500米、世界最大的單口徑射電望遠鏡。
    如此誇張的設想。
    根本沒有人看好。
    因為建造這麽大口徑的射電望遠鏡,不僅僅是嚴密的科學工程,還屬於難度巨大的建設工程。
    它涉及天文學、力學、機械工程、電子學、測量與控製工程、岩土工程等各個領域。
    國內能不能拿出海量的科研經費?
    國內有沒有合適的地方適合建造?
    具體的施工難度,如何一一克服?
    從工程的紙麵設計到實際建造和運行。
    聽起來就遙不可及!
    當時,南仁棟,提出利用貴省的喀斯特窪地作為望遠鏡台址,建設巨型球麵望遠鏡,並且立即啟動貴省選址工作。
    他帶著300多幅衛星遙感圖,跋涉在龍國西南部的大山裏,先後對比上千個窪地。
    為了找到完美的窪地。
    南仁棟拄著竹竿,挽著褲腿,爬上爬下,一找就是七年時間。
    最終,他經過論證,決定把射電望遠鏡選址,定在貴省平唐縣的大窩氹窪地。
    該窪地,由漏鬥型天坑群組成,被四麵的山體環繞,正好能擋住外麵的電磁波。
    確定完地址後。
    南仁棟,開始為工程立項奔波。
    畢竟500米口徑的射電望遠鏡,需要海量資金和充分論證,才能立項。
    不立項就沒有錢。
    沒有錢就沒有團隊。
    沒有團隊……一切都是徒勞。
    為此,他四處奔波推廣建造計劃,尋找科研機構和各大院校的支持。
    時來天地皆同力!
    恰好星辰大學出資500億元,啟動50座大科學裝置的建造,其中就包括大型射電天文望遠鏡。
    南仁棟與星辰大學一拍即合。
    星辰大學出資,派出300名科研人員組成的科研團隊,和3000人組成的建築團隊,並讓南仁棟擔任射電天文望遠鏡項目的負責人和總工程師。
    2000年8月。
    500米口徑球麵射電望遠鏡fast)項目,正式開工建設。
    由於這麽大的射電望遠鏡建設,在技術方麵沒有先例可循、許多材料需要攻關、現場施工環境非常複雜,讓工程建造顯得非常困難。
    幸好星辰大學和建築團隊非常給力。
    台址開挖平整階段。
    建築團隊出動200台挖掘機、200台推土機、200台壓路機、500台自卸車,在群山環抱、海拔1082米的大窩氹窪地,進行場地平整。
    僅僅一個月的時間。
    26萬平方米的場地麵積,迅速開挖完畢,最大深度達到134米。
    同時,建築工人進場,迅速完成溝槽開挖、溝槽管線預埋、非溝槽區pe膜施工、溝槽回填、汙水處理站底板混凝土澆築以及排水工程施工、防滲工程和垃圾轉運設施建設。
    建築團隊還和國家電網合作,迅速完成110千伏變電站、兩個35千伏變電站構成的穩固供電網絡,建成高可靠性、高電能質量、低電磁輻射的新型電力係統。
    排水係統方麵。
    建築團隊在科研人員的幫助下,建造出1121米的排水隧道,且涵蓋道路邊溝、徑向水溝、底部排水溝、環向水溝等排水設施。
    2000年9月至10月。
    建築團隊,在窪地上建造起能支持射電望遠鏡“大鍋”的鋼結構橋梁,耗費30天完成圈梁合龍。
    這個過程裏。
    南仁棟發現。
    采購的鋼索,無法達到要求。
    500米口徑球麵射電望遠鏡,對鋼索的強度和耐久性,有著極高的要求,需要能夠承受500兆帕的壓力並具備200萬次彎曲的抗疲勞性。
    這對材料工藝,提出嚴峻挑戰,要求達到國際水平的2.5倍!
    為此,星辰大學組建的科研團隊,調動各種資源,迅速對鋼索工藝進行緊急攻關。
    耗時一個月後。
    在科研人員以及一批星辰大學材料學院學生的共同攻關之下。
    新研製出的鋼索,終於達到工程要求!
    這些超高耐疲勞鋼索,能在200萬次循環加載條件下,達到500pa應力幅。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2000年10月至11月。
    6座高112米至172米的天眼支撐塔,建造完畢。
    連接六座支撐塔的鋼索,每根四五百米。
    2000年11月至12月。
    鋼索驅動安裝工程,順利竣工。
    8895根10米至13米之間的鋼索,組成的天眼索網,總重量達2200多噸。
    2000年12月至2001年1月。
    由六套索驅動,能控製30噸的饋源艙,成功起艙。
    饋源艙直徑約13米,高7米,在200米圓周上運動,艙停靠平台直徑20米,最大稱重300kn,可在140米高空,206米尺度範圍內實時定位,定位控製範圍在48毫米以內,500米的尺度上測量角度精確到8角秒。
    同時,艙停靠平台安裝工程、完成艙停靠平台主體工程、綜合布線工程、反射麵索網安裝工程,全部結束。
    2001年1月至2001年2月。
    促動器安裝工程和反射麵吊裝工程,全部結束。
    天眼的主體反射麵係統,由反射麵單元和反射麵主體支承結構組成,整個工程用鋼材達多噸。
    其中反射麵單元由穿孔鋁板和三角形鋁合金網架組成。
    反射麵主體支承結構為格構柱、圈梁、索網和促動器組成的可主動變位的超大空間結構。
    5800多噸的圈梁,由50根650米高的鋼柱支撐,中間索網最大載荷7000多噸。
    2001年2月1日。
    建築團隊,完成觀測基地主體箭鏃的建設工作。
    2001年2月15日。
    天眼進行落成啟動儀式,正式進入試運行、試調試工作。
    2001年2月20日。
    500米口徑球麵射電望遠鏡“天眼”,通過工藝驗收工作。
    2001年2月23日。
    天眼項目,通過檔案驗收工作。
    2001年2月25日。
    天眼項目,通過建安和財務專業驗收工作。
    2001年2月28日。
    天眼項目所在的區域,配套科研機構建造完畢。
    2001年3月1日。
    配套科研機構,通過驗收。
    ……
    當一切塵埃落地後。
    天眼項目總負責人南仁棟,早已熱淚盈眶。
    這次500米口徑球麵射電望遠鏡“天眼”的順利建成,對他來說,顯得特別不可思議。
    首先,星辰大學派出一係列科研團隊,以及各學科領域驚才絕豔的星辰學子,配合天眼建造過程中的一係列科研技術支持。
    其次,星辰影視公司建築部門,不,現在應該說是星辰建築公司,在工程建造領域中,展現出強大的基建實力。
    按照原本的計劃。
    整個天眼項目,建造的工期為5年半時間。
    而現在……
    僅僅7個月的時間。
    天眼項目就順利建成,且通過驗收。
    如此誇張的基建速度,是何等不可思議?
    ……
    3月2日。
    南仁棟,接受了星辰電視台外景記者任思雨的采訪。
    任思雨采訪道:“南教授,您能和我們聊聊這台500米口徑球麵射電望遠鏡嗎?”
    “當然可以!”
    南仁棟笑著道:“這台500米口徑球麵射電望遠鏡,被譽為‘龍國天眼’,也叫‘星辰天眼’,是世界上最大單口徑、最靈敏的射電望遠鏡。
    它具有我國自主知識產權,是龍國重大科技工程之一,總投資為11.5億元。
    天眼四麵環山,涵蓋6670根主索、2225根下拉索、6座饋源塔、6條柔性鋼索、1個饋源艙、4450片反射麵板,反射麵麵積為25萬平方米。
    這台大科學裝置的研發過程中。
    星辰大學的科研團隊,在鋼結構、自動化產業、機械工業、測繪地理信息技術、電磁兼容研發等數十個領域,取得突破性進展。
    它從設計到技術,從材料到建造,‘國產化’貫穿始終。
    ‘天眼’工程的孕育和誕生,烙印著我們自豪的‘龍國製作’。
    最終建成的‘天眼’,擁有500米的口徑,相當於30個足球場的接收麵積。
    它和日耳曼國波恩100米望遠鏡相比,靈敏度提高了大約10倍。
    它和米國阿雷西博305米望遠鏡相比,綜合性能提高了大約10倍。”
    聽到這話。
    任思雨點頭讚歎。
    她又問道:“南教授,聽說這次天眼的建造工程,讓你非常驚訝,有這回事嗎?”
    “沒錯!”
    南仁棟感慨道:“承建這台大科學裝置的星辰建築有限公司,工程速度快的不可思議。
    如果說其他建築工程,是10天一個樣。
    那天眼射電望遠鏡項目工程,就是一天10個樣。
    每位建築工人,都在爭分奪秒的趕進度,仿佛是在跟生命賽跑,展現出神仙一般的基建速度。
    同時,星辰建築有限公司的各類施工機械以及建築團隊,日以繼夜的忙碌著。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他們兩班倒,白天晝夜都在工作。
    一個月的工程進度,相當於其他建築公司大半年的工作量。
    此外,由於地處貴省深山。
    在這裏開工建設,比外界平原地區,建築難度增加許多倍。
    但他們依舊克服種種難關和艱辛萬苦,展現出龍國建築工人不畏艱險的良好品質。
    此外,星辰建築有限公司追求基建速度的同時,並沒有忽略工程質量。
    他們建造的這台500米口徑射電望遠鏡,使用時限起碼能達到百年,是真正意義上的‘百年工程’!
    通常來說。
    一般的結構工程,精細程度要求大概是千分之二。
    而天眼反射麵的精度要求,是二十萬分之一。
    以前從來沒有人用這種方法去製造望遠鏡,也從來沒有人設計過這種工作原理的望遠鏡。
    因為它既要細如發絲的機械控製精度,又比傳統的土木工程有著更大的體量。
    而星辰建築有限公司做到了!
    如果讓我用一個詞來形容星辰建築有限公司。
    我會用‘基建狂魔’這個詞語!”
    聽到這話。
    任思雨感同身受的點點頭。
    她是星辰電視台的外景記者,采訪過許多星辰建築有限公司名下的項目。
    由於見多識廣的緣故。
    她覺得用“基建狂魔”來形容星辰建築有限公司,非常的貼切!
    任思雨又問道:“南教授,這台500米口徑球麵射電望遠鏡的建成,對咱們國家來說意味著什麽?”
    “意味著很多!”
    南仁棟如實說道:“天眼的探測範圍,可以達到百億光年外的宇宙深處。
    我國的天文學家,能依托於這些觀測數據,發布高質量的科研論文。
    最關鍵的是。
    ‘天眼’的建成,標誌著龍國天文學界,徹底擺脫對國外射電望遠鏡數據的依賴,從跟隨者,搖身一變成為引領者。
    憑借這台大國重器。
    我們可以窺探星際之間的信息、觀察暗物質、測定黑洞質量、發現脈衝星、發現新的行星……為探索宇宙奧秘作出龍國貢獻!”
    這話一出。
    任思雨附和道:“天高地迥,覺宇宙之無窮。
    浩瀚星空,廣袤蒼穹,自古以來便寄托著人類的科學憧憬。
    龍國天眼的建成,肯定能不斷擴展人類觀天極限,持續為人類極目宇宙貢獻龍國智慧、提供龍國方案!”
    ……
    新聞播出之後。
    社會各界讚歎連連。
    “天呐!星辰建築有限公司太牛了!”
    “厲害炸了!七個月時間就能建完一座大科學裝置!”
    “是啊,星辰建築有限公司,展現出獨屬於龍國的基建速度!”
    “沒記錯的話,以前每台大科學裝置,都要好幾年的建設周期,而星辰建築有限公司,僅僅用了七個月!”
    “南教授形容的太好了!星辰建築有限公司,是真正的基建狂魔!”
    “哈哈,咱們國家有了500米口徑球麵射電望遠鏡,以後就能揭開更多宇宙奧秘,續寫射電天文領域的傳奇!”
    “感謝星辰大學、感謝星辰建築有限公司、感謝南仁棟教授、感謝所有參與天眼建造的科研人員和建築人員,是你們讓龍國多出一座大國重器!”
    喜歡重生千禧年,我創建世界第一高校請大家收藏:()重生千禧年,我創建世界第一高校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