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學術碾壓,常春藤學子欲哭無淚!

字數:7104   加入書籤

A+A-


    星辰大學。
    物理學術報告廳。
    常春藤聯盟和c10聯盟的學術交流,正在進行。
    數十位各校學生和物理教授,齊聚一堂。
    星辰大學物理學院的準大二學生許晶,第一個走上高台。
    他用英文說道:“在我們的日常生活裏,需要很多用上低溫製冷技術的場景。
    比如用冰箱冰凍食品,延長食品的保質期。
    比如用空調進行製冷,以達到降溫的目的。
    這些製冷技術,通過壓縮機就能實現,而且溫度最低僅達到零下幾度。
    科學領域,液氦極低溫製冷技術,被廣泛應用,在深空探測、材料科學、量子計算、物理實驗測試等領域,發揮重要作用。
    現階段,超低溫製冷的極限溫度,是零下271攝氏度。
    再之後,就接近絕對零度。
    絕對零度指的是熱力學的最低溫度,也就是0開爾文,換算成攝氏度,就是零下273.15攝氏度。”
    聽到這裏。
    在場眾人紛紛點頭。
    絕對零度在現實裏是無法達到的,隻是存在於一個理論的下限值。
    許晶繼續說道:“就在近段時間,我和我的科研團隊,研發出無液氦稀釋製冷機,完成超低溫製冷技術的新突破,達到零下273.1391攝氏度,距離絕對零度隻相差0.0109攝氏度,創造世界之最。
    該製冷設備,不需要使用液氦作為輔助,就能實現極低的溫度,能夠滿足超導量子計算需要的條件。
    而且在單衝程運行模式下,甚至能夠達到零下273.1413攝氏度,更為貼近絕對零度。
    我們在鈷基三角晶格量子磁性材料中,通過理論和實驗研究緊密結合,證實了阻挫量子磁體中超固態的存在。
    利用該晶體材料,通過絕熱去磁,就能獲得零下273.1391攝氏度的極低溫,成功實現了無液氦情況下極低溫製冷基礎研究的重要突破。
    接下來,請各位觀看我的學術論文……”
    隨著許晶的講述。
    在場眾人都驚歎連連。
    許晶領銜的團隊,在研發無液氦稀釋製冷機的過程裏,竟然給出了超固態的實驗證據。
    超固態是一種新奇量子物態,兼具固體和超流體的特征。
    自從上世紀70年代,超固態作為理論猜測被提出後,除冷原子氣模擬實驗外,科學家尚未在固態物質中找到超固態存在的可靠實驗證據。
    而許晶,卻在鈷基三角晶格量子磁性材料中,通過理論和實驗研究緊密結合,證實了阻挫量子磁體中超固態的存在。
    基於此。
    許晶才實現基於新機理的無液氦極低溫製冷新技術!
    高台之上。
    許晶侃侃而談道:“科學界極低溫製冷主要包括兩種技術。
    第一種氦製冷,依賴氦這種稀缺元素的量子漲落強、相互作用弱帶來的特殊低溫特性。
    第二種磁製冷,主要依賴水合順磁鹽工質的磁卡效應。
    我們研發出的新製冷技術,是在絕熱條件下調控磁場,讓自旋超固態製冷基於多體效應,調控集體激發實現熵變,與基於順磁性調控自由磁矩實現熵變,在製冷原理與機製上有著本質區別,能夠有效地克服磁製冷的局限性……”
    學術報告廳內。
    在場眾人都讚歎連連。
    超低溫製冷技術的新突破,是一項非常重磅的科研成果。
    說不定繼續深耕下去。
    未來許晶有望研發出新型無液氦稀釋製冷機,實現真正意義上的絕對零度!
    至於今天這場物理學術交流會議。
    c10聯盟獲勝,已經沒有任何懸念!
    ……
    藥學院。
    學術報告廳內。
    星辰大學準大三學生魏琳,意氣風發道:“1996年,研究人員發現,高效的‘雞尾酒療法’,可以完全抑製艾茲病毒,從而延緩艾茲病的發展。
    但全球每年感染艾茲病的患者,依舊多達上百萬人,至今仍沒有研發出有效的役苗。
    而我研發出具有創新機製的注射用hiv藥物,它具有預防感染效果,一次注射可以提供長達6個月的保護。
    該藥物屬於。
    簡單來說,它就像一個‘病毒封鎖器’,專門針對hiv病毒的‘外殼’——衣殼蛋白,阻止病毒在人體細胞內‘安家’和繁殖。
    它通過抑製hiv病毒的衣殼蛋白,是全球首個作用於hiv1衣殼蛋白癌症抗原的藥物。
    它通過緊密結合兩個衣殼蛋白亞基,引起亞基聚集,產生具有高穩定性的錯配癌症抗原,進而抑製病毒複製周期的多個關鍵環節阻止病毒在宿主細胞內的複製過程,從而有效預防和治療hiv感染。
    臨床試驗階段裏。
    我研究招募了上千位高危人群,隨機分配接受新型藥物、其他抗hiv藥物或安慰劑。
    結果顯示。
    接受新型藥物的群體裏,hiv感染率為0。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而其他治療組的感染率,明顯更高。
    療效與安全性方麵。
    新型藥物,耐受性良好,沒有發現嚴重的不良反應。
    因為它每半年才用打一次,大大減少了患者忘記服藥的情況,提高了治療依從性……”
    聽到這裏。
    現場眾人讚歎連連。
    傳統的抗hiv治療,患者每天都要吃藥。
    若是某一天忘記吃藥,都會導致治療效果大打折扣。
    魏琳研發出的新型藥物,打一針就能管半年,效果強,且讓治療變得更輕鬆。
    最關鍵的是。
    這種藥物能夠預防幹擾,為全球艾茲病防治做出重要貢獻!
    如果該藥物能普及至全球,肯定能惠及無數人,且讓艾茲病從一種顛覆社會的疾病,轉變為一種罕見病症。
    ……
    生命科學學院。
    學術報告廳內。
    星辰大學準大三學生黃慶,在台上侃侃而談:“早在之前,我就在《星辰·生命科學》期刊上,發表過兩篇學術論文。
    第一篇論文,是我發現了尺寸達到400納米的米米病毒,它的發現標誌著巨大病毒開始進入到人類的事業。
    第二篇論文,是我發現了長度接近2微米、直徑達到0.5微米的闊口罐病毒。
    今天這篇論文,是我在加勒比海紅樹林灘塗中分離出了一種叫做華麗硫珠菌的新型細菌,它的尺寸達到驚人的2厘米,肉眼輕鬆可見。
    生物學界,比較主流的認知,是將生物分為細菌域、古菌域、真核生物域三大類。
    這種分類方式基於核糖體rna序列,而非單純依賴各物種間的解剖學特征,具有比較高的科學性。
    我發現的華麗硫珠菌,長度達到2厘米,不僅肉眼可見,更能用鑷子輕鬆夾起,形態上和人類睫毛差不多,體積是普通細菌的5000倍。
    與普通細菌相比。
    華麗硫珠菌的dna尺寸更大,遺傳信息數量大約是大腸杆菌的3倍。
    身為原核生物的它並沒有真核生物一樣的細胞核結構,但在其細胞內部,具有多個承載著dna的小型類細胞器。
    在這些dna‘核心’周圍,蛋白質大量合成,從而成長為巨大的尺寸……”
    聽到這裏。
    在場眾人暗暗咋舌。
    華麗硫珠菌的發現,讓人喜憂參半。
    欣喜的是,它所展現出的獨特形態,為生物進化研究提供了寶貴的資料。
    困擾的是,以往科學界對於微生物的尺寸定義,需要重新進行審視。
    地球塑造微生物。
    微生物又反過來塑造地球。
    它們在進化上堪稱神奇的多樣性,讓人類不斷突破對“生物”這一概念的認知!
    ……
    天文學院。
    學術報告廳內。
    星辰大學準大三學生趙星,指著大屏幕說道:“各位,你們眼前這張圖片,是人類曆史上首張黑洞照片!<87星係的超大質量黑洞,該黑洞質量是太陽的65億倍,距離地球 5500萬光年。
    該照片,由龍國天眼拍攝,再經特殊技術處理而來……”
    眾人聚精會神的看去。
    隻見這種黑洞照片,核心區域存在一個陰影,周圍環繞一個新月形光環。
    原來黑洞是這樣的!
    在場的每個人,都麵帶震撼之色。
    趙星繼續說道:“黑洞是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預言的一種質量極大的天體,它的引力極強,強到連光線都被吸引無法逃逸。
    人類已經找到黑洞存在的諸多證據,但黑洞具體長啥樣,卻隻能靠猜想。
    或許有人會說。
    黑洞不能發出光線,也會吞噬光線,人類是如何看見黑洞的?
    實際上。
    黑洞強引力的特性,會讓時空扭曲,並吞噬周圍的氣體。
    這個過程裏。
    氣體的引力能轉化成熱能,氣體的溫度變得很高,進而發出強烈的輻射。
    而在這些明亮的氣體襯托下,黑洞會產生一個黑洞剪影。
    這一剪影,就是我們能看到的最接近黑洞本身的圖像。
    我們利用500米口徑球麵射電望遠鏡拍攝黑洞,再使用prio算法,對87中心黑洞圖像進行重建,獲得了更清晰、環形更細更亮的87黑洞圖像……”
    高台之下。
    眾人一臉唏噓。
    人類首張黑洞照片問世,標誌著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得到首次實驗驗證。
    不誇張的說。
    這是天文學領域,非常重磅的一項科研成果!
    ……
    同一時間。
    星辰大學各個學院,都在進行學術交流。
    常春藤學霸們,從一開始的雄赳赳氣昂昂,到後來的沮喪頹廢,經曆了什麽叫“冰火兩重天”。
    但是沒辦法。
    星辰學子實在太妖孽了!
    每個學科領域,都有驚才絕豔的星辰學子。
    聽完他們的論文之後。
    常春藤學霸們,都有著班門弄斧的感覺。
    雙方的學術造詣,完全不是同一個水平線的!
    喜歡重生千禧年,我創建世界第一高校請大家收藏:()重生千禧年,我創建世界第一高校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