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我們隻能信
字數:2245 加入書籤
被林熹熹念著的周部長。
此刻正在帶領著人在一處較為廣闊的山野中建立臨時庇護所,走訪和鼓動附近的村民一起幫忙。
塵土飛揚的道路上,驕陽似火。
腳踏在幹燥凹凸不平的泥黃路上,腳掌都感覺起火,但是眾人步伐整齊有序,昂首挺胸,大步流星的跟著前方領導。
楊光明側頭看向前邊的周部長。
挺直的背脊,布滿細汗的鬢角,眸光閃閃的看著前方。
一片荒涼的山野,幹枯的樹枝衰敗的花草,偶有幾間破敗爬滿枯藤的房屋。
曾經這裏也是生機勃勃布滿人煙的地方。
想到那上千萬的災民,周部長嘴唇緊緊抿著,如若不是林同誌一家,他們終究是心有餘而力不足,前方生死不知,後方災民無數,還有那些被入侵者奴隸著的百姓同胞們。
楊光明上前一步小聲詢問:“部長,你真的相信林同誌們的安排嗎?”
“要知道這災民可是上千萬人啊,單是口糧就讓人難以計算。”
周部長心裏也是打鼓,這所需的物資數量確實是難以估量,而且林同誌他們上次已經給了如此之多的軍資,依著那批軍資,他們收複了不少淪陷的村莊小鎮,解救了不少百姓同胞們。
麵對這一切,組織是感激不盡,但也清楚,不能真的什麽都讓林家後輩來扛,那他們跟某些人又有什麽不同?
索性組織準備了不少收複失地後所繳納回來的金銀財寶古董物件等運去林家,望能抵消一些物資費用,即使知道這不過是九牛一毛。
而此次收納災民建議,林同誌他們信誓旦旦的說有他們在,定能讓這些災民有口吃的,後邊安排他們開荒種地種些耐寒的食物扛過這個冬天,種子等他們來安排。
借此壯大黨軍在百姓中的形象,趁此機會也能將年輕的有生力量納入隊伍,形成後麵對國軍的抗衡。
對於林同誌說國軍首領的不恥行徑,周部長不置可否,畢竟有了前車之鑒,終究隻是一場合作,道不同不相為謀啊。
周部長目視前方,似是能看到不久後的一片生機勃勃,充滿了堅定:“我們隻能信,上千萬的災民,他們提了便不會放棄,而我們隻要有一點希望那就牢牢拽住,也許呢。”
楊光明微張著嘴卻沒有說出下一句,隻不心裏對於林家同誌更是敬畏了幾分。
周部長腳步不停,微微側頭看向他詢問:“其他地方安排得如何了?”
楊光明正著臉色道:“閣下他們得到你的電報後,在你選擇的地點各自安排了幾支小隊介入當地帶領不少百姓執行,同時也讓人在災民中傳播庇護所的位置和收納的條件及安排,已經有不少災民連夜趕路中。”
隨即臉色有些複雜:“不過,物資什麽的都還沒見個影,我怕到時候鬧大了,不好收場。”
周部長鎮定自若道:“等著吧,災民趕到最快也要十天半個月,到時候先將我們準備的大米熬個粥應付幾天,也夠他們趕過來了。”
說完停下腳步,“那邊的人安排得如何?”
身後的人原先就離兩人有些距離,看到領導停下紛紛止住腳步。
楊光明上前湊到他的耳邊輕聲道:“組織特地派遣了幾隊精英小隊過去,一切將以他們的生命為重。”
“且當地的組織已經得到通知,暗中幫扶著。”
周部長點頭,嚴肅著臉道:“記住,羊城林家不單單是林家,還是黨軍的林家。”
楊光明點頭,林家此番站出,有哪個貴胄世家敢如此,且調查林家人員,除了小的幾個,全都投身在黨軍之中,雖說隸屬不同部隊,卻是殊途同歸,實實在在的大義之家啊。
周部長這才抬腳繼續往前走,探查可開荒多遠?附近的水源有多遠?
喜歡金碗通年代,建國提前了請大家收藏:()金碗通年代,建國提前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