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5章 抄家夥就是幹

字數:3536   加入書籤

A+A-


    人多力量大,紅紙不過一會便全部用完,林景順拿著他最滿意的小魚兒朝著她喊,一臉的迫不及待。
    林熹熹點頭拿了一份站起身,一旁的小翠忙喊:“熹熹姐,我去給你們拿糊糊 。”
    林熹熹和林景順將他們和張老他們的房門都貼上了一張紅紙,非常有過年的氣氛。
    都弄完後確認沒有什麽問題後兩人牽著手回到廣場。島內百姓暫且隻有原來的兩百多人,所以今晚軍民齊聚廣場吃年夜飯,也算是團圓飯。
    此時已經下午四點多,大家夥已經將家裏頭的桌子都搬了出來,擺成長龍,就如流水席一樣,小娃娃們則是幫忙搬著各樣的椅凳。
    林熹熹兩人連忙上去幫忙,共同布置年夜飯的場景,讓她有種在家的熱鬧感。
    想著,眼裏閃過一絲思念。這是她出生至今第一次在外過年,看著哼哧哼哧搬凳子的爺爺,眼裏的思緒掩去重新揚起笑意。
    林熹熹的異樣,在一旁的林景民感受到了,餘光輕飄飄一眼,心裏頭卻清楚這種感受,因為他也經曆過。
    雛鳥離巢長成鷹,終思歸。
    “熹熹,給”說著他將手上的椅子遞過去,林熹熹聞聲下意識的轉身,接過他的椅子尋位子放下。
    思家的愁緒被林景民一打斷,四周落入耳邊的歡聲笑語也將最後一絲埋在內心深處,樂嗬嗬的融入其中。
    鷺島的喜慶歡樂,同樣發生在各地。
    災民收留地,同樣的喜氣洋洋一片。
    因為林熹熹他們給的的番薯種和土豆種都是現代優良且耐旱的品種。
    有肥料精心飼養幾個月,在十一月的時候獲得令人震驚的產量,完全可以供應他們度過這個寒冬。
    這產量被他們心有靈犀的隱瞞,便是家裏頭的小娃娃都耳提麵命一番;那些花花腸子想搞小動作的人在看到大家天天溜達到他們麵前進行無言震懾,也不想再過那顛沛流離,有一頓沒下頓的生活,倒是安穩了下來。
    當然,駐守的軍隊早將此事告知延洲,周部長還順道過來待了一天,與老百姓一同體驗這豐收喜悅,也算是回應了之前對老百姓的承諾。
    來也匆匆去也匆匆。
    卻更讓百姓們真切感受到了黨軍正是因為有周部長這樣的領導們在,以為救國救民建立起來的黨軍才更有信服力。
    自此一月比一月還要多的百姓應召參加了軍隊征召報名,最前邊的首批入伍人員甚至已經參與到了前線的戰役。
    而這邊留守地,在守軍的帶領下,甚至收服了附近大大小小的匪窩,隻因為他們對他們也是虎視眈眈,那就先下手為強。
    靠著精良的武裝設備和新兵的熱血,愣是將附近一帶的幾十個山匪強盜窩窩全端了,震得附近的國軍和豪紳不敢輕舉妄動。
    畢竟這可是全民皆兵的災民區,更別提還有黨軍領著他們,敢來便戰。
    收繳的財產他們甚至可以在這個寒冬擁有了抵禦寒冬的棉被和衣服,便是夥食都可以吃個七分飽。
    而在此的百姓們也清楚,如果沒有黨軍他們鎮守,他們早已成為諸方瓜分的血肉,不可能還有如今還算安穩的生活。
    所以。
    哪個敢來挑撥離間?他們抄起家夥就是一頓幹,哪裏來的瘋狗瞎子敢來破壞他們穩定的生活。
    這空前絕後的擁護愛戴,讓全國各地不少百姓對黨軍打心底裏有了一定的信服。
    也讓那些被小鬼子侵占了家園,在小鬼子的殘暴壓迫中期盼著他們的到來,打敗鬼子解放他們。
    除夕夜,家家戶戶飄著肉香。
    “阿娘,除夕夜有肉吃了”說著還吸溜了一下小嘴,眼睛一眨不眨的盯著鍋裏頭的肥肉,小鼻子費力吸氣,仿佛少吸一口就浪費似的。
    婦人翻炒鍋裏的肉,再看看兒子那恨不得一頭紮進鍋裏的模樣,伸出手指抵著他的小額頭將人推離,“也不怕被油 濺到。”
    毛豆避開阿娘的手指,不過也沒有再伸頭就是眼睛依舊盯著滿不在乎的道:“它要是蹦到我的臉上,我就將它舔幹淨。”
    “嗬~你這個嘴饞鬼。去,喊你爹他們回來吃飯。”
    “知道了,這就去”說著搗騰小腳出去喊人。
    阿爺和阿爹他們正在外邊挖渠修道蓄水,等待來年的春耕播種澆灌。
    至於這樣的安排,是上次四哥過來送物資的時候粗略判斷,後又讓周部長派人將其位置都畫下來給他,他那邊和導師們進行判斷規劃出了水渠的線路,也是為了後來的那一場大幹旱做準備。
    “咦~毛豆,你也去喊你爹他們回來吃飯嗎?”
    毛豆一出茅草屋就被人喊住,轉頭是自己的小夥伴虎子,咧著小嘴:“對,我們一去啊。”
    兩小子樂嗬嗬的比拚誰跑得快,沒一會便看到長長的一路都是人,兩人這才分開各自去尋家人。
    毛豆老遠就看到阿爺揮舞著鋤頭,邊跑邊喊:“阿爺,天黑了,回家吃飯啦。”
    說著又轉著小腦袋尋人,沒看到問:“阿公,阿爹呢?”
    此時天色微暗,早已過了指定的勞作時間,但是大家除非家裏有急事,如若不然都是天黑才散場回家。
    老爺子朝前邊指了指:“呐,直直過去十幾米,你爹在那。”
    “哦,阿爺你等等,我喊阿爹一起回家吃肉”說著,朝前方直衝衝的跑過去。
    沒一會,一名中年男子扛著鋤頭跟在毛豆的身後走過來,看到老人,“爹,回家吧。”
    老人站起身,“走吧。”
    其他人也差不多這個時間家裏頭有人過來喊話,沒一會聚結成了回家大部隊。
    隊伍裏,小娃娃們討論著今晚家裏頭煮了什麽菜,大人們在後頭也是相談甚歡,直到到了村口這才道別各自回了家。
    婦人聽到聲響抬頭看去,兩大一小進了大門,“回來了,剛好吃飯。”
    喜歡金碗通年代,建國提前了請大家收藏:()金碗通年代,建國提前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