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製作

字數:7533   加入書籤

A+A-


    秦朗則心滿意足地看著旁邊那袋“戰利品”,腦海裏係統的提示音也響了起來:
    【叮!支線任務【非凡材質的探索】完成!
    宿主成功收集到:鏽蝕齒輪、碎裂玻璃、廢棄電路板、扭曲拉環、自行車鏈條、異色瓶蓋等六種獨特材料。
    蘇淺夏對宿主‘藝術理念’的接受度+5,。獎勵藝術家積分300點已發放。】
    廢品站大冒險,這也算是圓滿結束了
    經曆了那場堪稱“精神汙染”的廢品站大冒險之後。
    蘇淺夏單方麵宣布需要“冷靜”兩天,來消化這次衝擊性的經曆,並對他們所謂的“合作”進行重新評估。
    秦朗對此表示理解,實則樂見其成,因為這樣正好就可以摸魚了
    於是兩人暫時休戰。
    回到宿舍後,蘇淺夏感覺自己像經曆了一場生化洗禮,整整兩天都處於一種:
    “我是誰?我在哪?我為什麽要跟一個瘋子撿垃圾?”的靈魂拷問狀態。
    她甚至開始懷疑人生,懷疑自己當初選擇珠寶設計這個專業,是不是就是為了最終淪落到與廢銅爛鐵為伍。
    而那袋散發著複雜氣味的“戰利品”,則被秦朗如獲至寶般帶回了他的工作室
    考慮到藝術學院設計室裏其他同學和老師可能投來的異樣目光,以及蘇淺夏強烈拒絕在專業場所處理“垃圾”的態度
    秦朗的“工作室”最終被定在了,他那本就略顯雜亂的男生宿舍書桌區域。
    當蘇淺夏再次被秦朗“請”到他的宿舍,準備正式開始將那些“非凡材料”轉化為參賽作品時。
    她看著書桌上攤開的那堆鏽跡斑斑、形態各異的“垃圾”,胃裏又是一陣翻江倒海。
    齒輪上的油汙,電路板的銅綠,碎玻璃的尖銳邊緣
    “就用這些……東西?”蘇淺夏的聲音帶著一絲顫抖,混合些許的絕望和難以置信
    她甚至不願意用“材料”這個詞來稱呼它們。
    “當然!”秦朗卻顯得異常興奮,眼睛裏閃爍著些許創作的光芒
    這麽看來,看來秦朗是真的喜歡創作
    他搓了搓手,一副準備大幹一場的樣子,
    “蘇同學,你馬上就要見證奇跡了!”
    說著,他便在心中默念道:‘係統,啟動【點石成金(偽)lv1】!’
    【叮!技能【點石成金(偽)lv1】已啟動。
    效果:通過獨特的組合與概念包裝,能讓廉價或廢棄材料在短時間內呈現出超乎尋常的“藝術感”與“價值感”
    提示:對懂行的人效果會減弱。
    持續時間:1小時。冷卻時間:24小時。
    注意:本技能主要作用於視覺和概念層麵,不改變材料本身物理屬性。】
    隨著技能啟動,秦朗感覺自己的雙手仿佛被注入了一股奇異的“靈感電流”。
    他看待眼前這堆廢料的眼神也變了,不再是單純的垃圾,而是充滿了無限可能的“藝術胚胎”?
    他首先拿起那塊鏽跡斑斑的齒輪,沒有像蘇淺夏想象中那樣去清洗打磨,反而找來一把小銼刀。
    在鏽跡上刻意地劃出幾道交錯的痕跡,然後用一種透明的、帶著點熒光感的特殊膠水塗抹在表麵。
    接著奇異的事情發生了。
    在膠水的作用下,那原本暗淡的鏽跡竟然泛起一種類似古銅器包漿般的、深沉而富有層次的光澤?
    齒輪邊緣的磨損,在刻痕的映襯下,仿佛不再是破敗,而是一種充滿了力量感的“工業肌理”
    蘇淺夏在一旁看得目瞪口呆。
    她揉了揉眼睛,懷疑自己是不是因為心理衝擊過大產生了幻覺。
    那齒輪好像真的沒那麽難看了?
    甚至有那麽一點點說不清道不明的味道?
    “這這是怎麽回事?”她忍不住小聲的嘀咕道。
    “天分,純粹的天分。”
    這時,秦朗耳朵到顯得靈光,隨口胡謅道,手上動作不停。
    接下來,他拿起那塊廢棄的電路板。
    他沒有試圖去修複那些斷裂的線路,反而用小鉗子將它掰成了幾塊不規則的碎片。
    然後,他挑選了幾塊顏色、紋路對比強烈的碎片。
    最後是那些彩色玻璃碎片
    蘇淺夏全程在旁邊觀看,內心經曆了一場過山車般的起伏。
    一開始,她是鄙夷的,是抗拒的,是不忍直視的。
    看著秦朗用那種粗暴、反常規的手法處理那些“垃圾”,她覺得這簡直是對設計藝術的褻瀆。
    她甚至一度想捂住眼睛,或者幹脆奪門而出。
    但漸漸地,隨著一件件“垃圾”在秦朗手中發生著肉眼可見的變化,雖然依舊怪異的
    她心中的鄙夷逐漸被一種混合了好奇和震驚的情緒取代。
    她不得不承認,雖然秦朗的手法完全不符合任何傳統工藝,組合方式也堪稱離經叛道。
    但那些原本在她看來一無是處的廢料,經過他這麽一折騰,竟然真的產生了一種奇異的“藝術感”?
    不是傳統意義上的美,而是一種粗糲的、怪誕的、卻又莫名吸引人眼球的“視覺衝擊力”?
    這種感覺讓她非常不適,仿佛自己堅守多年的專業壁壘正在被一種蠻橫無理的力量強行撬開
    但同時,她又忍不住被這種“化腐朽為神奇”的過程所吸引。
    盡管方向歪得離譜
    當秦朗試圖將那個“電路板圖騰”固定在一個變形的彈簧上。
    卻怎麽也找不到合適的角度,急得抓耳撓腮時,蘇淺夏幾乎是下意識地開口了,
    “不對,重心不穩。
    你應該用結構膠,在圖騰背麵的第三個焊點和彈簧的第二個彎折處進行點式固定,形成一個三角支撐
    這樣雖然看起來更扭曲,但至少不會散架。”
    說完,她自己都愣住了。
    秦朗也驚訝地抬起頭,看了她一眼,然後恍然大悟,
    “哦哦!對啊!蘇同學你真是天才!”他立刻按照蘇淺夏的建議操作,果然穩固多了。
    有了第一次“破冰”,接下來的合作變得稍微順暢了一些。
    就這樣,在秦朗天馬行空的“創意”和係統技能的加持
    以及蘇淺夏不情不願但極其專業的“技術指導”下,兩人磕磕絆絆,爭爭吵吵,其實主要是蘇淺夏在內心吐槽
    終於在【點石成金(偽)】技能失效前,完成了他們參賽作品的第一個“雛形”。
    那是一件難以定義的物品。
    “這算什麽?”蘇淺夏看著眼前這個凝聚了,主要是秦朗的心血和她的技術指導的“怪胎”,表情複雜地問。
    “項鏈?胸針?或者行為藝術裝置?”
    秦朗摸著下巴,也有些不確定,
    “管它呢!反正夠抽象,夠讓人困惑就行了!名字嘛就叫《工業廢墟的挽歌》怎麽樣?”
    蘇淺夏:“”
    她覺得自己的藝術生涯,可能真的要在這條歪路上走到黑了。
    設計大賽的中期評審,是決定哪些隊伍能繼續走下去,哪些隻能提前打包回家的關鍵環節。
    評審形式是每個小組向評委團展示初步的設計理念、草圖以及最重要的——作品模型或雛形。
    當輪到jd07小組,也就是秦朗和蘇淺夏上台時,整個評審教室的氣氛都變得有些微妙。
    畢竟,關於數學係學神跨界搞珠寶設計,還搭檔冰山校花,並且要去廢品站取材的傳聞,早已在藝術學院內部傳得沸沸揚揚。
    蘇淺夏深吸一口氣,臉上恢複了往日的清冷。
    但隻有她自己知道,此刻她的手心全是冷汗,內心更是忐忑不安到了極點。
    她甚至不敢去看評委席上,那些熟悉或不熟悉的教授們的臉。
    她旁邊的秦朗,倒是顯得輕鬆自在,甚至還對台下幾個相熟的同學眨了眨眼。
    按照事先的分工其實主要是秦朗強行要求的
    蘇淺夏負責展示t上那些“相對正常”的設計草圖和靈感來源,而秦朗則負責核心環節——解說他們那個“驚世駭俗”的作品雛形。
    當秦朗小心翼翼地將那個由齒輪、電路板、碎玻璃和鏈條組成的“怪胎”放到展示台上時,整個教室陷入了一片詭異的寂靜。
    評委席上的幾位老師,表情各異。
    一位戴著眼鏡、看起來比較古板的中年女教授,眉頭瞬間皺成了川字,眼神裏充滿了不解和一絲嫌棄
    旁邊一位以商業設計見長的男教授,嘴角抽搐了一下,似乎在極力忍耐著什麽,眼神飄忽。
    還有一位年輕的講師,則瞪大了眼睛,嘴巴微張,臉上寫滿了“這t是什麽玩意兒”的震驚。
    隻有坐在正中間的一位頭發花白、氣質儒雅的老教授,表情還算平靜,隻是眼中也充滿了濃厚的困惑,他推了推眼鏡,仔細地端詳著那個“作品”。
    教室後排也傳來幾聲壓抑不住的低低的嗤笑聲,其中以唐薇薇那邊的方向最為明顯。
    蘇淺夏感覺自己的臉頰在發燙,恨不得找個地縫鑽進去。
    她甚至開始後悔,當初為什麽沒有更堅決地拒絕秦朗,或者幹脆申請更換搭檔。
    就在這尷尬到極點的氣氛中,秦朗清了清嗓子,開始了他的表演。
    “各位老師,同學們,”
    他臉上露出了莊重而肅穆的表情,仿佛正在介紹一件價值連城的藝術瑰寶。
    同時,他暗中調動了【演員的自我修養lv3】技能,整個人的氣場瞬間變得“高深莫測”起來。
    “我們這件作品,暫定名為《都市回響》。”
    他的聲音低沉而富有磁性,帶著一種蠱惑人心的力量,
    “它不是一件簡單的飾品,而是一首關於現代工業文明的詩,一曲獻給被遺忘角落的挽歌。”
    他指著那個鏽跡斑斑的齒輪道,
    “這枚飽經滄桑的齒輪,象征著工業時代冰冷的運轉與最終的停滯,鏽跡是時間的淚痕,記錄著輝煌與落寞。”
    他又指向那些電路板碎片,
    “這些看似破碎的電子元件,代表著信息時代的碎片化與科技異化,迷幻的光澤下。
    隱藏著人類在數據洪流中的迷失與焦慮。”
    接著是那些閃爍著怪異光芒的碎玻璃鏈條,
    “這破碎的彩色玻璃,如同都市夜晚的霓虹,折射出繁華背後的空虛與易碎。
    它們與冰冷的鏈條結合,象征著個體在僵硬社會結構中的掙紮與閃光。”
    最後,他拈起那個變形的易拉罐拉環:
    “而這個不起眼的拉環,則是日常生活中最微小的符號,代表著消費主義浪潮下被忽視的個體價值,它的扭曲,正是對標準化、模式化審美的無聲反抗!”
    秦朗的解說抑揚頓挫,聲情並茂,眼神時而憂鬱,時而激昂,配合著各種哲學名詞和藝術術語,愣是把一堆破爛說得意義深遠、內涵豐富,仿佛不是垃圾,而是思想的結晶。
    評委老師們被他這一通天花亂墜的“概念轟炸”說得一愣一愣的,臉上的表情從最初的嫌棄,忍笑,震驚,逐漸轉變為一種茫然和困惑。
    他們看看台上那個實實在在的“怪東西”,又看看秦朗那副一本正經、充滿“藝術哲思”的表情,大腦一時間有些宕機。
    “所以”那位古板的女教授忍不住開口,語氣帶著些許遲疑,
    “你們的設計理念是批判現實主義?”
    “老師,您說得都對,但又不完全對。”秦朗立刻接話,笑容倒顯得有些高深莫測,
    “藝術的魅力就在於它的多義性。
    我們更希望將解讀權交給觀眾,讓每個人從中看到不同的‘回響’。”
    這話說得,簡直是滴水不漏,充滿了“雖然我也不知道我在說啥但感覺很厲害”的氣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