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王則私鑄佛錢案

字數:6742   加入書籤

A+A-


    高澄得悉洛州刺史王則私鑄錢幣之事後,內心陷入了糾結,王則既然敢私鑄,背後是否還牽連其他人?
    河南之地盡在侯景掌控之下,侯景不可能置身事外,但侯景如今又是父親所仰仗的大將,牽一發而動全身。
    權衡再三,他決定先派出崔昂作為密使,率領百餘人前往洛州暗查。
    崔昂一行喬裝改扮,悄然入城,徑直奔赴秦姝留下的地址。
    然而,眼前唯有空蕩蕩的大院,往昔的守衛早已不見蹤影。
    他踏入院內再仔細搜尋一番後,卻是未發現絲毫有價值的線索。
    崔昂無奈地歎了口氣,
    “看來,我們還是來遲一步,先前已然打草驚蛇。”
    身旁的下屬急忙問道
    “長史大人,如今該如何是好?”
    崔昂隨即下令
    “即刻派出十人,在洛陽各處暗訪探查。
    再安排人手於刺史府門口蹲守,
    王則不知我所攜帶人馬,我就親自前往刺史府中,設法誆出些話來。
    若發現有人鬼鬼祟祟出了刺史府,務必跟蹤追查。
    這私鑄錢幣之事,絕不可能做得天衣無縫。
    銅料沉重,即便轉移,想必也不會太遠。”
    “遵命,大人。”
    隨後,崔昂以朝中特使的身份登門拜訪王則。
    王則聽聞是崔昂前來,趕忙出府相迎,滿臉堆笑:
    “不知崔長史大駕光臨,有失遠迎,有失遠迎啊!”
    崔昂雙手抱拳,回禮後隨王則步入府邸。
    進入正廳,崔昂不兜圈子,直奔主題
    “如今世子下令各州重鑄新錢,想必刺史大人已著手收集銅料。
    雖說朝廷已派遣使者監督此事,
    可舊都多年前毀於戰火,往昔舊都佛寺林立,千餘佛像皆為銅鑄。
    此次我前來洛陽,便是為了探尋這批銅料的下落。
    隻是,如今那些被毀寺廟的佛像皆不知去向,王刺史可知一二?”
    王則雖然心虛,但覺自己早已將證據轉移,隻是敷衍,一問三不知
    “哎呀,崔長史這可真是為難我了。
    洛陽被毀已近五年,佛像遺失之事太過久遠,我實在是一無所知啊。
    若要查探,我也無從下手。”
    “你當真不知?”
    崔昂眼神犀利,緊緊盯著王則,
    “罷了!那洛州收集舊錢銅料之事進展如何?”
    王則麵露難色:
    “唉,如今洛陽人口凋敝,百姓流散嚴重,所收集的銅料寥寥無幾,新幣鑄造尚未開展。”“
    崔昂於是追問
    “可有明細賬目?拿來我瞧瞧。”
    王則隻得命人呈上收集銅料的賬本。
    “銅料存於何處?請刺史大人帶我前去查看。”
    王則無奈,隻得領著崔昂前往銅料存放之地。隻見庫中堆放著二十來個大小不一的籮筐。
    “王刺史,所有銅料都在此處?”
    “正是!”
    崔昂上前,抓起一把銅錢,仔細端詳,發現皆是河陽錢,眉頭微微一皺
    “刺史大人,洛陽雖不複往昔繁華,可沒想到,這假錢的數量比京中還多啊。”
    王則後背冷汗直冒,仍強裝鎮定,解釋道:
    “假錢?是嗎?我本就是個粗人,隻負責收繳銅料,至於錢的真假,並未留意。”
    崔昂眼神犀利,言語直擊要害
    “一個地方假錢泛濫,往往意味著此地有人私鑄錢幣。
    王刺史方才說洛陽人口流散,百姓絕無可能私鑄,如此一來,唯一的嫌疑人便是您了,王刺史。”
    “哎呀,長史,切莫冤枉我啊!”
    崔昂開始厲聲質問:
    “你還敢狡辯?你說銅料全在此處,為何派人嚴守其他存銅之地?
    你說不知舊都佛像去向,那些銅料難道是你私藏的收繳之銅?”
    王則心中一驚,不知崔昂所言虛實,悄悄給屋外的親信使了個眼色,自己則繼續裝傻
    “元軌實在不知大人所言何事。長史莫要冤枉在下。
    我真的不知還有何處藏有銅料,不信可詢問朝中派來的鑄錢使,收繳銅料他們都有記錄在冊。”
    “那你是說我查出的銅料並非你私藏?我所抓之人也與你無關?”
    “想必是長史有所誤會!”
    王則雖心裏沒底,卻依舊強撐著。
    他也知崔昂是高澄派來的人,不敢輕易對其下手。
    崔昂見他仍不肯承認,語氣緩和了些
    “大將軍此次派我前來密查,便是不想此事牽連過大,太過張揚。
    你隻要如實招供同謀以及背後是否還有其他主使,念你是不可多得的勇將,又屢立戰功,或可寬恕你的罪過。”
    此時,崔昂蹲守在外的人發現王則府中有人騎馬外出,立即跟上。
    那人剛出府沒多遠,便被崔昂的人給控製住了,同時開始嚴刑拷打,逼其說出銅料藏匿之處。
    王則聽了崔昂的話,心中猶豫起來。但因派出的人尚未回信,擔心崔昂使詐,仍是矢口否認
    “崔長史,元軌所言句句屬實,絕無虛假。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您今日前來,無憑無據,便要問我之罪,這是何道理?”
    話剛落音,王則的手下紛紛圍攏過來,將崔昂困在中間。
    崔昂心中一凜,連忙後退幾步,嗬斥道:
    “你想幹什麽?殺人滅口嗎?今日我若死於此地,你便是坐實了私藏銅料、私鑄假幣的罪名!”
    “不敢,不敢,我隻是想向崔長史解釋。”
    王則轉身對手下怒喝道:“還不快退下!”
    兩人僵持不下之際,過了一會兒王則的手下匆匆來報
    “大人,朝中鑄錢都將長史元文遙來了!”
    王則無暇顧及崔昂,本欲出門迎接,卻見元文遙帶著幾十號人徑直來到庫中。
    “王刺史!我看你還是早早承認了吧,你看這是誰!”
    王則定睛一看,隻見元文遙的人押著自己的親信王充,王充已是鼻青臉腫。
    “此人已告知我們你私藏銅料的所在,我們的人馬已將那裏包圍。
    如今人證物證確鑿,你又何必苦苦隱瞞!”
    王則心中一沉,深知大勢已去,不敢將事情鬧大,緩緩跪倒在地。
    之後,崔昂一番審訊,王則除了招供出一些地方小吏以及合作的商戶大戶,隻字未提侯景。
    高澄接獲書信後,立即命人將此事稟報給父親高歡。
    高歡知後也是大怒,下令撤去王則的官職,並命人將其押解至鄴城候審。
    高澄心中明白,此事絕無可能是王則一人所為。
    便決定親自暗入牢獄之中探究,於是帶著高洋半夜去往關押王則的監牢。
    陰暗潮濕的監牢裏,散發著一股腐臭的氣息。
    王則睡臥在牢內稻草簡單鋪設的墊上,聽到牢門開啟的聲響,抬起頭來,見是高澄,先是一愣,隨即連滾帶爬地向前,跪地叩首,聲音顫抖
    “罪臣,拜見大將軍”
    高澄麵容平靜,語氣和緩地說道:
    “元軌啊,我此前便已言明,若你能如實告知全部實情,尚可寬恕你的罪過。
    可你在崔昂麵前支支吾吾,不肯吐露真言。
    如今在我麵前,難道還想繼續隱瞞嗎?”
    說著,他微微俯身,目光緊緊鎖住王則,似要穿透他的內心。
    王則緩緩抬起頭,望向高澄,眼神中滿是糾結與惶恐。
    他嘴唇微張,欲言又止,眉頭緊鎖,額頭上滲出細密的汗珠。
    高澄見他這般模樣,心中暗喜,覺得有了突破口,便趁熱打鐵繼續套話:
    “你一人深陷囹圄,卻妄圖保全他人,這並不算大丈夫行徑?
    想想那些你所隱瞞的人,此刻或許正在外頭逍遙自在,而獨獨你,卻在此受苦,值得嗎?
    私鑄錢幣乃是大罪,即便你昔日有軍功,也不好就此饒了你的性命!”
    他一邊說,一邊在王則麵前來回踱步。
    王則心中天人交戰,沉默良久,終於開口,聲音沙啞
    “大將軍,確實非我一人所為。
    隻是牽連甚廣,怕大王知曉其中隱情,也不會輕易降罪於那些人啊。”
    高澄心中一動,開始承諾,
    “如果你能對我坦白一切,我便答應放你一條生路!”
    隨後直接拋出心中最大的疑問
    “你且老實告訴我,你身後,是否有侯景指使?
    洛陽乃是他下令焚毀,這便是盜銅鑄錢的契機,你莫要誆我,我絕不相信這背後沒有他!”
    說罷,他停下腳步,雙眼如炬,死死盯著王則。
    王則身子猛地一震,緩緩站起身來,聽了這話,心中權衡再三,最終微微點了點頭,那動作輕得幾乎難以察覺。
    高澄得到答案,心中雖有預料,但仍有幾分震驚。
    “昔日河橋之戰前,司空燒毀洛陽後,便命我等融佛以鑄錢幣,用在民間大肆采辦軍需,而朝廷發放的軍餉,則多被賞賜諸將,反賄知情官員.....”
    隨著王則的敘述的深入,思他貪墨軍餉後反而大肆獎賞,足見其包藏禍心,
    可他深知以目前還無法撼動侯景,畢竟不久之前侯景還立了軍攻。
    接著高澄強壓下心頭的波瀾,繼續追問
    “反賄知情官員?這麽說,除了侯景,還有其他人朝廷官員知情?”
    王則長歎了一口氣,仿佛用盡了全身的力氣,緩緩說道
    “唉,隻怕昔日大王懷朔舊友,京中四貴,無人清白!”
    喜歡南北朝妖顏權臣高澄書請大家收藏:()南北朝妖顏權臣高澄書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