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章 隆之集人劾遊道

字數:5265   加入書籤

A+A-


    押去廷尉府定罪?定何罪?抓人可都有事先請奏?都有批捕文書?”高隆之高聲質問著。
    畢義雲開始吞吞吐吐,這時隻見宋遊道緩緩走到高隆之麵前,他也就不再回答
    宋遊道雙手抱拳,向高隆之行了一禮,而後不疾不徐地說道:
    “定罪審理之事,廷尉府自會裁決。
    他們之中,有些已事先奏請,但事出突然,有些尚未來得及。
    此亦為特殊之況,並無不妥。
    若廷尉審理無罪,自會釋放無辜之人,右仆射又何必在此耿耿於懷,徒生糾結?”
    高隆之冷哼一聲,臉上滿是不屑。
    “他們皆是王室宗親,豈能隨意抓捕?若無事先奏請,便無權批捕拘禁。
    畢義雲,立刻把無奏而捕之人給放了!”
    宋遊道微微側目,向畢義雲使了個眼色,同時提高音量。
    “如今人已抓獲,我亦遞交了文書,請示大將軍,怎可隨意放人?
    後續之事當移交廷尉府處理,右仆射也莫要在尚書省獨斷專行!”
    說罷,畢義雲便帶著部下,將所有人押走。
    高隆之見畢義雲不聽從自己的命令,隻得拂袖而去。
    歸府之後,高隆之坐在榻上,心中怒火難消。
    想到尚書省有宋遊道與自己作對,又憶起前些日子他的彈劾之奏,猶如芒刺在背,心中滿是憤恨。
    但念及今日宋遊道的行事,又覺得似抓到其把柄,可借此反擊。
    於是,他心生毒計,冤拷了幾個抓人的令史,威逼利誘,讓他們殿前作證,
    隨後與元旭、鄭述祖等人暗中謀劃,欲聯劾宋遊道,置他於死地。
    次日上朝,高隆之昂首闊步,率先出列彈劾:
    “陛下,臣與左仆射襄城王元旭、尚書鄭述祖聯合上表,懇請陛下治罪尚書左丞宋遊道。”
    此語一出,朝堂一片嘩然。
    高澄、崔暹等人紛紛轉身望向高隆之。
    宋遊道卻一臉滿不在乎。
    高隆之遞交奏折後,開始大聲彈劾道
    “飾偽亂真,國法所必去;附下罔上,王政所不容。
    尚書左丞宋遊道,本無名望功績。
    永安初年,朝士亡散,他不過乏人之際,叨竊台郎。
    且為人急躁諂媚,肆其奸詐,更是空知名義,不顧典章。導致朝中之人皆鄙其心,眾畏其口。
    他從州入省,屢任清貴之職,卻惡行不改,毫無忌諱,行事全憑個人好惡。
    近來安平王之事,他更是遂肆其褊心,公報私仇,和郎中畢義雲互相勾結檢舉。
    左外兵郎中魏叔道曾有牒文:‘局內降人左澤等為京畿送省,令取保放出。’
    大將軍在尚書省時判定‘任憑處理’。
    宋遊道卻大怒道:‘往日官府成何模樣?以此為例!’又說:‘乘前旨格,成何旨格?’
    依事問詢,他皆已承認。
    按律:‘對扞詔使,無人臣之禮大不敬者,死。’
    對扞使者尚處死刑,何況宋遊道口出不臣之言,犯慢上之罪?
    其口中稱夷、齊,但心中懷盜蹠,實乃欺公賣法,受納苞苴,
    且其產隨官厚,財與位積。雖其贓汙未露,但其奸許如是,舉此一隅,餘詐可驗。
    今依禮據律,請處宋遊道死罪。”
    朝中大臣們聽聞此言,齊刷刷看向宋遊道,多是抱著幸災樂禍、看熱鬧的心態。
    不少人心中暗自思忖,宋遊道今日恐在劫難逃。
    元善見端坐在龍椅之上,麵色沉靜的問道:
    “尚書左丞,他們所言可是事實?吐不臣之言乃大罪,你可有辯駁?”
    宋遊道不慌不忙,向前一步,深施一禮,神色鎮定地說道:
    “陛下,司徒公之言,實乃欲加之罪。臣在尚書省,所作所為皆為整飭朝綱,肅清腐惡。
    安平王一事,牽連眾多,臣雖急切,但絕無公報私仇之意。
    至於所謂‘對扞詔使’之言,不過是臣在討論公事時的一時激憤,絕非對陛下不敬,對朝廷不敬。
    若直言直諫便是死罪,臣恐日後朝堂再無敢言之人!”
    這時高隆之迫不及待地大聲說道:
    “陛下,負責提捕的令史,可作證,尚書左丞與都官郎中相互勾結,公報私仇!”
    元善見微微點頭,對殿內黃門使了一個眼色,黃門心領神會,隨後高聲喝道:“傳證人上殿!”
    隨著其中一個令史上殿,隻見他腳步虛浮,戰戰兢兢地跪到地上,連忙叩拜
    “微臣見過陛下,見過陛下!”
    元善見俯視著令史,問道:“司徒公上表,言尚書左丞公報私仇,隨意批捕,可否屬實?”
    令史抬頭望向高隆之,見了他眼神狠厲,如刀似劍,便畏畏縮縮地回道:
    “司徒公所言句句屬實,臣等提捕之前,還聽到左丞與郎中議論,言語之間,有說道‘這次終於可以出一口氣了’....”
    宋遊道聞言,眉頭緊皺,眼中閃過一絲憤怒,隨即上前反駁
    “陛下,這分明是汙蔑之言!若言公報私仇,我與章武二王又有何私仇,爾等又可道來?此乃無稽之談,毫無根據。”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令史隻能強言:“隻言片語,我等又從何得知你們之間的私仇?但前日有人在押人員,卻無批捕文書,郎中也令吾等一概抓獲!”
    令史被宋遊道的氣勢所迫,卻又不敢違背高隆之的授意,隻能強言
    “隻言片語,我等又從何得知你們之間的私仇?但前日的在押人員,卻無批捕文書的情形,郎中也令吾等一概抓獲!
    宋遊道毫不退縮,據理力爭:“事有輕重緩急,若事事先奏,得令再行,以至罪人潛逃,又該如何?
    鄭述祖此時出列,滿臉怒容,開始大聲嗬斥
    “尚書左丞,你倒是說說,老弱婦孺,又有何罪,又如何能逃?
    不過是你,素來不顧典文,但憑個人喜惡行事!”
    “陛下,尚書左丞自恃要職,常以鞭笞待尚書省眾多同僚,都為朝廷臣公吏員,何須受此人鞭笞?
    皆是其行事乖張跋扈,若縱他一味如此,隻怕日後眾人皆懼其淫威,真若遇冤屈之事,又不敢如實陳訴,以至冤案叢生。”
    高澄聽了宋遊道與高隆之等人的對辯,心中波瀾起伏,便湊近楊愔,崔暹等人小聲說著
    “遊道真是個鯁直的大剛惡人呀。”
    楊愔微微點頭,小聲回應
    “大將軍,譬之畜狗,本來是要它叫喚的,若因其吠叫頻繁而殺之,恐日後無複吠狗。”
    高澄心中明白,此次表麵針對宋遊道,實則是對自己打腐行動的對抗。
    若宋遊道真就被定罪處死,下一個便是崔暹,那麽打擊貪腐之事也將功虧一簣。
    高澄微微皺眉,思索片刻,而後出列啟奏:
    “陛下,臣常思,為何如今,難有羊續懸魚之事。
    大抵是濁水難清,江河皆汙,餘一池清水,反倒格格不入,為江河所不容!
    在這朝堂之上,我敢問司徒公今日所劾,當真全係宋遊道假公濟私?
    且不論你們彈劾之罪是否屬實,但遊道能直言上諫,不懼強權,勇於彈劾違逆規製之事,此皆乃眾人有目共睹的事實。
    如今整肅貪腐,需當有利劍出鞘。
    宋遊道行事固然素性嚴苛,然其一心嫉惡如仇,當屬利劍。
    劍鋒傷人,或傷及無辜,此絕非其本心所願,臣請陛下,將此事移交廷尉審理,待查明之後再行定奪。”
    元善見坐在龍椅上,微微皺眉。
    想到如今朝堂之事不過都是高澄把持,
    孫騰已無實權,司馬子如等人落馬,不過都是高歡父子以反腐之際行奪權之計,自己一個傀儡皇帝,又如何能真正抉擇,
    沉思片刻後說道:“既如此,就如高卿所言,移交廷尉府審理後,再作定奪。”
    喜歡南北朝妖顏權臣高澄書請大家收藏:()南北朝妖顏權臣高澄書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