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1章 湯武革命順天人

字數:4750   加入書籤

A+A-


    高澄昭告渤海王喪訊後,帝後皆服緦麻,親臨鄴城東堂致哀。
    元善見緩步間,目光掠過堂中伏拜的群臣,人人皆是低眉垂首,顯現哀戚。
    孫騰近來一直稱病,今日卻是強撐了病體前來,伏地悲泣得幾欲昏厥。
    獨獨高洋直身跪坐,仍似往日一般麵無表情,不見半分哀容。
    禮畢,高後悲慟難抑,起身時不由踉蹌,元善見立刻上前相扶:
    “皇後且重玉體,渤海王乃社稷之臣,朕亦心痛,皇後若因哀思而損鳳體,豈不令王在天之靈難安?”
    高阿那雖還維著皇後儀態,可心中暗暗隱怨兄長對自己的欺瞞,此刻竟連親赴晉陽舉哀都成奢望,悲泣哭道:
    “父王駕鶴,為人子女的卻不能親赴晉陽守靈盡孝,實在是難安!”
    “皇後且寬心,朕已命高陽、襄城二王親赴晉陽,一來監護喪事、二來宣告慰問,且準喪禮依漢時霍光、東平王故事,雖是朝廷儀製,也算全了朕與皇後的孝道!”
    高後不免沉思:霍光故事!
    看皇後斂了神,側身行到高洋麵前,盡管他神色平常,但還是得一番慰問:“太原公還請節哀!”
    “謝過陛下關心!”高洋答得幹脆利落,似乎再也難續後話。
    朝臣們總是暗自譏笑高洋愚鈍,可此時元善見隻隱約覺得,眼前之人似乎並非傳言那般。
    高澄素來與元氏宗親交往親密,表麵與他也算君臣和睦,而高洋卻與他兄長截然相反,除了朝會,幾乎少聞他有所往來親近之人。
    再一番慰問也就回了皇宮。
    ......
    吳遵世舉著羅盤,四望地形後,再搭案占卜,卜象仍凶。
    “太原公,此地仍是不吉!”
    高洋看了一番卦象,早已沒有了耐心,望了吳遵世一眼:“那就往東再看看!”
    再停一處,羅盤指針停駐後,吳遵世再次卜卦,又搖了搖頭:“太原公請看,此卦上兌下離,澤中有火,乃革卦!”
    抬手指著西北麵:“此地西北,高崗如刀削,東南地勢又是凹陷,似火燃於澤卻無水相濟,恐主變動無常、根基不穩。卦象所示,恐非吉兆,還需另擇福地!”
    高洋臉上雖無表情,隻是來回又看了一番周圍地勢,似有猶豫。
    此時人群中冒出一個聲音:“革卦於凡人來說確為凶險,但若為大王所用,便是大吉。革卦彖辭曰:‘湯武革命,應天順人’。太原公,小人以為此地非凶乃吉!”
    眾人順聲望去,正是趙輔和。
    言外之意都聽得出來,高洋仍無表情,隻是大步跨上車駕,回頭時肅聲說了句:“天色已晚,就以此地為定!”也就入車離去。
    眾人麵麵相覷後,大匠開始測地勘量。
    水霧繚繞間,元玉儀正閉目養神,高洋這些天都在鄴中理喪,此時才感到一絲放鬆愜意。
    無聲無息間,一粗糙手掌攀上肩頭,驚得她渾身一顫,驀地睜眼望去,正對上高洋玩味俯視。
    “太……賤妾不知太原公駕臨,失了遠迎……”
    高洋唇角上挑,緩緩蹲下身子,不撩衣袖,手掌卻已肆無忌憚地向下遊移。元玉儀呼吸一滯,咬唇咽下一聲悶吟。
    “這不......來得正是時候?”
    高洋指尖驟然一探,惡意揉撚間,另一手已鉗住她下巴,舌已抵開唇齒肆意撩動。
    水珠順著交纏鼻尖滾落,蒸騰的熱氣裏,元玉儀頰上肌膚漸漸泛起潮紅。
    高洋卻在此時猛的後仰,與她拉開距離,指尖仍輕佻地勾著她的下頜:“你才該是真正的公主......琅、琊、公、主!”
    再一陣譏笑:“隻可惜啊,這公主名號,不過是我長兄想給誰......便是誰的。”
    雖是伏夏泡在溫水之中,元玉儀卻是渾身僵冷:“賤妾......不敢有此妄想。”
    “為何不敢?我長兄能封的公主,難道我還不能封?”
    高洋的手指在她頸間流連一陣後,還是緩緩抽離。
    踱步到了榻前,反身跨坐,眼中閃過一絲狠厲:“除非......這世上再沒有我那長兄。”
    元玉儀顫了顫唇,自水霧中緩緩站起,素手輕揚間,半透紗衣已籠住玲瓏身段。
    挪到高洋跟前,習慣伸手去為他解衣,卻始終垂眸不語。
    高洋卻鉗住她的手腕,問道:“怎麽不說話?是不信?還是害怕?”
    “太原公的話,妾不敢不信!”
    “你信便好!但你也要自去爭取一番!”
    “賤妾如何爭取?”
    “明日阿改會帶你去見個人......那人自會引你去見陛下!隻管將你身份據實告知陛下即可......但萬不可叫陛下知道,你我相識!”
    手指又輕輕捏住元玉儀喉嚨:“否則,你該知道後果!別惹得陛下懷疑,也別惹得我,要在宮裏下手!隻要你乖乖聽話,你的命自然長久!”
    “可大將軍呢?即便你不殺我,大將軍也會動手啊!”
    元玉儀眸眼緊緊盯著高洋麵目,已經流出眼淚。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如今鄴城可是我說了算,再說陛下信了你,自然會保你!我在暗處,自然也會......保你無恙!”
    “可你若是怕了我兄長,什麽都不敢說,那取你性命,於我而言,也不過旦夕之間!以你的聰慧,當知道除了聽命於我,你無路可走!”
    高洋說完倏然收手,起身之時長歎一聲:“佳人當去,何複良宵......”
    負手轉身,垂眸睨了一眼元玉儀驚惶未定的模樣,也就笑著踏出了屋內。
    元玉儀急忙奔到妝台,舉起燭光對著鏡中,瞧著頸間那五指紅印,終是止不住喉間嗚咽。
    最初她所求的不過安身立命,哪曾想過無端卷入高澄兄弟之間的紛爭,如今逃又逃不得,自盡又不甘。
    望案上金玉珠釵,她曾經的夢寐以求此刻卻是刺目剜心,素手猛地一揮,金玉墜地聲碎中再也壓不住滿腔悲愴,伏在案上痛哭起來。
    元旭肅聲宣著尉詔: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朕惟社稷之臣,當享哀榮之典。
    故渤海王高歡,器量宏深,風猷峻遠。昔執鈞衡,翊讚皇基;今辭塵世,宜崇寵數。
    特準其凶禮依漢東平憲王蒼故事。
    追贈假黃鉞、使持節,賜封相國之位,拜都督中外諸軍事,授齊王璽紱。
    給轀輬車、黃屋左纛,羽葆鼓吹,輕車介士,備九錫之禮,一依王製,以彰其勳。
    威強敵德曰‘武’,特諡‘獻武’。欽此!”
    高澄俯身行過叩禮接旨謝恩:“臣澄,叩謝陛下隆恩。”
    甫一起身,元斌已經趨近跟前:“大將軍還請節哀!吾等奉詔監護喪儀,特來聽候鈞命。”
    高澄側身微退半步後,抬手虛引向婁昭君,溫雅含笑:“高陽王、襄城王不辭辛勞親臨吊唁,澄不勝感念。容為二位引見,家慈婁妃。”
    “見過王妃!”
    “婁氏見過高陽王,見過襄城王,謝過二王遠來之情!”
    高澄適時上前:“二王與諸位使者千裏而來,想必已是車馬勞頓,澄已命人備好客院,不若暫作休憩?待到酉時,澄再邀諸位入宴,權當為王接風,聊表存問之意!”
    元斌連忙拱手:“大將軍既要操持喪儀,又要處理國事,也不必為吾等費心!”
    家丞引著朝中來使出了靈堂後,婁昭君麵向高澄問道:“你向陛下求封的那位琅琊公主,據說是那高陽王家妹......此次是否帶回晉陽?”
    喜歡南北朝妖顏權臣高澄書請大家收藏:()南北朝妖顏權臣高澄書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