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9章 嚴於律人寬律己

字數:4600   加入書籤

A+A-


    高澄沒去作答,隻依著母親的步調亦步亦趨。
    “隻是,蠕蠕公主呢?子惠既然許諾以公主為嫡,如今人剛尋到,還沒回來,你就去鄴城,又得惹柔然使不高興了。”
    “嗬......”高澄唇角斜掛一笑:“母親,你當真信了?!”
    婁昭君不免停步,側麵凝著高澄:
    “你說什麽話,如今你可是......可是承繼了你父親基業。就要知道失信之事一旦為之,日後又如何取信於人?雖說馮翊公主屬皇妹,你這樣會開罪元氏,但阿那瓌更是喜怒無常!”
    “母親?何來嫡妻之說?一無我親口允諾,二無我書紙為證!”
    婁昭君疑惑:“晉陽宮迎女主,可是你說的!”
    “那不過是為安撫禿突佳,好教柔然退兵的權宜之計。子惠從未想過接女眷來晉陽,偌大宮苑就她一個女子,自然暫居主位?”
    “你......你這是詭辯,阿那瓌知曉了,若再出兵你又如何應對?”
    高澄原本不願遵從柔然的收繼婚習俗,之所以鬆口,既有鞏固與柔然邦交的考量,亦暗含為母親恢複王妃之位的打算。
    唇角噙過一絲篤定笑意:
    “母親,您別急!禿突佳這蠕人,從來不通中原禮儀,更伸手不到鄴城,您又何必擔心?
    他隻要見蠕蠕公主在晉陽宮倍受尊崇,自然不會多想!”
    婁昭君看高澄就是打定了主意蒙騙柔然,這樣一來倒是不用開罪元氏。
    回身繼續行路,不緊不慢說道:“唉,隨你怎麽說了!去我那裏用過晚膳在回去吧!”
    “是!”
    再走過幾步,高澄無意瞥見身側一直徐徐跟隨的李昌儀。
    近來母親常與自己談論國家之事,當初自己怎麽羞辱她,他是記得的。
    所謂心虛設防,羽扇指她冒出一句:“母親,這奴婢服侍得您,可稱心?”
    李昌儀無故被高澄抬了出來,霎時臉色蒼白。
    婁昭君無奈,他這有一出沒一出的,倒叫自己難以預料。
    隻說道:“子惠......昌儀一向辦事得力得心,怎會不稱心?”
    話還說著,高澄已信步上前,羽扇挑起李昌儀下顎:
    “母親時時刻刻帶著她,子惠也不知,在您麵前,是我該閉口裝作啞巴?還是索性割了她舌頭好?”
    李昌儀陡然寒脊,都為奴作婢這麽久了,也不知高澄怎麽還是這般處處針對。
    急急跪地:“大將軍,妾是不會出去亂講的!”
    “好了,子惠!”婁昭君頓時正色:“當初強要的是你,如今作賤的也是你。這般行事,叫為娘說你什麽好!”
    當初讓李昌儀為奴,本是支走她,外帶羞辱。
    不想婁昭君卻信任李昌儀,事事交與她辦。
    “我可沒要過她......此女心機過盛,當初心慈留了她性命,如今我眼裏容不得了!”
    李昌儀忙跪行到婁昭君麵前,悲泣求救:
    “王妃,求求您,救救我!妾實在不知該如何,才能不召大將軍記恨......妾就是有十個膽子也不敢在外多嘴多舌啊!王妃您是知道的,求您救救妾身!”
    婁昭君扶起李昌儀立在身側:
    “你怎就學不到你父親一半沉穩?動不動就要取人性命!
    昌儀我知道,你父親秘不發喪之時,她也都知曉,可曾在外泄露半句?
    你年幼時審人獄案,尚且知道查實有證,如今剛剛嗣業,怎麽就自學了濫殺無辜這一套?”
    “晚膳......就不留你用了!”
    說罷領著李昌儀與眾婢子揚長而去。
    “母親!”
    望著母親遠去的背影,高澄也暗惱自己,怎就急得不挑時候?!
    本是來辭行的,如今倒平白添了樁心事。母親這般回護李昌儀,那往後在她麵前,倒要時時警惕了。
    回途見幾個孩子還在玩鬧,便讓舍樂喚了長恭隨自己一道回房。
    一路步子拉得極緩,先對長恭考問一番《論語》章句,聽他對答如流,解釋明晰,心中頗為歡喜。
    剛到自己院落,拂衣入座院中席案,繼續問道:“那長恭啊?《禮記》可學了曲禮?”
    世家子弟入學便要學禮,好規範言行舉止,如今在晉陽教導的這幾位老師都是通三經的博士。
    但今日見一眾兄弟,心下倒是疑惑,到底是老師沒教得好,還是這群孩子沒學得好。
    高長恭滿打滿算,入學也才一年,一來什麽學得都是一知半解。
    二來今日父親接連考問,早叫他心頭發緊。
    而偏偏《禮記》,是自家這些小叔叔們最厭學的,平日總說這書盡是些拘束人的規矩。
    鮮卑兒郎就不該學漢人這般虛禮,自己難免也生怠慢。
    背書時,聲氣顯得格外生澀:
    “毋不敬,儼若思,安定辭,安民哉......不可長......不可長......敖不可長,欲不可從,誌不可滿,樂不可極......賢者......賢者狎......”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陳元康此時正好來送文書,見大將軍考量四公子學問,就側立一旁等待。
    高澄自己六七歲時還跟著父親居無定所,連《禮記》何物都不知曉,也沒指著剛啟蒙的孩兒精習。
    隻是想借‘禮’引導一番,免得以後這孩子,行為舉止被引偏了。
    “長恭,阿爺問你,《論語》你是對答如流,為何《禮記》背得就這般生疏?是老師教的不好?”
    “阿爺,是長恭無心學,不關老師的事!”
    “無心學?”高澄故意沉下臉來:“嚴師才出高徒,看來是先生管教不嚴所致,為父倒要好好問問你那先生的懈怠之罪......”
    “不要阿爺,是兒的過錯,父親要罰就罰我吧,不關老師的事!”
    本就是嚇唬孩子,但長恭的請求卻讓高澄一怔,到底是秦姝所生,這仁厚的性子,倒與她娘如出一轍,心中慨然。
    “君子求諸己,長恭你做得對!但你懈怠學業,阿爺還是要罰的!”
    隨意展開高長恭小手,親子之教,就下自己親掌。
    不輕不重打了三掌,再看長恭,低垂眼眸有慚愧之狀,卻未哭泣,麵複欣然。
    繼續說道:“‘禮’雖繁雜細瑣,但卻是正人之本,今日阿爺要好好教你。
    ‘禮,不妄說人,不辭費。 禮,不逾節,不侵侮,不好狎。修身踐言,謂之善行。’可明白其中深意?”
    陳元康急急垂頭,用袖半掩麵頰,強抑著笑意。即便動作在輕,細小的‘噗嗤’聲還是引得高澄側頭。
    自己正正經經的教兒子,到惹來了這廝笑話,頓時沉下臉色看他,又聽長恭低聲回道:
    “兒!不明......”
    “陳元康,你偷笑什麽?”
    陳元康忙正經肅然:“大將軍!屬下沒偷笑,隻是......難得見大將軍這般諄諄教誨之態!”
    高澄其實知道,他無非笑自己‘嚴於律人,寬於律己’。
    也沒去揭底,索性說道:“那你給四郎解釋解釋!”
    喜歡南北朝妖顏權臣高澄書請大家收藏:()南北朝妖顏權臣高澄書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