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8章 議和條件因勢定
字數:4172 加入書籤
高澄聽著更漏聲聲,估摸著長恭應當睡熟了,側身轉向秦姝。
“阿姝我想要。”壓著聲音,掌心貼在秦姝的心口試探遊移。
“不成,孩子就在旁邊。”
“他都睡熟了”高澄不死心地湊近。
話音未落,隻聽長恭稚聲問道“阿爺,兒還沒睡,您想要什麽?我去取。”
高澄一口氣噎在胸口“阿爺要你回自己屋裏睡。”
小長恭聞言,手腳並用纏住父親,把臉埋進他後背衣襟,不去應話,也不再作聲。
這些時日高澄雖對蕭氏父子禮遇有加,卻絕口不再提先前所說的議和之事,隻靜待著前線捷報傳來,再做定奪。
這倒急壞了一眾梁國降將,唯恐高澄破了侯景以後,自己的歸國之路便遙遙無期。
眾人商議後以荀仲舉、胡貴孫兩人去找蕭淵明商議,欲請他們從高澄那裏探個口信。
二人到了蕭淵明居處,見禮後也就開門見山。
“從上次魏大將軍設宴後,我等便再未聽聞兩國議和之事。不知貞陽侯可否從大將軍那裏,去探探口風?”
荀仲舉剛說完,胡貴孫已按捺不住“我等在這晉陽宮等得是日日心焦,聽聞那大將軍常邀貞陽侯對棋誦詩的,又可曾透露過些許意向?”
蕭淵明忙道“不瞞二位,我也常問大將軍此事,隻是每每一問,將軍隻言再等等,想必就是在等河南的戰況”
“嗬,若真叫大將軍贏了,他若得勝還需要議和嗎?”說罷,胡貴孫重重歎了口氣。
“若叫侯景贏了,這魏國議和,陛下又能同意嗎?唉”
蕭淵明沉吟,想促成議和眼下才是良機,趁著戰局未定,與梁議和同討侯景,這一眾人才算得上籌碼。
奈何高澄始終不肯鬆口,他們也隻有幹著急的份。
最後說道“既如此,我就再去求見大將軍,再說說此事兒,爾等回去告訴大家,稍安勿躁,稍安勿躁!”
胡貴孫暗使了一個白眼,當初在寒山是‘臨時製宜’,如今又是稍安勿躁,這急性子遇上這等慢事人,直叫人憋得心頭火起。
待送走兩人,蕭淵明倒也沒有拖延,立刻整裝前往德陽殿求見。
德陽殿內,高澄的聲音在殿柱間回蕩。
“跟侯景硬碰硬確非明智之舉,紹宗想打消耗戰,這糧草供給務必到位,令懷遠積極征調四方倉廩,凡大都督請糧一律簡化流程,即刻撥付。”
說罷,高澄止住腳步,轉向陳元康抬手道。
“紹宗按兵不動,侯景也必定能猜到他的計謀,說不定會狗急跳牆,這攻心之術不可少。”
“再書一封詔書送前線,若遇戰則當眾宣讀,凡棄暗投明主動歸降者,皆可赦免前罪!降者亦能陣前立功,與我將士同等待遇!取侯景首級者,封侯賜爵”
陳元康書記完,起身將文書呈與高澄過目。
高澄閱覽過,心頭再一盤算,說道“跟著侯景謀反的一眾將領,家屬在鄴城的遣人快馬加鞭,去鄴京收集這些叛將的家書送去譙城,說不定大有用處。”
“大將軍英明!”
對侯景麾下諸將的家眷都留著性命,即便是收了侯景決絕的回書,侯景的至親骨肉他也忍著沒動一個。
籌碼不留到終局,又如何知其作用價值。
這是父親教的道理,所以宇文氏的一眾家眷,至今都還被嚴密看護在晉陽。
高澄回身坐到案前。
“崔暹,最近懷遠有封上書你拿去看看。”
將朱批文書遞予韓寶業,繼續道
“他建議在懷、洛兩城、
以及毗鄰蠕蠕的幽、安二州,
還有接壤吳地的徐、揚、兗、豫四州廣設屯田。
此議甚善!
雖然揚、豫二州戰事未平,但開春在即,你先擬定出屯田的各項細則,還有核考之規,既要兼顧百姓鄉紳之利,亦需統籌國家戰需。
對應派遣到各地使者你也要作好部署,盡量正月前擬定方略,好在春耕前施行。”
崔暹已經接過文書粗略閱覽,待高澄說完,拱手應諾。
當目光掃至文書後麵部分,說得正是禦史台如今的糾察弊端。
隻言‘頃者官司糾察,多不審練,乃聞緣淺入深,未有雪大為小,鹹以畏避嫌疑,共相殘刻’
神色不由凝重,以往是他掌禦史台,如今調職不久,就有這等事
不由沉聲問道“大將軍,這法獄苛察之事又如何?!”
“遊道向來如此,有時候確實有些吹毛求疵,這個待我朝鄴時親自處理,到時候你與我同去。”
說罷,高澄抿出一笑,當初楊愔勸他莫用遊道為禦史中尉,就是因為這個原因,但如今這恰恰是高澄想要的效果。
以往在鄴城肅貪招致怨恨,是父親居中轉圜,如今這招恨的對象成了宋遊道,這調和的人自然是自己。
這變相的懷柔中繼續肅貪正法,也算教眾人知曉,這法度不容輕犯,公理不可偏頗。而他高澄,既能持法如山,亦能體察眾情,周旋其間。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此時殿外守衛通傳“稟大將軍,貞陽侯求見!”
高澄眼神一沉,心裏猜出個七八分,隨即吩咐“方才諸事,都抓緊去辦,及時回報進展。今日也無旁事兒,都先下去吧。”
待幾人相繼出殿,高澄起身下階,看蕭淵明進殿,未待對方拜禮已經上前托住。
“貞陽侯親臨,不知是為何事?”
“大將軍,某前來仍是想問將軍,這兩國議和之事兒”
“貞陽侯且安心。”高澄笑得從容,言語溫和。
“澄既已開口,又豈有反悔之理?況且先前已經放了貴國趙伯超南歸遞書,您又何須擔心呢?
隻是最近政務纏身,又逢父親頭忌在即,需要應對的事情實在太多,還要去鄴城朝拜陛下”
一邊說著,一邊引蕭淵明到側殿客榻落座。
蕭淵明聽其沒有鬆口的意思,隻好直問“某也知道,大將軍是在等河南的戰事結果”
高澄並打斷他。
“若大將軍取勝,又是否還會與我主議和呢?”
“侯景逆黨,吾必除之!
但我並非好戰之人,兩國邊境無戰,百姓才會得以安居,貞陽侯放心,無論前線戰況如何,若梁主心誠,這議和之事也絕無變數。”
但這議和的條件,自當因勢而調。既然上莊贏家是他高澄,此番就得開注後再落籌碼。
喜歡南北朝妖顏權臣高澄書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南北朝妖顏權臣高澄書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