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1章 求援

字數:2911   加入書籤

A+A-


    “讓本千戶帶著金陵右衛去金台縣抓人?”
    李錦身體往後一靠,眼睛盯著手上的小方印。
    這是孟德康的印信。
    “是呀,還請李千戶快快動身吧。”,眼前的內侍年紀不算大,聽口音就知道是從京城來的,不是金陵皇城裏原有的內官。
    “嗯?”,李錦麵露不悅之色。
    宋明明在一旁立刻領會,陰著臉沉聲道,“你在教我家千戶大人做事?”
    這內官是孟德康從京城禦馬監帶來的人,不說是心腹至少也是得力的貼心下屬,孟德康南下可一共就帶了不到三十個原先的下屬。
    跟在孟德康這位在內官中能排到前三的大太監身邊久了,對於尋常的外官,尤其是位置不夠高的武將,不自覺地就帶了點頤指氣使的口氣。
    被宋明明一聲嗬斥,這位“鎮江府商稅提查太監”猛的想起了眼前這位副千戶的來頭。
    當然,李錦什麽來頭他其實並不知道,但他知道司禮監曹公公的幹女兒就在這位錦衣衛千戶的麾下,這就足夠了。
    冷汗立刻就從後背滲了出來。
    周忠仁彎下了腰,“李大人,呂公公如今生死不明,咱家急切了些,莫要放在心上。”
    李錦揮手讓宋明明坐下,言辭懇切卻麵露難色,
    “周公公,不是本官不幫你,可這不合規矩啊。”
    去彈壓民亂?
    這種吃力不討好的事,李錦是真不想摻和。
    聽這個周忠仁之前所言,金台縣的亂子是派去收稅的太監搞出來的,明明是去收商稅,怎麽還弄出民亂來了?
    想到太監貪財的名聲,李錦不禁泛起鄙夷來。
    再一個,錦衣衛是垂直管理,錦衣衛的上級隻有更高級的錦衣衛。
    真有孟德康的手書那還說的過去,但你一個內官拿著鎮守太監的印信就要調動我錦衣衛出馬?
    真的不合規矩啊。
    更重要的是,這件事,不該歸錦衣衛管。
    “周公公,容我問一句,為何不去請州府縣尉來處理此事?按道理,此事該當地官府過問吧。”
    和李錦穿越前所在世界很多人的誤解不一樣,錦衣衛一般來說是談不上“欺壓百姓”的。
    因為依著錦衣衛的職能,大多數時候是不和老百姓打交道的。
    錦衣衛主要職能一是對外刺探外敵情報,二是對內監察百官,這兩件事和一般老百姓有啥關係?
    除非涉及謀反之類的通天大案,錦衣衛不會主動去辦理民間的案子,那都是當地衙門的職責。
    而江南經濟繁榮冠絕大明,同時也養出了數十萬幾代人完全脫離農業生產的“市民階層”,市民的基數大了,潑皮無賴就不少。
    喜好聚眾鬧事之徒在江南不少,一般性的群體事件在江南各地府縣並不罕見,十多年前甚至有過上千織工圍住知府衙門的壯舉。
    所以在江南,這種事不能說不嚴重,但也談不上“造反”,隻要本地的兵丁一到,大多也就散了。
    這次圍攻金台縣的鈔關,還放了火,確實有點過分,但也在州府處理的職責範圍之內,還沒到需要錦衣衛去抓人的地步。
    李錦不問還好,周忠仁聽到為何不去州府立刻跺了腳,聲音也尖利了些。
    “李千戶,你是不知道啊。那逃回來的幾個士卒們說,鈔關衙門就離著金台縣的北門不遠,站在院子裏都能看到城門上的兵卒。可那金台縣的城門關的守兵,就看著那些暴民衝進了衙門裏,點起了火,直到暴民全部散去,大火燒了半個院子,才有士卒慢悠悠的從城門那裏過來救火。”
    話說到這,周忠仁就停了。
    聰明人不用把話全部說明白,而且有些東西實在不能抬到明麵上來說,犯忌諱。
    李錦當然也明白了他的意思,這背後可不是簡單的有人因為稅銀鬧事了。
    “李千戶,還有一事,聽那逃回來的士卒所言,在金台縣圍攻鈔關的暴徒,在衝進院子之前,叫嚷著說呂內官搶了他們的銀子,這裏麵的恐怕有蹊蹺。”
    周忠仁看了一眼李錦,繼續說道,“我等提檢稅監此次奉命下到各地州縣,孟鎮守親自交待過,此次的差事必須辦的謹慎,一頓吃到撐還是頓頓有的吃,咱們下麵的人須得弄得明白。 那被派到金台縣的呂樹文,在內承運庫辦差已有六七年,不敢說不貪財,但為人向來謹慎小心,不然也不會被鎮守大人看中。所以。。。。。”
    “宋明明。”,李錦打斷了周忠仁的話,
    “去叫上十個人,穿上便服,咱們走一趟金台縣吧。”
    周忠仁先是一喜,隨即又有點躊躇,忍不住開口,“李千戶,這隻帶十個人是不是有點?”
    李錦站起身,冷笑道,“又不是去攻城,帶那麽多人幹嘛?”
    喜歡錦衣異聞錄請大家收藏:()錦衣異聞錄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