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1章 真的來了

字數:4189   加入書籤

A+A-


    俞誌海的叔爺爺,那位二品劍聖俞虛江雖然一輩子沒有摸到一品的門檻,但在二品巔峰也待了足足四五十年,壽數一百零七才壽終正寢。
    在俞誌海很小的時候,還見過已經滿頭白發的叔爺爺。
    有一件事很明確,他的劍聖叔爺爺是飛不起來的。
    高品武者靠著超人的身體機能,一跳七八丈高,或在林間踩著枝頭飄蕩,那都是靈力的使用方法不同,和真正的飛起來完全不是一回事。
    有記載的曆史中,能飛行的至少都是二品境巔峰,甚至不少高階武者因為練習的功法不同哪怕到了一品境,一樣也飛不起來。
    而俞誌海瞧的清清楚楚,城外那個一身紅色錦衣的年輕人,在空中至少停留了五息。
    揮出那人前顯聖的一刀之後,甚至在空中擺了個姿勢收刀再落地。
    錦衣衛?
    錦衣衛裏什麽時候有了這麽一位大人物?
    而且年輕的過分了些。
    也幸虧他好歹有個五品,能看清楚城外年輕人的樣貌,不然真以為是那位陛下身邊的錦衣衛指揮使親自來到揚州了。
    可就算是那位駱指揮使,傳聞中也隻有三品而已。
    這個看起來比自己兒子還年輕的錦衣衛,到底什麽來頭?
    俞誌海不動聲色的看了看身後不遠處同樣年輕,一身銀白色飛魚服的宋明明,這位自稱錦衣衛鎮江府金陵右衛的百戶官,心頭暗自嘀咕。
    “城外那位真的隻是個副千戶?”
    作為聯絡官孤身進了城,和揚州衛的將官說明了自己大人的計劃,一直在城頭默不作聲看著李錦人前顯聖的宋明明也在心頭嘀咕著,
    “咱家大人已經這麽厲害了?”
    不管城頭上的這位揚州衛指揮使怎麽胡思亂想,城外如同狼入羊群的僵屍部曲們已經像梳子一樣把驚慌失措的人群犁了兩遍。
    隨著李錦的晉升幾乎全部晉升到鐵屍的僵屍部曲,幾乎各個都有著五品武者的實力,有幾個“生前”就入了品的此時已經接近了四品的實力。
    這樣的隊伍在手無寸鐵的百姓中抓捕一百多個武力值並不高的探子,一點也不困難。
    唯一要注意的就是有人趁亂跑掉,或者有個別機靈的不動聲色藏在百姓中。
    不過李錦也不在意有個別漏網之魚,隻要絕大部分探子被拿住,兩三個漏網之魚煽動不了百姓。
    一百多個潛伏的香教信徒或被打暈或被打斷了手腳,一個個像破布袋一般被鐵屍們搬來丟在城門下,堵在白馬廟門前的錦衣衛們也收攏了隊伍,放開了道路讓被裹挾的百姓自行散去。
    李錦這才朝著城樓上高喊。
    “揚州衛的兄弟,可以出來洗地了。”
    等了半晌,城門並沒有被打開,而是用吊籃吊著三個人從城門上下來。
    “還算謹慎。”,這一次李錦滿意的點點頭。
    來見李錦的三人,其中之一自然是宋明明,還有一位揚州知府衙門經曆司的胡經曆,最後一位竟是俞誌海親自下了城頭。
    宋明明自不必提,李錦客氣的見過了胡經曆和俞指揮使。
    知府衙門中除了府尊之外,還有同知和通判兩個六品以上的文官,但這位胡經曆以八品經曆的身份代表知府大人來見李錦,隻因他是知府的師出同門,雖然品級不高但在揚州府卻是知府大人的直接代言人。
    讓李錦頗為意外的是這位俞誌海。
    竟然是愈家後人。
    俞虛江,那不就是俞大遒嗎?
    和戚繼光不相上下的抗倭名將。
    在這個世界,正德皇帝疑似自己親哥穿越,自然沒有早早落水去世,最後基本上算是壽終正寢,還生了四個兒子。
    那位嘉靖帝自然就沒有機會接盤了。
    同樣這個世界的大明也沒有什麽倭寇之亂,俞虛江也就從抗倭名將變成了鎮壓嶺南叛亂和安南作亂的大明嶺南劍聖。
    說起來,這個世界的戚繼光呢?
    自己剽竊了戚大帥從浙江招募礦工的點子,卻沒有找到有戚繼光的曆史痕跡。
    或許是沒了倭寇,讓妻管嚴的戚大帥泯然於曆史長河了?
    想來也正常,原本曆史上的戚繼光本就是繼承老爹的衛所指揮,還是個山東的衛所。
    這個世界的正德大帝當年推行大明的軍事改革,裁撤了八成的明軍衛所,其中山東就是重點清查的地區,這其中搞不好就有戚家所在的衛所。
    加上戚大帥就是靠抗倭才逐漸邁上名將的道路,這個世界的大明又沒了倭寇之患。
    最後一點,和俞大遒不同,戚繼光自身武力並不算特別出色,要知道在自己那個世界,俞大遒就是聞名天下的武林高手,而戚繼光更多是練兵和戰法更加出色。
    所以說,搞不好這個世界的戚繼光真的平安無事的做了一輩子富家翁。
    或許這也是一種福氣?
    而俞大遒則是因為身在嶺南,正趕上幾次兩廣地區的大規模叛亂,在戰場上走上了和那個世界一樣的道路,也是造化弄人。
    因為俞大遒,哦,這個世界叫做俞虛江的關係,李錦明顯對這個俞指揮更感興趣些。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不管此人實力高低,他身為指揮使敢親自從城頭下來,至少不是個慫貨。
    城外被誆騙煽動的百姓已經在錦衣衛的勸說下散去了七七八八,竟還有膽子大的留在大街上朝著城門這邊東張西望想瞧瞧後續。
    錦衣衛們卻是不管這些,已經從白馬廟門口集合到了城門下。
    李錦此刻背朝大街,麵向城門。
    身後是二十個帶著陰森鐵甲麵具的僵屍部曲。
    僵屍部曲後麵是一排排站的如標槍一般的錦衣衛。
    這一幕幕看的俞誌海眼皮直跳,這是錦衣衛?
    他也不是沒見過錦衣衛,不要說是荒廢了武功整日打混摸魚的金陵錦衣衛,就算是在嶺南,那些要出海巡視而保持了一定戰鬥力的錦衣衛也從未有如此精銳之姿。
    這邊俞誌海正要上前與眼前的李錦寒暄幾句,卻忽然聽到城頭上一陣鑼響。
    刺耳的鑼鼓聲響在此刻異常突兀,讓俞誌海有種不好的預感。
    隻因那鑼鼓本就是遇敵時的預警。
    城下眾人齊齊張望,隻見城頭上兵卒紛紛朝著西北方張望。
    李錦也不廢話,直接再次發動天街,這一次是筆直的朝著正上方飛去。
    待到最高處,在李錦的視野裏,西北方向十多裏的位置,火光四起。
    那裏,正是揚州城豪商們組織起的義軍駐守的其中一處關鍵之處。
    香教大軍,真的來了。
    喜歡錦衣異聞錄請大家收藏:()錦衣異聞錄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