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9章 去往殘礦
字數:3692 加入書籤
這一天,杏山縣的一二把手都下了鄉鎮視察指導工作。
朱良平帶著安監局交通局的領導還有森宇礦業的代表去了七道嶺。
趙雨晴帶著葡萄產業研發小組去了千安鎮。
除了兩辦主任和常務副縣長趙宏偉,其他常委都留在了縣裏,他們也樂於看到這種景象,一二把手忙於抓經濟是好事,別抓人事就好啊。
朱良平三輛車去往七道嶺,前一天秘書長王海元問朱良平用不用公安局派車護送,朱良平沒讓,說七道嶺派出所會來接的。
出了縣城,進入去往七道嶺鄉的杏饒公路,路邊停著一輛七道嶺鄉的警車,確定是朱良平的車就在前麵開路。
同時路邊另一輛帕拉丁越野跟了上來,王海元認識那輛車,是朱立坤的。
王海元也就明白了,朱良平這是給兒子辦事的。
心道,這個縣委書記當的夠窩囊,連縣公安局都不信任了。
甚至都明白自己來就是個多餘,也是做樣子給其他常委看,表示這是工作。
到了七道嶺鄉政府,鄉黨委書記崔勝利和鄉長曾為民帶領鄉領導班子等在這裏。
朱良平與崔勝利和曾為民握手,然後為他們介紹了森宇礦業的代表石在茂,石在茂四十來歲個子不高體態偏胖,文質彬彬像個坐辦公室的學者。
眾人來到會議室,這裏還有各個采石場和礦場的老板,朱立坤也坐在了台下。
崔勝利道“朱書記親力親為為我們七道嶺操碎了心啊,再次熱烈歡迎朱書記王秘書長與石代表。”
掌聲熱烈響起,朱良平按按手道
“首先感謝各位企業負責人來這裏參會,這次會議的主要目的就是礦業生產安全問題,七道嶺作為我縣重要的礦產資源產區,礦山企業眾多,開采規模較大,在為縣域經濟發展作出重要貢獻的同時,也臨著複雜嚴峻的安全形勢。
礦山安全,事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事關經濟社會發展大局,是我們必須牢牢守住的底線和紅線。
當前七道嶺礦山安全工作仍存在不少短板和薄弱環節,部分企業安全投入不足、設備老化、安全管理不規範,從業人員安全意識淡薄、操作不熟練等問題依然存在,安全生產隱患尚未得到根本消除。
此次邀請森宇礦業的代表也是礦業安全專家石在茂先生前來指導,就是希望借助石專家的專業優勢和豐富經驗,對七道嶺礦山安全工作進行全麵、深入、細致的體檢,精準找出問題和隱患,提出科學、合理、可行的整改建議和解決方案。
在此,我向大家提幾點希望和要求”
朱良平講了十分鍾,輪到鄉長曾為民講話,
曾為民道“為全力配合石專家的工作,在此鄉政府成立安全督導小組,我和石專家親自負責,各部門全力配合,必須將我們七道嶺鄉的石礦產業存在的隱患根本消除!”
眾人聽懂了,弄了個祖宗過來,他要是說誰家不合格,誰家就得停產,這段時間,這個石專家就可以在山裏橫著走路了。
隨後安監局局長對安全生產做了講話,交通局局長對石料運輸的安全做了講話。
散會後,朱良平就帶人匆匆回縣裏了,連中午飯都沒吃,卻將石專家留下了,鄉長曾為民負責陪同。
崔勝利也就不管了,他身份擺的很正,一般隻負責財務和人事工作,具體的政府工作很少參與,這也是因為七道嶺的情況過於特殊。
整個鄉政府的工作幾乎都圍繞著采礦產業轉,而各個礦廠分布又很分散,礦主的身份也是魚龍混雜,崔勝利本來就是老機關,對於這種工作他的確玩不轉。
還好曾為民是七道嶺老人,熟悉礦業,能拿得起來,崔勝利也就省心了,不求有功但求無過。
大家都散場後,曾為民帶著石在茂上了朱立坤的越野車,駛離鄉政府。
車上隻有他們三人。
出了鄉,朱立坤道“石專家,接下來就要靠你了,有錢大家賺,少不了你的。”
石在茂一臉嚴肅道“先看看情況再說吧,還未必是金礦,而且,如果真是戰爭時期留下的殘礦,怕是很棘手。”
朱立坤通過後視鏡白了眼石在茂,心道,不棘手也不拉你入夥了。
七道嶺鄉屬於朱良平的自留地,當縣長的時候他就和曾為民關係很好,即使朱良平當了縣委書記也沒想過提拔曾為民,目的就是繼續掌控七道嶺。
因為殘礦的位置就在七道嶺鄉。
沈莉雪分析朱良平對殘礦的處理辦法是和她一樣,讓兒子承包山頭,投資,然後發現金礦換取補償,實際上,朱良平沒打算這麽幹,因為殘礦和新礦完全是兩回事,一旦上麵追查,那就變成侵占了。
所以,朱良平要做的就是在上麵找到殘礦之前,私自開采,賺足了之後,再交上去。
去年朱立坤安排兩個礦工下去勘察,結果都沒上來,就斷定殘礦裏麵有危險,是什麽危險還不清楚。
而石在茂是這方麵的專家,能解決目前殘礦死人的問題,同時還可以用他的名義在山裏工作而不引起別人的懷疑。
出了鄉沒多遠就右拐進入一片土路,就是上次陸明遠和沈莉雪逃亡的那條路。
路的盡頭是座山,再沒有正常的路了。
上一次陸明遠的皮卡是駛向右側樹林到達了溶洞,
而這一次朱立坤卻是朝左側駛去,一片灌木林中有一條狹窄的小路,看得出這是硬壓出來,地麵凹凸不平,也是仗著越野的性能。
“這條路不修嗎?”石在茂蹙眉。
“修,縣裏的撥款已經到位了,過幾天就開工。”曾為民道。
朱立坤道“想著金燦燦的黃金,就算是進了刀山我也不在乎。”
又開了五公裏左右,停在了一片平整地帶,這裏有一座禿山,朱立坤已經承包下了這裏說是開采石場,其實是為去殘礦的路設一堵牆,掩蓋去往殘礦的路,也為私自開采做策應。
曾為民道“石專家抱歉啊,下麵的路就需要兩條腿了,還有五公裏左右。”
石在茂也是無語了,隻能跟著朱立坤曾為民進入一片樹林,在灌木裏穿行。
這裏的路並不難走,也是因為四十年前這裏還是有條小路的,這些灌木是後長出來的。
喜歡這名公務員來自大明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這名公務員來自大明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