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5章 三大謀臣
字數:5064 加入書籤
崇禎十四年的深秋,決定李自成一生成敗的三大謀臣終於集齊。
李自成的大營駐紮在河南境內一片開闊的平原上。營帳連綿數裏,旌旗獵獵,戰馬嘶鳴。中軍大帳內,李自成正在聽取各營將領的軍情匯報。他左眼上蒙著一塊黑布,那是去年在開封城下被陳永福一箭射瞎的傷痕。此刻,他僅存的右眼中閃爍著銳利的光芒,手指有節奏地敲擊著案幾。
"報——"帳外傳來親兵的通報聲,"牛舉人求見。"
李自成眉頭一挑:"讓他進來。"
帳簾掀起,一個身著儒衫的中年男子緩步而入。牛金星約莫四十出頭,麵容白淨,一雙細長的眼睛總是微微眯著,嘴角掛著若有若無的笑意。他躬身行禮,姿態恭敬卻不顯卑微。
"學生牛金星,拜見闖王。"
李自成打量著這個前明廷的小官吏。牛金星原是寶豐縣舉人,曾在縣衙任職,因不滿朝廷腐敗而投奔義軍。與其他粗獷的將領不同,此人言談舉止間透著讀書人特有的文雅氣度。
"牛先生不必多禮。"李自成示意他坐下,"聽聞先生有治國良策要獻?"
牛金星微微一笑,從袖中取出一卷竹紙:"這是學生草擬的《勸進疏》,請闖王過目。"
李自成接過展開,隻見上麵用工整的楷書寫著:"臣聞天命無常,惟德是輔。今觀天象,紫微移位,當有聖人出而撫萬邦..."
這篇奏疏文采斐然,將李自成比作湯武再世,字裏行間暗示其有帝王之相。李自成雖識字不多,但也能領會其中深意。他獨眼中閃過一絲異樣的光彩,手指不自覺地摩挲著竹紙邊緣。
"好文章!"李自成拍案稱讚,"先生大才,我得先生如得孔明。"
牛金星立即起身長揖:"謝闖王,學生自當盡力輔佐闖王成就霸業。"
牛金星加入李自成的謀士團後。他深諳官場之道,很快就摸清了李自成的脾性。每次議事,他總能恰到好處地迎合李自成的想法,又不露痕跡地提出自己的建議。漸漸地,他在軍中的地位日益穩固。
寒冬臘月,義軍大營飄起了鵝毛大雪。牛金星裹著厚厚的棉袍,踏雪來到李自成的寢帳。帳內炭火正旺,李自成正在與劉宗敏等將領商議軍務。
"闖王,"牛金星恭敬地行禮,"屬下有一奇人要引薦。"
李自成抬頭:"哦?何人?"
"此人姓宋名獻策,江湖人稱"鐵口神算",精通天文曆法,善卜吉凶。"牛金星眼中閃著精光,"更有一句讖語,專為闖王而作。"
李自成獨眼中閃過一絲興趣:"帶他來見。"
三日後,一個身材矮小的男子被引入中軍大帳。宋獻策約莫五十歲上下,麵容瘦削,一雙小眼睛炯炯有神。他身著灰色道袍,手持一柄鐵算盤,走起路來算盤珠子嘩啦作響。
"草民宋獻策,拜見闖王!"他的聲音沙啞卻洪亮。
李自成打量著這個其貌不揚的術士:"聽說你能窺測天機?"
宋獻策咧嘴一笑,露出幾顆發黃的牙齒:"不敢說窺測天機,隻是略通陰陽五行之理。"說著,他從懷中掏出一卷發黃的帛書,"這是草民夜觀天象所得,請闖王過目。"
李自成展開帛書,隻見上麵用朱砂寫著六個大字:"十八子,主神器"。
這本是欽天監就推算出來的天象,上一次就被用在李長風身上一回了,這些李自成等人自是不知。
"這是何意?"李自成皺眉問道。
宋獻策上前一步,鐵算盤嘩啦一響:"回闖王,"十八子"合起來正是一個"李"字。"主神器"者,執掌天下也!此乃上天預示,李氏當興!"
帳中頓時一片嘩然。劉宗敏等將領麵麵相覷,眼中露出驚異之色。李自成獨眼圓睜,手指不自覺地撫過左眼的傷疤。
"好!好一個"十八子,主神器"!"李自成突然大笑,聲震營帳,"來人,賜座!"
從那天起,宋獻策的這句讖語就像野火般在軍中傳播開來。士兵們交頭接耳,都說闖王是天命所歸。李自成的威望因此更上一層樓。
隨著牛金星和宋獻策的加入,李自成麾下形成了以李岩、牛金星、宋獻策為核心的謀士團。這三人各有所長,卻也暗藏矛盾。
李岩是舉人出身,精通兵法政務。他主張"均田免賦",在占領區推行仁政,深得民心。這日清晨,他正在自己的營帳中審閱各地送來的文書,忽聽帳外傳來腳步聲。
"李兄好雅興。"牛金星掀簾而入,臉上掛著慣常的笑容。
李岩抬頭,不動聲色地將文書收起:"牛兄何事?"
牛金星自顧自地坐下:"聽說昨日宋獻策又給闖王占了一卦,說是三月內必破開封。"
李岩眉頭微皺:"軍國大事,豈能盡信術數?"
"李兄此言差矣。"牛金星眯起眼睛,"宋先生的讖語,可是讓全軍士氣大振啊。"
兩人正說著,帳外突然傳來喧嘩聲。他們走出帳外,隻見宋獻策被一群士兵圍著,正在表演占卜之術。他手持龜甲,口中念念有詞,隨後將龜甲擲於地上。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大吉!"宋獻策高聲宣布,"天象顯示,我軍當向東南進軍!"
士兵們歡呼雀躍,有人甚至跪地叩拜。李岩見狀,臉色愈發陰沉。
"裝神弄鬼!"他低聲對牛金星說。
牛金星卻笑而不語,眼中閃過一絲算計的光芒。
崇禎十五年九月,李自成大軍再次圍困開封。城牆高聳,守軍頑強抵抗,戰事陷入膠著。
中軍大帳內,李自成焦躁地踱步。左眼的傷疤隱隱作痛,提醒著他去年在此受挫的恥辱。
"報——"探馬飛奔入帳,"黃河水位暴漲,堤岸已有潰決之象!"
李自成獨眼一亮:"此話當真?"
宋獻策立即上前:"闖王,此乃天意啊!"十八子,主神器",連黃河都要為闖王開路!"
李岩卻麵色凝重:"若黃河決堤,城中數十萬百姓..."
"李將軍多慮了。"牛金星打斷道,"成大事者不拘小節。此乃天助我軍,機不可失!"
李自成拍案而起:"傳令各營,撤至高處,靜觀其變!"
三日後的深夜,驚天動地的轟鳴聲震撼了大地。黃河大堤終於潰決,滔天洪水如猛獸般撲向開封城。站在高處的義軍將士目睹了這一駭人景象,有人驚恐,有人歡呼。
宋獻策跪倒在地,向著洪水方向連連叩首:"天意!此乃天意啊!"
牛金星則趁機進言:"闖王,此乃上天助您成就大業!當速取開封,以應天命!"
李岩站在一旁,望著被洪水吞噬的城池,眼中滿是悲憫。他想說些什麽,但看到李自成狂熱的表情,最終選擇了沉默。
洪水退去後,李自成大軍輕鬆占領了已成廢墟的開封。隨後,他乘勝追擊,接連斬殺明將傅宗龍、汪喬年,聲勢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在慶功宴上,李自成高坐首位,牛金星和宋獻策分列左右,不斷敬酒獻媚。李岩卻借口軍務繁忙,早早離席。
回到自己的營帳,李岩取出《資治通鑒》,就著油燈細細品讀。忽然,他長歎一聲,將書卷重重合上。
"將軍何故歎息?"副將問道。
李岩搖頭:"牛金星精於逢迎,宋獻策長於蠱惑,卻無人真正懂得治國安邦之道。"
"不是還有將軍您嗎?"
李岩苦笑:"我一人之力,如何抵得過讒言媚語?你看今日宴上,闖王已被"天命"之說衝昏頭腦。"
副將壓低聲音:"聽說牛金星正在勸說闖王稱帝..."
"時機未到啊。"李岩憂心忡忡,"我們現在雖連戰連捷,但根基未穩。若貿然稱帝,隻會成為眾矢之的。"
與此同時,在歡鬧的宴席上,牛金星正湊在李自成耳邊低語:"闖王,宋先生又占得一卦,說是"龍飛九五,當在甲申"..."
李自成獨眼中閃爍著野心的光芒,手中的酒杯不自覺地捏緊了。他沒有注意到,帳外漆黑的夜空中,一顆流星正劃過天際,轉瞬即逝。
盡管李自成集齊了李岩戰略)、牛金星權謀)、宋獻策讖緯)三人,但——
李岩雖有才,卻過於剛直,難改李自成暴虐之性;
牛金星精於算計,卻隻會逢迎,無治國之能;
宋獻策雖懂蠱惑人心,卻無真才實學,終是江湖術士。
若論運籌帷幄、治國安邦,這三人加起來,也比不上一個劉伯溫!
喜歡明風再起請大家收藏:()明風再起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