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掣肘
字數:5006 加入書籤
此防盜章, 購買了V章的一半的親不受影響,餘下二十四小時後替換 “起初的守衛由禦林軍的一支衛軍負責,目的是防止有人阻撓奉天閣的建造而意圖生事, 隨著奉天閣的建成,便抽了一些人回去, 而剩餘的人數也多有變動,如今已由衛指揮使司的指揮僉事負責。”
“我想需要查一查這個指揮僉事私底下跟誰的來往會比較密切。”原竟摸了摸下巴,道。
原燁見她一副老謀深算的模樣, 心下感慨。忽然, 原竟又拿出了一份名單給原燁,問道:“爹, 這裏頭可有工部的人?”
這份名單正是原竟從平遙的口中的來的。她前世倒是在吏部任過職,也認識不少與原家來往密切的官員;然而她不喜別人拍馬屁,也不想跟人同流合汙, 一貫都是獨來獨往, 以至於對朝中的小官了解甚少。
原燁粗粗地看了一眼,倒是在上麵發現了不少認識的人,有六部的, 也就五寺的,不過都是些名不見經傳的小官。
“這個方致是我工部司務之一,怎麽了?”
原燁倒不是那麽好的記性, 能記住一個從九品的芝麻官, 隻不過工部也就兩個司務, 常在他麵前走動, 於是就記住了。
原竟琢磨,一個司務,掌管工部衙署的抄目、文書收發、呈遞拆件、保管監督使用印信等內部雜務,按理說貪汙災銀那等事他應該不清楚的才是。隻是如果齊王有意而為之,將他安插在原燁的身邊,那他可以偷偷地看文書等,所以這個人極有可能便是那個誤導平遙的人!
“爹,查匠戶的事情,你可以分別讓兩個司務去查,這樣可能會有意外的收獲。”原竟神秘地說。
原燁皺了皺眉頭,不喜歡她賣關子,然而看她言之鑿鑿,又是自己的得力助手,便信了她。等他回到工部衙署,分別隱秘地找了兩個司務過去,吩咐他們辦事,沒過多久,便有兩封不一樣的調查呈現,看得他心驚!
方致的上報的文書對於這些匠戶的出身都列的一清二楚,然而另一個司務卻憂心忡忡地上交了一份文書,稱他去核對過那些匠戶的年齡、樣貌,發現他們雖然名字一樣,可一部分人樣貌和年紀卻有所出入,顯然是冒名頂替的。
在司務的眼皮子底下發生這種冒名頂替的事情,這可足以讓他們丟官!然而這個司務還是老實稟告,畢竟原燁親自交代他去辦這事便說明信得過他,如果能讓原燁滿意,那他升官也有可能。
原燁知道匠戶出身的人一出生便被決定了命運,哪怕沒有天賦,也得從業木匠、工匠。所以若說為了工程的質量而冒名頂替,這也沒什麽。問題在於這兩個司務的反應不一般!
經過原竟的提醒,原燁知道方致有問題!
方致為何要這麽做?原燁又想著,原竟讓他去留意那名指揮僉事,這分明就是在提醒他,有人要在奉天閣動手腳,而這是能讓他清楚,到底是誰要動手腳的線索。
原燁對眼前的這個司務很滿意,問道:“你叫安知魚是吧?在工部當司務多久了?”
“下官是叫安知魚,在工部衙署當了三年的司務。”安知魚謹慎地回答,同時內心大喜,這是要入了原燁的眼了!
原燁點點頭,又道:“今日之事,切不可外泄。”
安知魚應下,豈料原燁又嘀咕著說:“工部營繕所所副不知還能不能騰出位置來。”
此舉看似無意,實則是在告訴安知魚,他的付出是有回報的!原燁這是要拉攏他,他自然是欣喜。想來他當了三年的司務,性子卻不及方致活潑,又不善言談,以至於自己一直都不被人看見,而今……
原燁得知這一切的安排皆出自齊王之手時,登時嚇出了一身冷汗。齊王在他的眼皮子底下欲圖謀不軌之事,卻不告訴他,這分明是已經不再信任他了!不管這事成與不成,成替罪羔羊的都是他呀!
輾轉反側了幾夜後,原燁又找來了原竟,他知道原竟既然提醒他小心齊王,那自然就知道齊王會用什麽手段。憂慮下的他完全沒意識到一個問題——原竟是如何得知齊王的動作的?
原竟問道:“依爹之見,皇上眼下最擔心什麽?”
皇帝擔心的事情可多了,而眼下最擔心的卻隻有一件事,那便是事關他的龍體安康。皇帝的身子一日不如一日,可是再怎麽樣也還能再撐一撐,而奉天閣的誘惑在於他希望長生不老。
在這樣的條件下,若發生了一件關於“希望皇帝短命”之類的事情,那無疑是觸了黴頭。縱觀過去的幾千年朝代的大事,大漢時期的巫蠱之禍便是一個鮮明的例子!
若有人借太子監察奉天閣的舉動而埋下木偶或稻草人,再告發至皇帝處,先不說太子,連他都有可能被牽連。太子倒了,那自然是朝中同樣有不少黨派的齊王獲利,而齊王對他也算是過河拆橋,能棄則棄,這如何能令他不心驚與失望?!
本來還猶豫不決不知道是否阻止齊王的原燁,當即便下了決心,回到工部,先是讓安知魚把那些冒名頂替的事情揭發了,然後再光明正大地把這些冒名頂替之人收押。這事也還沒完,工部營繕所的所副玩忽職守、有不察之責,被貶官,他的位子則由安知魚頂上。
安知魚此舉在有心人眼裏看來是告密的小人,可更多眼睛明亮的人看出,原燁處事毫不猶豫,顯然是早有準備,那安知魚便是得了他的命令行事的。如此,安知魚在工部的日子也慢慢地好了起來。
工部的這等小事,自然沒有傳出去,可是齊王卻忍不住找上了原燁。
那日原燁散值回府,齊王府的長史便登門造訪了。長史雖然官居五品,但他在王府可謂是有舉足輕重作用的。
而他的到來,雖看似是跟原燁聊家常,但實則是在敲打他:“原大人近來升官了,也不怎麽到齊王府走動了,王爺甚感遺憾。”意思是你升官了,不把齊王放在眼裏了,做事也不向他匯報了,齊王很不高興。
原燁本來為了避人耳目那是不會明目張膽地到齊王府去的,他嗬嗬一笑:“王爺近來事兒忙,本官是不敢去叨擾王爺。且本官受皇命建造奉天閣,實在是騰不出時間,待奉天閣落成,本官定會登門拜訪王爺。”
原燁的意思也很明顯:你最近動作那麽多,都沒有告訴我,你壓根就不把我當自己人。我現在得皇帝的信任,為了我的前途,我得確保奉天閣沒什麽事兒。若我平安無事,我自然會去感謝你。
齊王府的長史隻能帶著他的答案回去找齊王,而齊王甚是不悅,可也明白自己沒有告知原燁的確是失策。
二月初,奉天閣即將落成,皇帝下令命太子替他行監察之職前往奉天閣。禮部、太常寺、太仆寺、鴻臚寺等按禮製各派遣人員跟隨,並從旁聽候吩咐,他們還有一個任務,那便是製定開閣那日的相關禮儀規矩,今日這番算是實地考察,又作一番預演。
太子代天子出行,除了太子太傅、太子太保等身邊的官員跟著外,也還有禦林軍中的一支千人衛兵保護著。
從東宮至皇宮領命,再從皇宮到奉天閣,隊伍浩浩蕩蕩,一路敲鑼打鼓引得百姓夾道相看。不少閑人也都跟了過去湊熱鬧,原竟早早地便過去了,不過她並無官職在身進不了奉天閣,隻能跟百姓一樣在外圍站著。
奉天閣有七道門,除了東南西北四門還有奉天門、承天門、順天門,而裏頭以奉天殿為主體建築,旁邊是幾處次要的建築,餘下的地方有宰牲畜的地方,也有膳飲的地方,還有花園、水池。
原竟前世是進過奉天閣的,她對那裏並不感興趣,此番過來是為了看奉天閣的守衛布防是否有異樣。
“竟兒?!”原燁從奉天閣的南門出來,便在人群中看見了原竟。
“爹。”原竟過去喊了一聲,原燁正要跟她說什麽,便聽見敲鑼打鼓的聲音越來越近,回過頭一看,太子一行人已經到了。
原燁連忙過去迎接太子,原竟則要退到一邊去,那太子眼神銳利,一下子便看見了她,便道:“這不是原尚書的二公子嗎?”
“原竟見過太子殿下。”
“你怎會在此?”
原燁連忙道:“啟稟殿下,犬子沒見過奉天閣,也想來湊一份熱鬧,不過他沒有官職在身,臣便讓她在外頭候著。”
太子哈哈大笑,揮了揮手:“想看就看,這有何妨!原尚書在奉天閣建造一事上出了很大的力,你的公子想來看一看,誰敢不給?倒不如趁此機會,把原尚書的大公子也喊來。”
原燁捉摸不透太子的心思,隻能讓人去國子監把原勵喊了過來,而原竟得了太子的命令,便也跟在隊伍中進了奉天閣。
一路上,太子都在聽原燁詳細地介紹奉天閣的一磚一瓦,偶爾會表露出讚賞之意。原燁跟齊王的關係疏遠一事似乎被太子得知了,而他眼下是在試探原燁,看他是否有轉投陣營的意思。
介紹完了奉天殿,太子表現得甚是滿意,而後原勵才匆匆趕來,拜見了太子便跟原竟站在了一起。
原竟正在屋裏讀書,屋外忽然傳來一陣動靜,她扭頭看向窗外,赫然發現窗外飄起了白雪!
白雪輕飄飄地落下,沒有一點聲響,然而卻在原竟的心裏敲打起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