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章 多重變奏
字數:2985 加入書籤
"又一個。"蔣明指著屏幕上跳動的數據,"市中心出現了新的能量節點。"
實驗室的大屏幕上顯示著城市地圖,密密麻麻的光點標注著各個活躍區域。這些光點不是靜止的,而是在不斷變化位置和強度,就像城市的脈搏。
"有意思。"張教授說,"這些節點的分布並不隨機。它們形成了某種特定的幾何圖案。"
李軒走近屏幕:"這個形狀......"
"和古代遺跡中的符號一模一樣。"林婉兒接話,"隻是比例大了很多。整個城市就是一個巨大的能量回路。"
辦公桌上傳來一陣忙音。是市政府的電話,最近這樣的谘詢電話越來越多。
"李先生?"電話那頭是城市規劃部門的主管,"我們這邊出現了一些異常情況。地鐵施工時發現了奇怪的能量反應,工人們說看到了幻象。"
"我們馬上過去。"
半小時後,李軒和林婉兒來到地鐵施工現場。隧道內彌漫著淡淡的光暈,工人們三三兩兩聚在一起,臉上帶著困惑的表情。
"就是這裏。"工地負責人指著一麵裸露的岩壁,"我們在挖掘時發現的。"
岩壁上隱約可見一些古老的圖案,但最引人注目的是那些圖案周圍泛起的能量波紋。每當有人靠近,波紋就會變得更加活躍。
"這是一個自然形成的節點。"張真人不知何時也來到了現場,"城市的地脈和現代人的意識網絡在這裏交匯。"
一個年輕工人舉手:"我能說說我的感受嗎?"
得到允許後,他繼續道:"一開始我以為自己眼花了。但後來發現,通過這些圖案,我能感知到地下水脈的流向。這對我們的施工很有幫助。"
其他工人也開始分享類似的經曆。有人能預感到地質結構的變化,有人對空氣質量特別敏感,還有人發展出了一種特殊的空間直覺。
"每個人都找到了自己的感知方式。"林婉兒說,"而且這些能力都與他們的工作緊密相關。"
"不隻是工地。"李軒的通訊器響起,是王德發來的信息,"醫院、學校、工廠,各個領域都在發生類似的變化。"
"我們需要一個更係統的應對方案。"張教授說,"這種轉變太快了,如果處理不當,可能會引起恐慌。"
正說著,隧道深處傳來一陣奇特的聲響。所有人都感覺到了一股強烈的能量波動。
"跟我來。"小雨不知何時出現在人群中。這個自閉症女孩似乎總能準確地找到能量最活躍的地方。
沿著隧道深入,他們來到一個剛挖掘出的洞室。這裏的牆壁上布滿了更完整的圖案,而且還在持續變化。
"這些不是古代留下的。"張真人仔細觀察,"是現在正在形成的新圖案。就像...活的符號。"
"我明白了。"李軒說,"這裏不隻是一個能量節點,更是一個創造的場所。古老的智慧和現代的意識在這裏碰撞,產生了新的可能性。"
工人們不由自主地圍成一圈。在某種無形力量的引導下,他們開始用各自的方式參與這個創造過程。有人用工具在牆上輕輕敲擊,有人哼起工地上常聽的民謠,有人則安靜地感受著地脈的律動。
"看那邊!"林婉兒指著一處角落。一名工程師正在用粉筆畫圖,但他畫出的不是普通的工程圖紙,而是帶有特殊能量波動的符號。
"這些符號......"工程師自己也很驚訝,"它們就這樣出現在我腦海裏。好像是地下空間在告訴我們該如何更安全、更高效地施工。"
張教授取出便攜設備記錄數據:"這是一種全新的工程學概念。不是簡單地改造自然,而是與自然達成某種默契。"
"但這帶來了新的問題。"李軒說,"傳統的施工規範可能需要重新製定。畢竟,現在我們麵對的是一個活的係統。"
"那就製定新的標準。"一個沙啞的聲音響起。是徐奶奶,她也來到了現場。"五十年前我在那個世界見過類似的情況。重要的不是規則本身,而是理解背後的原理。"
工地負責人撓頭:"可是,這種變化太快了。我們的培訓體係跟不上啊。"
"也許不需要傳統意義上的培訓。"林婉兒說,"就像這些工人,他們是在實踐中自然掌握了這些能力。我們要做的是提供正確的引導和支持。"
正說著,地麵輕微震動。但這不是地質活動造成的,而是整個城市的能量網絡在發生調整。
"共振開始了。"小雨說,"其他節點也在產生類似的變化。每個地方都在用自己的方式演繹這個過程。"
通訊器不斷傳來新的消息。市中心的建築師發現自己能直接感知建築的應力分布,港口的工人能預測海洋的潮汐變化,農場的技術員可以更準確地把握作物生長規律。
"這不是混亂,而是一種新秩序的形成。"張真人說,"就像生命誕生時那樣,從簡單到複雜,從混沌到有序。"
"關鍵是。"李軒說,"如何在這個過程中保持平衡。既不能強行壓製這種變化,也不能讓它完全失控。"
小雨指著牆上的新圖案:"答案就在這裏。每個節點都在創造自己的解決方案。我們要做的,是幫助這些方案互相連接、互相學習。"
喜歡劍影俠蹤之武林穿越請大家收藏:()劍影俠蹤之武林穿越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