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獲獎

字數:4558   加入書籤

A+A-


    高加林和劉巧珍在人群中擠來擠去,看見什麽有意思的就駐足看一看,什麽好吃好玩的就掏錢買下。很快,兩人手裏就塞滿了亂七八糟的東西。這一早上什麽正經飯都沒吃過,亂七八糟的零食就吃飽了。
    這個時代春節過年隻有三天假。作協盡管是個閑衙門,高加林也不好肆無忌憚地曠工。所以過了初三,兩人就告別親人,趕回市裏去了。
    初四,高加林老老實實去單位報到。果然,單位一個人都沒有。高加林坐了一會兒,就溜號了。
    回到家,高加林和劉巧珍開始拜訪親戚朋友。首先肯定要去二叔高玉智家。
    高玉智公務繁忙,過年就在年三十那天在高家村轉了一圈,和高玉德夫婦見了一麵,又去祖父母的墳上行了個禮,然後就離開了。
    按照規矩,高加林要去高玉智家上門拜年,表示回禮。
    高玉智見高加林來了,也是非常高興。自己這個侄子非常優秀,已經有不少領導和同事在他麵前誇獎過,也算非常給自己長臉。
    高加林夫妻在高玉智家裏吃了午飯,又聽了高玉智對他們的新年勉勵,兩人恭恭敬敬地接受,然後很識趣地離開。這個拜年任務就算結束了。
    接下來,高加林和劉巧珍把自己在市裏熟悉的領導同事和朋友都走了一圈。正所謂禮多人不怪,自己作為晚輩和小輩,主動去拜年也是應該的。
    高加林拜到張姐家,說起自己初四去了單位,沒有人。
    張姐忍不住哈哈笑了起來,“初四上班隻不過是個說法而已,那些大單位也隻不過去點個卯。咱們這種冷淡衙門,又沒什麽事兒,所以就不走那個形式了。過了十五你再去上班吧!不過記著寫一篇反應新時代農村過年的稿子,領導交代過,打算年後就登到YA日報上。這個工作就交給你了!”
    高加林隻得老老實實接受。不過寫這東西也沒什麽難的,他過年回了高家村,也是真情實感,真實描寫。
    高加林回了家,用了半天時間,一揮而就,八千字的稿子就此誕生,字裏行間洋溢著對新生活的向往,對新時代的熱愛!
    高加林又修改一下,感覺差不多就這樣了。
    過了正月十五,高加林連忙老老實實去單位報到。這一天領導要求所有人到崗,要開全體大會,回顧總結,以及列出新的一年計劃。
    然而高加林並沒有看見所有人,一問張姐,果不其然,好幾個人沒有到崗。原因無非是說去采風或者訪問,回不來。當然這種原因都是糊弄而已,麵子上過得去就行。
    領導自然也知道,臉色也不會好看。既然人差得太多,開會就隻能延期了。
    高加林倒是老老實實,一見麵就把自己寫的稿子交上去了,然後就坐在那裏老老實實寫年終總結和新的一年計劃。
    高加林寫得正高興,卻被領導叫進辦公室。
    高加林正襟危坐,老老實實聽領導訓話。
    “小高啊,你的這篇稿子我看了,寫得很好!我很欣慰,這證明你勤奮刻苦,積極觀察,始終不忘自己是一個人民作家!很不錯!”
    領導把高加林誇獎一番,這讓他有些不好意思,連忙謙虛了兩句。
    “把你叫過來,還有另外一件事兒!這可是件大好事!華夏作家協會舉辦的第三屆全國優秀中篇小說評獎結果已經於今年2月16日在BJ公布,恭喜你啊!你的小說《湧泉》獲獎了!這是你的驕傲,也是咱們YA作協的驕傲和成績,我特別高興!”
    高加林聽到這裏,心裏高興得開了花,喜形於色,嘴角也樂得合不攏了。
    “嗬嗬,謝謝領導。也是在領導和組織的幫助和支持下,我才取得這麽一點點成績。”
    “哈哈!”領導笑了起來,“小高呀,你拍馬屁也要有個譜啊!你寫這部小說的時候還沒加入作協呢,哪有什麽領導和組織的支持和幫助?”
    “嗬嗬,”高加林不好意思地撓著頭,硬往回圓,“我一直喜歡並學習YA日報的文章,特別是領導寫的那些文章,從中吸取了很多養分。所以也算是領導的支持和幫助。”
    “哈哈,你別硬編了!”領導被高加林的瞎扯逗樂了,“下周一,第三屆全國優秀中篇小說獎要在首都舉行頒獎典禮,你是準備一下,按時去首都吧!給,這是文件和頒獎禮的說明,你看一看。”
    高加林接過文件一看,這次全國優秀中篇小說獲獎作品還真不少,有《山中,那十九座墳塋》(李存葆、《今夜有暴風雪》(梁曉聲、《迷人的海》(鄧剛、《美食家》(陸文夫、《棋王》(阿城、《沒有紐扣的紅襯衫》(鐵凝等等,都是自己耳熟能詳的作品。
    全國優秀中篇小說獎隻舉辦了五屆,後來就停了。這個獎項的設立本身就帶有鮮明的現實主義傾向與主流意識形態烙印。
    設立這個獎項的負責人當時就說過,“任何獎項的設立,本身就有意識形態性,它除了舉薦和維護文藝自身的生產規則外,還要考慮它們在多大程度上體現了評獎標準的要求。”
    所以,正因為如此,高加林的《湧泉》才會極為順利地躋身這個獎項。
    高加林回來,把獲獎的事情給劉巧珍一說,她也是激動萬分。
    隻可惜這次去首都不可能再帶上劉巧珍了,這次是很嚴肅的公派出差,和以前沒有單位時不同,帶家屬去,即使是自己掏錢,也會招來一大堆閑話。
    這天已經是禮拜四了,距離頒獎大會沒幾天了。高加林連忙去火車站買了禮拜六出發的火車票,並把票務信息及時打電話告知組委會工作人員,接下來就是收拾行李準備出發了。
    周六早上,高加林被劉巧珍送到火車站,告別妻子後,用了二十多個小時的顛簸,終於再次到了首都。
    這趟旅程順風順水,沒有什麽事,沒有什麽值得一提的。下車後,高加林一眼看見,組委會工作人員舉著牌子在人群中,順順利利到了作協招待所住了下來。
    周一早上九點鍾,第三屆全國優秀中篇小說頒獎典禮正式召開。
    高加林與一眾獲獎作者都坐在前排,這讓他感覺有些不自在。與這麽多文壇前輩坐在一起,真是惶恐不安!
    頒獎嘉賓都是大有來頭,作協主席,作協副主席,《人民文學》社長、《當代》社長、《小說選刊》社長等等,全都是文壇知名的前輩和大佬。高加林一下子見到這麽多名人,激動萬分,緊張得一塌糊塗。
    作協主席,著名文壇大家,李老爺子親自上台講話。
    “……我們評獎的目的,就是要發揮評獎的積極作用,促進我國社會主義文學藝術的發展和繁榮,促進我國的文藝事業在三中全會路線和四項基本原則的指導下,沿著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的正確軌道前進,實現文學創作和文學理論的真正的‘百花齊放,百家爭鳴’,使文學創作水平和鑒賞水平更進一步提高。……”
    高加林在台下聽得興奮不已,使勁地鼓掌。
    高加林已經明白,中國作家協會全國優秀中篇小說獎作為八十年代文壇中權威性的文學獎項,不僅是對八十年代中篇小說評獎整體麵貌的勾勒,反映了八十年代人民社會經濟文化生活的方方麵麵,也體現了八十年代國家在文學領域的政治導向和思想意識形態。全國優秀中篇小說獎在評獎時,便不可不適當參考作品發表後所引起的社會反響,這也是全國優秀中篇小說獎評獎的一大特點。
    接下來還有評委會主任,著名文壇大師,王老爺子的講話。
    “好小說如好酒,需要精心釀造。這次全國優秀中篇小說獲獎作品都成為廣為傳誦的名篇佳作,眾多優秀作家從這裏起飛。獲獎者中,除了一些熟悉的麵孔之外,有一些新麵孔加入。特別是高加林同誌,這位僅有24歲的年輕作家,以自己優秀的作品《湧泉》入選,成為這個獎項舉辦以來最年輕的獲獎者。這些都讓我非常激動!……”
    高加林在台下聽見自己的名字,頓時如喝了兩杯老白幹,麵紅耳赤,暈頭轉向,不知道如何是好。
    接下來,就是頒獎儀式了。中獎作者依次上台,接受獎狀,發表獲獎言論。
    終於,叫到了高加林的名字。他暈頭暈腦地起身,差點自己把自己絆倒,引得觀眾一陣善意的嬉笑。
    高加林雲裏霧裏的上了台,還好,頒獎的人認識,正是《當代》雜誌社的社長,曾經見過一麵。。
    老爺子笑嗬嗬地與他握手,小聲說:“小高,別緊張,這可是你的光輝時刻。”
    高加林這才清醒過來,恭恭敬敬地從對方手裏接過獎狀,然後抱著獎狀,給各位評委,給全場觀眾深深地鞠了三個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