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把握契機,探尋關聯
字數:2945 加入書籤
林曉呆坐在床邊,腦海裏像一團亂麻,各種思緒翻湧不息。
但很快,她就從這短暫的迷茫中掙脫出來,眼神逐漸變得堅定。在她內心深處,一股強烈的信念如火焰般熊熊燃起:
這可是一個千載難逢、絕不能錯過的絕佳時機!
她心裏明白,要是能巧妙地借助這股東風,把自己的研究成果推向更為廣闊的學術舞台,那對她的學術生涯來說,無疑將是一次驚天動地的質的飛躍。
她緩緩地緊閉雙眼,胸腔大幅度地起伏,深深地吸了一口氣,試圖讓自己那猶如脫韁野馬般紛亂的思緒平靜下來。
漸漸地,周圍的喧囂聲仿佛都消失了,她全身心地沉浸在回憶之中,努力回想著昨天與那位國外學者交流時的每一個細枝末節。
當時的交流現場,氣氛熱烈得如同燃燒的火焰。來自五湖四海、不同領域的專家學者們齊聚一堂,各種新穎獨特的觀點相互碰撞,擦出思維的火花。
林曉站在眾人麵前,開始闡述自己的研究方向。一開始,她還有些緊張,聲音微微顫抖,但隨著講述的深入,她越來越投入,仿佛整個世界隻剩下自己和那些傾注了無數心血的研究內容。
就在這時,她不經意間瞥見那位國外學者的目光瞬間被吸引過來,那眼神猶如黑暗中突然亮起的明燈。
在學者的眼中,閃過一絲不易察覺的亮光,那亮光裏蘊含著濃厚的興趣和好奇。
林曉記得,學者微微前傾著身體,整個人如同被磁石吸引一般,專注地聆聽著她說的每一句話。
每聽完一段,學者都會輕輕地點頭,表示認同和鼓勵,這讓林曉信心大增,講述得越發流暢。
當林曉講到關鍵的創新點時,學者突然打斷了她。
這突如其來的舉動讓林曉心裏“咯噔”一下,緊張感瞬間襲來。
然而,學者提出的幾個問題雖然犀利,卻又極具建設性,一下子打開了林曉的思路。
林曉急忙調整狀態,努力回想自己當時的回答。
她記得自己當時條理還算清晰,盡量全麵地闡述了自己的想法,而學者在聽完回答後,露出了若有所思的神情,微微皺眉,似乎在腦海中反複琢磨著這些觀點。
在交流過程中,學者還興致勃勃地提到了自己正在研究的一個相關課題。
當時,學者的語氣中充滿了熱情和自豪。
學者詳細介紹了課題的大致方向和一些初步成果,林曉聽著聽著,腦海中突然靈光一閃。
她敏銳地察覺到,學者提及的課題中,有一個技術應用方向與自己研究裏的某個環節極為相似。
雖然當時大家隻是簡單地交流了幾句,但林曉憑借著自己對研究的敏銳直覺,認定這極有可能是兩者之間的關鍵關聯點。
林曉迫不及待地迅速坐到書桌前,一把拉開椅子,動作有些急切。
她用力翻開筆記本,抓起一支筆,便開始奮筆疾書。
筆尖在紙上快速滑動,發出“沙沙”的聲響,仿佛在奏響一首激昂的樂章。
她將回憶起的交流細節,包括學者的每一個表情、每一個問題、自己的每一次回答,以及自己推測的關聯之處,都一一詳細地記錄下來。
她一邊寫,一邊在腦海中不斷梳理著這些信息,試圖構建出一條完整的邏輯線,將自己的研究與學者的關注緊密相連。
她的眼神緊緊盯著筆記本,時而眉頭緊鎖,時而又微微點頭,仿佛在與自己進行一場激烈的思想對話。
林曉深知,僅僅找出關聯還遠遠不夠。這就好比找到了一把鑰匙,但還需要用它打開寶藏的大門。
她必須進一步深入挖掘,絞盡腦汁地思考如何將這種關聯轉化為切實可行的研究拓展方向。
她托著下巴,凝視著窗外,腦海中不斷浮現出各種想法。
或許可以基於兩者的相似點,提出一個全新的研究假設。
這個假設一旦成立,將有可能開辟出一個全新的研究領域。
然後,再精心設計相應的實驗方案進行驗證。
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考慮到各種因素,確保實驗的科學性和可靠性。
林曉越想越興奮,手中的筆也越寫越快。
她感覺自己仿佛進入了一個全新的世界,眼前展現出一片廣闊的學術天地。
她仿佛看到了一條通往學術新高度的光明大道正在腳下徐徐展開,道路兩旁閃耀著希望的光芒。
而她要做的,就是沿著這條道路堅定地走下去。
她要用紮實的研究成果回應外界如潮水般湧來的關注,絕不能辜負這次來之不易的寶貴機遇。
那麽,在這條充滿挑戰的道路上,林曉又會遇到哪些困難和阻礙呢?
她能否成功地將這個關聯點轉化為偉大的研究成果呢?一切都充滿了懸念,讓人迫不及待地想要一探究竟……
喜歡霧海之鯨歌請大家收藏:()霧海之鯨歌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