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綁定曆史人物

字數:5593   加入書籤

A+A-


    第一次使用沙盤係統。
    江哲打開了筆記本電腦,開始了計劃。
    五團時空能源,能夠將沙盤世界以現實2025年為藍圖倒退500年。
    由於現代醫學是在十八,十九世紀開始爆發式增長的。
    即使增長,如今依舊沒有能為現實世界帶來治愈一切的藥物。
    所以,倒退500年有點懸,讓大明時期的醫學家掌控現代醫學,或許能夠彌補現代醫學的不足。
    “醫學的進化是傳承,封建時代的知識被世家門閥所掌控,以及推舉製度;不太利於知識大規模傳播。”
    “我不僅要讓大明時期的醫學家們獲得先進的醫學知識,同時”
    “我還要發動我所能做的一切,提前五百年推翻封建王朝。”
    “這樣一來,就有的操作了。”
    “沙盤,使用體驗卡!”
    此話一出,光球中彈射出一張金色卡牌。
    卡牌在空中飛速旋轉,化作金燦燦的流光注入其中。
    下一刻,光球光芒大盛!
    【沙盤世界,激活成功!】
    下一刻!
    江哲的神魂被拉扯進了光球世界中。
    原本的黑暗世界,頓時開辟出一麵10畝地的光亮。
    在光亮的地盤中,藍天白雲、綠油油的草地映入眼簾。
    【請截取現代都市為藍圖為沙盤世界底圖!】
    【溫馨提示:您可以綁定一位曆史人物,以曆史人物視角展開探索曆史】
    看著麵前的草地,江哲若有所思。
    此刻,他終於清楚了沙盤世界的運行機製。
    截取現代城市的一角,為根據地,是一種方式;隻能固定在這片範圍,為上帝視角觀察固定區域內的人員變動,不可超出範圍之外。
    第二種方式,則是以曆史人物為視角,則是靈活視角;不拘泥於一片範圍內。
    “所以說,多少畝地什麽的,都無所謂。”
    “正德年間之後是嘉靖年間,那時候的醫學人物,沒有什麽特殊的,嘉靖年間倒有一個出名的人物:李時珍。”
    “係統,給我綁定曆史人物:李時珍。”
    【正在檢測】
    【李時珍,出生於1518年,死於1593年,為大明時期嘉靖年間醫學大家,需5團時空能源】
    【是否消耗?】
    “消耗!”
    【消耗成功!】
    五團時空能源頓時化作光線湧入沙盤世界中。
    不一會兒,古代製式的落後的明代鄉野建築出現在沙盤世界中。
    此時,大明,嘉靖二十年,1541年。
    這是一個古代的城邦。
    一名年輕,穿著樸素的清秀年輕人正在家中中醫店中問診。
    來往的患者大多穿著樸素,都是山野農戶,掏不起銅板,以物換物的患者們比比皆是。
    此時的李時珍,已經成功考取了秀才多年,成為了鄉裏炙手可熱的名人。
    即使考取秀才後也在家中醫館中幫助父親李言聞一同打理。
    久而久之,他受夠了這種生活,對醫學絲毫無任何進步可言。
    如今的中醫,在李時珍看來,許多病症都難以治愈。
    他想要去大明各地轉一轉,拜訪更多的醫學先輩。
    若條件允許,他甚至想要學習先輩鄭和,遠下西洋去看一看另一個國度的醫學。
    意識沉浸在沙盤世界內的江哲,不知不覺中就看到了晚間。
    他看了一個下午,一個下午李時珍啥也沒做,光是問診,抓藥,抱怨,心有不甘。
    同時,他對沙盤世界的使用得心應手。
    他可以俯瞰或仰瞰視角,拉遠距離或拉近距離等操作。
    自由度非常之高!
    當他切換到第三視角向外試圖瀏覽大明時,卻被一道空氣牆所阻隔,超過了10畝地的麵積便無法繼續向外探索。
    之後,他便切換回了李時珍的所在的醫館內。
    由於時間同步,沙盤內外的世界均已入夜。
    江哲一邊吃著冰冷的饅頭與榨菜,一邊好奇地瀏覽著過去發生的一切。
    醫館內。
    李言聞與李時珍正在對坐苦讀。
    翻了會兒《傷寒雜病論》,李時珍閉上了書,“父親。”
    年邁的父親問:“何事,想出去,不甘心屈居於這小城?”
    年輕的李時珍搖了搖頭:
    “不是。”
    “我發現肺癆、痘疹、腫瘤、背疽等病患,他們即使服用草本植物也無法挽回。”
    “傷寒雜病論它有上限,黃帝內經也有上限;許多疾病根本無法治愈!”
    “不然呢?這世界上本就有諸多疾病無法治愈;無關我們的醫學先進與否。”
    “不,父親,你錯了。”
    “我認為,是先賢們的方向錯了,我們的岐黃之術的方向也錯了;我們不該將目光放在過去;我們是醫師,得走出自己的路來。”
    “你呀你,年輕氣盛是好事,多少先賢都想走自己的路,但他們又有幾人走了出來?”
    麵對父親無心的嘲諷,李時珍不僅沒有氣惱,反而有理有據地辯論:
    “根據我所讀的典籍,岐黃之術是外,內是肉身;很多時候,都是我們的身體在治愈疾病,而非是我們的藥物。”
    “即使老百姓不服用藥物,他們也能夠治愈一些重大疾病。”
    “所以父親,我認為——我們的身體與心神在治愈疾病,那根本就不是【氣】與【均衡】。”
    “或許有【均衡】概念在裏麵;但我們的身體裏壓根就不是【氣】在治愈疾病,肯定是一種我們不知道的東西;更不是什麽【筋脈】之類的!”
    “父親,我認為世間一定有一種方法,不依賴純粹的草本藥物去輔助治愈,而是使用【藥物】直接【對症下藥】。”
    “就像今日我遭遇的肺癆患者,他之前沒有服用任何藥物;但這等大病卻偏偏奇跡的自愈了!”
    聞言,老父親李言聞皺眉沉思。
    說得不無道理,以中醫世家的李言聞來看,他覺得自家小子的話有點跳脫。
    老祖宗的東西怎麽能說是錯的?
    況且你才二十歲出頭,就敢否定老祖宗的東西?
    但仔細一想,自家的小子的話又沒錯,誰沒個年輕氣盛的時候?
    “你想說,咱們的醫術上不了台麵;老祖宗的東西上不了台麵?”
    此時,父親李言聞已然有些不悅。
    “不,父親,我從未這般想過。”
    “我認為,一定有種別的方式;隻是目前我還未找到。”
    “我前幾日在西漢時期煉丹家:劉安的《淮南萬畢術》中看到【曾青得鐵,則化為銅】——膽礬中加入鐵可以得到銅。”
    “還有晉代的葛洪所著:《抱樸子》看到【丹砂燒之成水銀,積變又還成丹砂】。”
    “我認為那些煉丹術非常契合我們的醫者之道。”
    “但目前我們的先賢從未將這些契合進其中。”
    “如同血液,陽時則散、陰時則融;就像老一輩們說的,血液融合甄別親人,那根本就沒道理可言!”
    “父親,我想去遊曆一番,或許我能在外找到我想要的答案!”
    看到這裏,江哲臉上的表情愈發驚愕。
    “牛皮!”
    “這不就是【置換反應】和【化學可逆性】麽?”
    “沒想到年輕時期的李時珍竟然這麽懂,研究啊,你給我繼續研究啊;那麽係統性的【化學】就出來了啊;醫學到現代肯定又進一步啊!”
    “我的病肯定就得到治愈了啊!”
    江哲被大明時期的李時珍驚到了。
    李時珍距離現代的《化學》已經臨門一腳了!
    隻要掌握現代化學,多做點試錯;現代醫學肯定大幅度進步!
    這一幕,著實令江哲大開眼界。
    此時,老父親卻沉默了,不知該回應些什麽。
    “厲害,真得很厲害;若是你知道什麽是【化學】,那麽你們的許多疾病都將從本質上迎刃而解。”
    江哲的簡單一句開口。
    卻讓沙盤世界內的李時珍一臉愕然,“誰在說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