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字數:2392   加入書籤

A+A-


    姚廣孝雙手合十,口念佛號道“阿彌陀佛~善哉善哉~!”然後他接著說道:“太祖這是要以攻對攻,在漠北殺個血流成河啊!不過老衲也讚成以戰止戰、以殺去殺!
    這漠北一族的特點就是崇拜強者,寧做強者的鷹犬,不做弱者的百姓。在他們眼中,我大明和漠北,若論知書達理,則是天地之別;若論富裕,則是富翁和乞丐之別,但若論誰為強者,則是惡狼和肥羊之別。
    我大明但凡是受過教化之百姓皆秉承,凡事要講一個理字,做什麽事都要占個理字,那麽要擺事實、講道理就要動腦子和動嘴皮子,所以在他們看來此乃耍嘴皮子爾,無血性爾,窩囊廢爾。拳頭大的才是硬道理,誰贏了誰就有理,輸了的沒有道理可講。
    即使你有千條理、萬條理在他們眼裏不如我刀劍之利一條理,你會種地能自給自足比我富裕,而我待你收獲之時手提刀劍從你手中搶走便是,你奈我何?別給我講那些沒用的道理,我搶你是因為你是肥羊,而我也是首領眼中的肥羊,而首領也是大汗眼中的肥羊。我們的大汗就是狼王。
    因此,若要漠北停止南下劫掠我大明,而他們又是隻認刀劍不認理,就無需再跟他們講道理,將我大明的惡狼放出去,扶起幾隻狼王,搶他個昏天黑地,殺他個心驚膽戰,直至他們歸附王化或遷離漠北。”
    “不錯,英雄所見略同,太祖他老人家也是這個意思,這隻有千日做賊,哪有千日防賊的,長城一線投入防衛兵力幾十萬餘,日防夜防,卻仍然今日這裏被劫掠一處,明日那裏被劫掠一處,我大明幾十萬兵力分散各地防禦,而漠北之敵卻無需顧忌,隻需集中兵力攻我一處,其結果不言而喻。
    從敵我之勢來看,我大明將長期處於劣勢,若此態勢一直持續下去不加以解決,最終可拖垮我大明的國力。唯有行致命一擊,也就是國戰,消滅韃靼和瓦剌的主力,並掃清殘餘部落,方能徹底解決漠北之患,使我大明長城一線由邊防重地變為正常防衛之地,由重兵防守變為輕兵防禦,如此方可甩掉這沉重的負擔。
    而漠北之地則可成為我大明邊防的緩衝區,屆時水草豐盛之地皆為我所占,各個部落皆置於我大明的管轄之內,成為我大明的牧場,大力發展畜牧業,與我大明關內的農業互補,取長補短,各取所需,待局勢徹底穩定之後,以牧場為中心劃分地域分封給有功之臣。
    若如此,我大明今後將分為關內和關外,關內如同現在一般,是我大明的主幹,皇帝親曆其為的主政之地,而關外則交給有功之臣劃地而治,隻要聽令於皇帝的命令,足額繳納稅賦,治理有方者,除給封爵封王更可世襲。對於皇帝來說關內之地寸土必爭,而關外之地乃是前線,戰場之地,猶如現在之漠北,之前兩伐漠北所占之地已經盡失,所以不必用關內治政思路來控製關外,若有不軌之心其它部落可群起而攻之,瓜分其財產和領地,騎兵之特長乃是速度,如若深入我大明腹地,屆時切斷其退路,皆死無葬身之地爾,此乃兵法大忌,漠北之敵從來都是隻劫掠我大明邊鎮,決不敢深入腹地,就是這個道理。
    在徹底解決了漠北問題之後,至少可以裁撤三十萬的邊軍。這節約下來的軍費開支,可用於民生也可用於發展軍事。
    眾所周知,我大明乃是農耕文化,可自給自足,並有各種各樣的軍事武器來打擊敵人,主要兵種乃是步兵。而漠北之敵乃是遊牧部落,主要兵種乃是騎兵。自古以來,騎兵對步兵就有著絕對的優勢。在今時今日,雖我不懼騎兵,但與騎兵作戰我必是重兵壓上,輔以車陣、拒馬、弓弩、火銃及長槍,方可與之匹敵,不落下風。而我為何屢屢不能消滅其主力?究其原因是騎兵作戰若不能破我戰陣,轉身就逃了,所以即使我大明勝也是小勝,敵人損失不過幾百數千,不傷筋動骨,步兵是無法追上逃跑的騎兵,而步兵追擊騎兵更要預防騎兵詐敗為了我步兵離開防禦陣地之後而進行反衝鋒。因此步兵對騎兵就有先天的不足,而若步兵戰陣被騎兵衝破,再被騎兵幾次三番反複衝擊,則步兵徹底休矣,而步兵本身又跑不過騎兵,所以也逃不掉,因此步兵敗則是大敗。
    每次步兵對騎兵作戰,步兵總是要數倍於騎兵,並要有充分的戰前準備,而騎兵任何時候隻要成戰鬥隊形即可做戰。騎兵這種優勢是步兵無法比擬的,因此才有發展騎兵去漠北與敵對攻,反正漠北又沒有類似我大明的關隘和城堡,盡可發揮騎兵來去自如的優勢,此其一也。”王文樂大口喝幹茶水接著說道:“其二,太祖他老人家思之多年關於步兵破騎兵之法,終於找到了破騎兵之策,稱之為二百步死亡之法。就是隻要在二百步的距離之內能夠殺傷半數之敵,則敵可全殲亦。
    其一,銃炮距敵六百步時開始射擊,擾亂騎兵的陣型和削弱其士氣。其二,待距敵二百步時長火銃以開始射擊同時長槍兵持盾防禦敵騎兵弓箭的攻擊,其三,待敵距我五十步時,長銃兵退後三段式射擊,由長槍兵持六米長槍,第一排彎腰左手持槍,槍柄斜插入地,右腳踩實槍柄,槍頭對準對方的坐騎之眼,右手握住腰刀柄,左腿向前弓起,槍拒馬,刀殺敵;第二排亦彎腰,長槍平置於第一排槍兵肩膀之上平刺之;第三排長槍亦置於第二排槍兵肩膀之上平刺之,後排持槍等候補充前排或衝鋒。其四,長銃兵開始自由射擊。其五,待敵逃跑時長銃兵持續射擊至敵逃離二百步以外,如此一來一去騎兵基本滅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