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字數:2562   加入書籤

A+A-


    說到這兒王文樂喝了一口茶繼續說道:“之前木隸皇帝在位的時候,大臣們就極力反對搞大航海,因為每年在大航海上都要花掉上千萬兩銀子,所以大航海是一筆巨大的開支,浪費了民脂民膏,應該予以取締。”
    “綺兒,此事你怎看!”王文樂笑吟吟地問道。
    “公子,奴婢覺得此事有蹊蹺。”綺兒凝神思考答道。
    “哦?說來聽聽。”王文樂好奇的說道。
    “公子,很簡單,木隸皇帝在位的時候大航海花了那麽多錢,但帝國即沒有加稅也沒有窮的發不出軍餉,而停了大航海之後每年應該節省出來很多銀子,可這些銀子都到哪裏去了?不說每年節省一千萬兩,就是每年節省一百萬兩,這二百年過去了,國庫裏也應該有……十年一千萬兩,一百年一萬萬兩,二百年二萬萬兩,國庫裏也應該有二萬萬兩存銀,若是每年節省一千萬兩那應該要有二十萬萬兩的存銀。如果這筆錢沒有挪作它用,這筆錢就實實在在地節省下來了,可事實不是這樣,公子說這帝國到了最後又是加稅又是欠餉,已經窮的叮當亂響了,所以綺兒認為此中必有蹊蹺。”綺兒認真地思考後回答。
    “哦,綺兒會算學,不得了。”王文樂吃驚地看著綺兒說道。
    “謝公子誇獎,宮女自女秀才以上必須學算學方可再晉升。”綺兒臉紅心跳地避開了王文樂的眼神說的。
    “哦,原來是這樣。”王文樂點點頭接著說道:“綺兒剛剛說的不錯,在後世大家分析大日月帝國的大航海時大多數人的結論和當時大臣們看法一樣,可大多數人卻忽略了一個最重要的問題,罷航海之後每年節省的這筆錢到哪裏去了,而無論大臣們如何粉飾木隸皇帝之後的曆任皇帝如何地聖明,卻沒有一個皇帝能夠比肩或超越木隸皇帝在位時的強盛,也無法掩蓋帝國的日子越過越窮的事實。但咱們反過來想至少可以證明大航海並沒有拖垮帝國的財政。
    那麽木隸皇帝是怎麽做到花了很多錢,卻沒有拖垮帝國的財政呢?咱們隻說木隸皇帝斂財最快最多的兩種辦法的其中一種辦法,那就是以海外貿易拉動帝國的經濟增長從而獲得更多的銀子,簡而言之就是帝國的特產品通過海運的方式輸送到其它國家,用於交換帝國需要的其它國家的特產品或出售換取金銀。比如帝國缺銅,那就把特產品運到銅多的國家去換銅。以此類推,帝國缺什麽就帶著特產品去找海外的國家換什麽,沒什麽換地就帶金銀珠寶回來。
    那麽通過交換以後,帝國的特產品庫存就減少了,於是就要繼續製造增加庫存,如此作坊就要不停的生產,比如這絲綢作坊,首先需要紡織的人把絲製成綢緞,而製作綢緞就需要絲,那麽就需要將蠶繭抽成絲的人,絲是蠶吐出來的於是需要養蠶的人,蠶需要吃桑葉才能成活就需要種桑樹的人。而絲綢要染色又需要染坊,然後染坊又需要一幫人按照工作流程來染色,這些人通過工作獲得工錢,因為幹這些工作沒有時間耕種所以就拿工錢買米糧吃。
    這樣農民又通過出售米糧或肉蛋就可以獲利,農民手裏有錢了,就可以購買更好地種子和農具進行精工細作增加糧食產量;作坊手裏有錢了可以購買更先進的工具提高產量和質量,無論是作坊和農民都希望能夠以最小的人力代價獲得最大的回報。所以這又能夠刺激工匠去生產工具,這樣工匠既可以賺到錢又有錢去推動了技術進步和創新。
    隻要你們能想到這個行業需要什麽,那麽被需要的這個行業就能夠通過這個行業賺到錢。
    而皇帝要將這些特產品海運出去就必須造船,需要工匠、水手;需要水師護航;需要各種航海所必須的人才;需要采購必須的補給品等等,然後將貨物輸出到海外獲利,或將交換的海外特產品拉回到國內出售,兩邊賺取利潤,從開始到最後每一個環節都可以獲得利益,而皇帝就是最大的獲利者,這就是木隸皇帝斂財的秘訣。”
    王文樂停下喝了一口茶,夢兒說道:“噢,聽公子這麽一說原來這賺錢其實就是大家一起賺錢,雖然皇帝賺的最多,但是讓大家一起都賺到了錢啊!可是公子,這樣做不但是皇帝能帶動大家一起賺錢,就是商人也可以做到啊?”
    王文樂笑道:“夢兒這個問題問得好。綺兒,咱們說了這麽多了,承上啟下之後,對夢兒的疑問你怎麽看?”
    綺兒凝神想了一會,緩緩地說道:“按照公子剛剛所說,以奴婢的淺見,這天下是皇帝的,不是商人的,當大日月帝國窮的叮當亂響的時候,不見得商人也如帝國一樣窮困。這錢賺到皇帝手裏,國庫沒錢的時候,皇帝就是再吝嗇也要從內庫裏拿銀子出來補貼國庫。首先大臣是不可能拿出大筆的銀子補貼國庫,清官是真沒錢,想拿也拿不出來,貪官是真有錢,就是不敢拿出來;其次是商人怎麽可能拿出銀子來補貼國庫呢?這帝國又不是商人家的,誰讓這帝國是皇帝的呢?所以這皇帝賺錢和商人賺錢目的是完全不同的。”
    王文樂撫掌大笑道:“綺兒所見一針見血,無論如何都不要忽略了這個前提,這帝國是皇帝的,不是大家的。所以無論大臣也好,商人也罷,即使在這大日月帝國亡國的時候,他們也沒有拿出銀子來去補貼國庫。
    反之呢?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也。想想也是可笑,本公子受薑尚的毒害太深了,還是大日月帝國的大臣們書讀得好,商人們的書也讀的好,綺兒的書讀得更好好,小小年紀沒被書本本給騙了,唉!慚愧呐,想當初本公子就被書本本給騙了,怎麽可能是大家的呢,讀死書害死人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