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章 兵法(下)

字數:2997   加入書籤

A+A-


    “用兵之時,又有十七禁律五十四斬!”嚴展書將自己平日在網上看到的古代軍律刪繁就簡一一道來,眾將細聽,謹記在心。
    “能做到這十七條,至少是一員合格的將領,不會導致大敗。”
    嚴展書見大家不解,笑道:“用兵之道,存乎一心,所謂兵無常勢。當把帶兵帶成死兵後,就沒有了靈氣,隻能結硬寨,打呆仗,以主公目前的兵馬,是硬拚不起的。現在就需要大家開動腦子,多想計謀以最小的損失殲敵。但是等到主公實力大增,遠遠強過敵軍之時,卻又需要結硬寨,打呆仗,不要多想計謀,隻要保證不中敵計謀即可。讓敵軍隻能與我軍痛苦地拚消耗,直到最終的滅亡。”
    “這個消耗,不僅是軍械物資、糧食的消耗,更是人命的消耗,如若不忍,那就正中敵計,走向敵人的陷阱,讓自己的部隊受到更大的損失,絕不是一個合格的將領,更對不起已經為勝利而犧牲的士兵。”嚴展書幾乎是一字一句說出來。
    諸將抱拳鄭重道:“謹記大賢良師教誨,絕不敢忘!”
    第二天,眾將在訓練時開始改變方法,漸漸用上自己學到的知識,同時也開始糾正以往犯下的錯誤,借鑒別人的優秀經驗。尤其是胡才,一天都沒有鞭笞士卒,讓他手下的士卒一直心驚膽戰,怕自家將軍怒氣積累之後更加暴虐,反而訓練得更好,讓胡才訓練完之後笑得合不攏嘴,直道軍師的方法有效。
    到了晚上,眾人又聚集到嚴展書房內,繼續聽講。
    “今晚先講授兵法中的天時地理篇。”微微一頓,“古之名將,百戰百勝的將軍極少,原因很多,但不識天時,不知地理導致失敗者幾多。”見眾將有所思,又接著講:“一般對此一無所知的武將也就罷了,可若是深知天時地理,還在此上敗北,其因何在?”
    胡才撓首抓耳,難以理解,眾將也紛紛低語。嚴展書一笑:“原因隻有一個,那就是自滿。以為自己掌握的天時地理可以天下通用,卻不知北方的天時到了南方就會出現不小的差異,而在軍事上就會導致敗因。”
    “比如北方到了冬天,隻有西北風,絕無東南風。而在江南一帶,到了冬至之後,一定會有幾天刮東南風。如若不知此點,就會不防備敵軍使用火攻之計導致敗北。”差一點,火燒赤壁就要冒出來,嚴展書話到嘴邊還是及時卡住,沒有冒泡,擦了一把冷汗,接著往下說。
    “又比如南方的土地潮濕,北方的土地幹燥。顯然北方攻城之時可以穴地而攻,南方則一挖就會冒水,隻能攀附攻城。可在南方一些地方,地形奇特,其中多有空穴,四通八達,如能找準受力支點將其摧毀,建在其上的堅城亦會轟然倒塌。”
    “南方的河流縱橫交錯,使得北方的騎兵難以發揮威力,而弓弩兵與刀盾兵則威力大增。”
    “可若隻知此點,不知變通,便不會知道南方還有車兵可用,隻需製作出輕便牢固的戰車,用牛馬牽引一樣無堅不摧,本朝韓信便以戰車大破項羽的八千精銳騎兵。”
    “北方的寒冬時間很久,這點北方的將領深知,可在無可禦寒的房屋的草原上,如何才能避過嚴寒?當年的冠軍侯因為沒能想出辦法,部屬因此減員厲害,不得不怏怏而退,未能取得更大的功績。”
    “公明,你今後帶領騎兵作戰,可能想出一些辦法?”
    “軍師,晃的確知道數個辦法,比如多穿羊皮襖,晚上抱著戰馬一起睡。”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真正的解決方法,還要從嚴寒著手。”嚴展書解釋道:“北方滴水成冰時,可以用水築成冰屋,或者直接掘河取冰,築成冰屋,人在冰屋中就不會被寒風凍傷,可以保證正常的戰鬥力。”
    眾將聽著嚴展書的講授,一個個平凡而又奇特的自然現象到了嚴展書的嘴裏都成為了戰事勝負的關鍵,俱都驚歎不已。
    “總而言之,”嚴展書做今晚的總結:“為將者,每到一地,必先查探當地的天文地理,方法最快的莫過於詢問當地的樵夫和老農,樵夫知曉山形地理,老農明白天時汛期。隻要不自滿,謙虛一點,就不會在天時地理上中計落敗。”
    眾將見嚴展書結束講課,都有些意猶未盡的感受。
    第三天晚上,嚴展書講授了計算用間篇,讓眾將知道了各種計算,極端到甚至能夠在沙盤上將一場戰鬥完全模擬計算出來,而各種用間的計謀讓眾將看著嚴展書都有些不寒而栗,對於大賢良師為什麽懂得這麽多有了各種猜測。
    第四天晚上,嚴展書講授了大局陽謀篇,主要介紹了劉邦手下主內政的蕭何,讓大家明白了此類謀士的厲害——能夠在春風化雨之中不斷提升本勢力的實力,不斷變強,強如霸王最後不也敗在百萬大軍的圍困之下。但如何破局,嚴展書也隻能提出一個方向,那就是以陽謀對陽謀,以實力對實力。
    第五天,嚴展書用剛剛結束的大戰進行講解。“與我軍對戰的董卓軍統帥是徐榮,名聲不顯,卻是董卓麾下四大中郎將之首。大家也看到了,他的統帥技竟然是羽林,完美地提升了騎兵戰法奔射一個等級,變成飛射。如果他麾下騎兵已經能夠施展飛射呢?”
    眾人倒吸一口冷氣,至此徹底明白了徐榮的可怕,這個統帥技竟然是隨著部屬的強大而水漲船高的技能。
    “怪不得大賢良師要示敵以弱,即便弓箭手都快死光了都沒有讓我們出擊。”韓暹明白了過來。
    “哪是這個原因!”周倉反駁道:“對方當時施展了統帥技,白光覆蓋的不是兵器,而是全身。我懷疑其能力根本不是提升戰法,而是提升屬下軍隊一個等級,所以大賢良師必須要等到對方戰法失效才能下令出擊。”
    “不然,恐怕我們的竹槍連對方的鐵甲都沒法射穿!”李樂是第二波投槍的,十分清楚投槍對速度慢下來的鐵騎效果就差了很多,如果不是後麵戰法爆發,估計殺傷力堪憂。更不要說有統帥技提升的鐵騎了。
    “所以,大賢良師的下令時機不早不晚,恰到好處。”郭太補充了一句,頓時讓眾人以一種敬仰的眼神看著嚴展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