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節 長談
字數:4191 加入書籤
晚宴結束時賓主盡歡,看著興奮而毫無倦意的皇後貴妃皇子公主們,朱允炆想了想伸手入懷摸出幾枚玉佩道:“皇帝,這幾枚都是防身的玉佩,一般的火器和弓箭都無法破除玉佩的防禦,你拿去給家人一人一枚。
雖然宮裏不會出現刺客,但以防萬一,多一種防禦手段也是好的。記得這玉佩戴在身上不要離身。嗯,現時還早,不如老祖帶你們去老祖的洞天福地遊玩一番?”
朱由檢頓時大喜,伸手接過玉佩當即給家人分配了下去,結果發現還多出了一枚,也不細想,隨手就賞給了王承恩,惹得王承恩眼淚汪汪的。
隨後朱由檢又想起老祖後麵的一番話,頓時又用火熱的眼神看著朱允炆,仙家福地倒是怎麽樣的,人間多有流傳。隻不過是,卻從未有人到過,真正親眼見識過仙家福地,究竟是怎樣的一番風光。哪怕是身為皇帝,富有四海,也從未有到過仙家福地一遊的。
如今能有此機緣,確是天大有福緣了。周皇後等後宮貴妃們,以及太子朱慈烺等皇子公主們同樣精神振奮起來,眼巴巴地看著朱由檢,生怕父皇朱由檢嘴裏吐出個客氣推辭的話語來。
朱允炆嗬嗬笑著看了眼同樣眼巴巴的王承恩,笑著說道:“王承恩,你也來吧,正好貧道的洞天也需要人服侍。”
說罷,朱允炆揮袖一卷,卷起朱由檢等人,隨手一劃,空中憑空出一道門戶。朱允炆帶著朱由檢等人便進入到了洞天珠的洞天世界裏,引得尚在乾清宮服侍的宮女侍衛們齊齊驚呼拜倒在地。
朱由檢等人隻覺身子一輕,須臾間便感覺身前光亮大放。忙眼開眼一看,隻見已經是身處一個陌生的地方。
放眼望處,四周溫暖如春,處處青草伴著鮮花舞動。遠處青山屏翠,迭巒層層,更有仙鶴飛舞其中,仙瀑飛濺。再遠處,似有青山懸空,隱在雲霧之中,隱約可見瓊台玉宇,樓台飛閣,一道白玉小路蜿蜒其裏,不見盡頭。
“老祖,這裏就是您的洞天福地麽?”
公主朱媺娖拉著朱允炆的衣襟顫聲問道,朱由檢等人聞聲齊齊看向朱允炆。朱允炆微笑著說道:“這裏正是老祖的洞天福地,並不在大明的國土之中。如何,老祖這洞天福地,可曾入得眼?”
朱由檢不由心中腹誨,有這般的仙家福地,哪怕用江山來換也情願啊。可惜自己沒有這般的福緣,幸好擁有這仙家福地的仙長是自家血脈至親長輩,對大明,對朱家皇室,將是無比的助力。
在朱由檢等人驚歎聲中,朱允炆伸手一招,便見著遠處空中飛舞的仙鶴齊聲唳鳴。然後便見數隻仙鶴向著眾人飛了過來,直到仙鶴飛近,朱由檢等人才發現,原來這些仙鶴竟是如此的巨大。
數隻仙鶴降到了眾人的身前,朱允炆衣袖一揮,將眾人分散著送上了仙鶴的背上,自己帶著朱由檢與朱媺娖落到了最後一隻仙鶴的背上,一聲輕喝,數隻仙鶴負著眾人向著遠處那隱在雲霧之中,懸浮在空中的青峰飛了過去。
太子朱慈烺等皇子公主們興奮地在仙鶴背上跳動,嚇得周皇後連忙喝止。雖說這從未有過的在空中飛行,實在讓人激動不已,但身為大明皇後,皇家的禮儀還是不能丟卻的,即便是在仙家老祖之前。
朱由檢倒也沒有苛責兒女們的衝動,也相信朱允炆會照顧自家兒女們的安全。畢竟這朱允炆是自家老祖,又收了公主朱媺娖為入室弟子,收了太子與其他幾個皇子公主為記名弟子,可以說是親上加親血脈無法分割了。
朱由檢強自鎮定著,雙手負在背後,盡力維持著身為皇帝的尊嚴,張目打量著洞天世界裏的風光。比起大明已經百孔千瘡,處處烽煙的江山來說,這裏極美的風景,實在就是名副其實的仙界了。
片刻後,仙鶴降落到了懸浮空中的青山之上的一個白玉亭台外。朱允炆引著眾人走進了亭台,有仙鶴從遠處飛來,卻是銜來了桃枝。桃枝上仙桃紅豔鮮嫩,看得太子朱慈烺等人涎水長流。
朱允炆笑著讓眾人在亭台裏落坐,又讓王承恩就著亭台裏的茶具,為眾人沏茶。不過,年輕的皇子公主們卻不願呆在亭台裏,想要四處走走,看看這仙家風光。
朱允炆微笑著喚來仙鶴引路,讓周皇後與幾個貴妃,在仙鶴的引路下,帶著幾個皇子與公主,向著懸峰的峰頂而去。
太子朱慈烺與公主朱媺娖本想也一起去,但被朱允炆留了下來,同時王承恩也要在朱由檢的身邊服侍,隻能放棄心中的盼望,留在了亭台之中。
待周皇後等人走遠之後,朱允炆看向朱由檢輕聲說道:“皇帝,京城的瘟疫貧道已經了解,不過就是鼠疫而已,貧道可以輕鬆的化解。不過,大明的困境並非隻是鼠疫。大明其他的情況,貧道還未能去了解,但就京城裏的現狀,貧道可以直言,大明從根子上,已經爛了。”
朱由檢神情一僵,愣了片晌歎聲道:“老祖,我也知道大明的現實。從我登基以來,已經在致力的想要改變這一些。隻是,連年的天災與人/禍,讓朕束手無策,實在是,實在是……”
朱允炆搖了搖頭打斷朱由檢道:“皇帝,你可知道貧道今天去了何地?”
朱由檢微微驚詫道:“老祖不是在京城裏了解瘟疫麽?”
“我確實先是了解京城瘟疫的情況,不過,隨後我又了解了一番京城貧富之間的對比,然後出了京,去了趟山東河北和山西。皇帝,你可知道,大明江山還剩下多少時日?”
朱由檢驚得跳了起來:“老祖,你是說,就這一個下午的時間,你還去了山東河北和山西?”
太子朱慈烺與公主朱媺娖以及王承恩同樣驚愕地看著朱允炆,怎麽也沒想到眼前這老祖一下午的時間,竟然就跑了好幾個州府,這可是真正的朝遊北海暮蒼梧啊!
朱允炆微微歎息道:“河北的鼠疫比起京城更加的嚴重,山西山東亦是流民遍野,大明江山已經到了最危險的關頭。皇帝,我之前跟你說,我入世修心之時,已經是數百年後,因緣巧合之下才又回到了大明……”
公主朱媺娖顫聲問道:“老祖,那數百年後,我大明江山還存在否?”
朱允炆憐愛地看著朱媺娖搖了搖頭道:“三年後,闖賊李自成攻進北京城,你父皇在媒山自盡殉國,而當時跟隨你父皇自盡殉國的,僅有王承恩一人。數百朝廷大臣要員,除了了了幾個殉國之外,都降了闖賊李自成。
爾後,建奴叩關,山海關總兵吳三桂降了建奴,領著建奴大軍攻進關內,打到北京城下。闖賊李自成逃出北京城,朝廷官員們又齊齊降了建奴,大明覆滅。建奴入關之後,大肆屠戮,整個大明原本萬萬子民,被屠殺九成……”
朱由檢父子呆若木雞,朱由檢臉上淚流滿麵,怎麽也不敢相信,大明江山,竟然隻剩下了三年的時間,而自己,最後也殉了國。更驚心的是,陪著自己殉國的,竟然隻有大伴一人,那些朝廷官員們,那些處處與自己為難的朝廷大臣要員們,竟然先降闖賊再降建奴。他們所謂的骨氣呢,他們的浩然正氣呢?
看著痛哭的朱由檢父子與王承恩,朱允炆歎了口氣道:“皇帝,你可知道,闖賊李自成攻進北京城後,劫掠了多少了銀兩財富?”
也不等痛哭的朱由檢回應,朱允炆自顧自地說道:“七千萬兩啊,僅僅隻是白銀,闖賊就在北京城裏劫掠了七千萬兩,更別說還有那黃金珠寶和糧食。可是,大明現在的國庫有多少?大明一年的稅入有多少?”
一個龐大的數字,令痛哭的朱由檢止住了哭聲。太子朱慈烺驀地跪在朱允炆身前痛哭道:“老祖,請救救大明。”
公主朱媺娖跟著跪在朱子淩身前,王承恩哭著跪伏在地:“請老祖救救大明,救救萬歲爺,小的願生生世世為奴為婢做牛做馬……”
朱允炆揮袖將太子朱慈烺三個卷回座位,輕歎道:“大明是漢家最有骨氣的皇朝,真正做到了不和親、不納貢、不稱臣,君王死社稷,天子守國門。老祖既然回來了,又收了媺娖為入室弟子,這大明江山,老祖當是保定了。隻是,皇帝,老祖隻問你一聲,可否敢與老祖一起,重力整治朝政,整頓江山?”
朱由檢擦了擦臉上的淚水,堅定地說道:“老祖,我已經無力整治朝綱,但求老祖指點,哪怕讓整個大明江山打翻重來,朕亦當跟隨在老祖身邊,不離不棄。”
朱允炆欣慰地點了點頭:“皇帝,隻要你有這個決心就好。如今的大明,非重藥不可治。不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