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2章 大禹
字數:3905 加入書籤
第372章 大禹
“求之不得!”禹忙道,“隻是治水繁重,恐怕聚少離多!”
“那倒無妨,男人應以事業為重,”族長笑了,“兩情若能長久,豈在朝朝暮暮啊!”
“族長說的對啊!”應龍極力促成。
“不知女嬌……”禹赧然。
“我去問問她,如果願意,”族長爽朗道,“擇日不如撞日,便今天完婚吧!”
“啊?!”禹怔道,“我聘禮都沒帶……”
“我這裏有!”應龍的乾坤袋,隻有你想不到的,沒有沒有的……
黃昏,鹿皮為聘,應龍為證,洞房花燭。
三日後,依依惜別。
“待治水成功,永不相離!”禹執手道。
“嗯!”女嬌柔情似水。
身後,一群小姐妹又哭又笑。
族長遞予他那隻玉盒,欣慰笑道:“此土自祖上時便已封印,幸你送回,否則拿走也沒用,惟此符能解,並再度封印!”
“多謝婦翁!”
“去吧,我和女嬌等你回來!”
“是!”
羽山,洶湧澎湃,解了封印的息壤直墜水底。
“那麽一點,什麽時候自己能長起來?!”大家皆站於高阜眺望,緊張地凝視著,竊竊私語,監兵忍不住問道。
無人回答。
“不能一直就這麽等著吧?!”
話音未落,滔滔水麵如煮沸一般,滾滾翻騰,浪回逆卷,水激千尺,黑魆魆,隱隱約約一個龐然大物,接壤兩岸,震耳欲聾,披湧而出,刹那間,洪水為之不流。
那物依然在長……
“快,封印住!”應龍喝道。
禹已手持一符,戟指劃動,一聲急叱,篆文突亮,一道金輝沒入水中。
息壤漸止。
橫亙百丈峽穀,赫赫然,壯觀崔巍,將洪流一截兩斷。
“我靠!”監兵瞠目結舌,喃喃道,“早知道,應該多拿點的!”
山上山下,雷鳴般的歡呼,響徹雲霄,人人雀躍,擁抱著,叫喊著,甚至泫然而泣。
六年了,築堤不成,亡骨數百,灑滿了父親的鮮血眼淚汗水,禹久久望著,心潮起伏,眼眶濕潤。
應龍輕輕攏住了他的肩頭。
身旁,棄默然而立。
“息壤可以改造嗎?”半晌,禹緩聲道。
“息壤的神奇之處就在於,它不僅僅是神物,還是土!”應龍微笑道。
“好,就讓羽山翻天覆地!”禹雙目炯炯。
涑水之畔,陵光側坐星日馬,靜靜望著下麵繁忙如織。
執明乘牛金牛飛近,道:“待此處疏浚,水利整飭,用不了幾個月,咱們就可以回去了!”
“莘仲說,食水那邊進展稍緩,”陵光淡淡道,“我打算去幫幫他們!”
“你不想回去了?”
“回不回去有什麽區別?!”陵光冷冷道。
兩年後,千裏跋涉,雍州百姓推車挑擔,奔赴而歸,羽山東西,自太行山至蒼梧山,水渠縱橫,沃田萬頃,屋舍掩映,翠綠滿山。
青要之山,各部族風雲而聚。
“答應你們的,我都做到了,以後為國竭力,為民謀福,好自為之!”禹掃視道。
“大禹!”
“大禹!”
“大禹!”
數千人高喝激昂。
王城,華胥殿,“雍州水患已平,百萬百姓回鄉了!”淨德王愁容舒展,霽顏道。
“臣昏聵!”昌寓慚然。
“你當初擔憂也是有道理的,”淨德王笑慰,“隻是沒有大主覡識人之明!”
“但臣亦聽說,各部族皆尊號禹為大禹!是忘王上調九州之力夙夜操勞與皋陶伯益等眾臣襄助之功!”昌寓緩聲道。
“哦?!”淨德王略一沉思,笑道,“早是早了點,不過也好,禹能得眾人襄助群族擁護,披荊斬棘,是社稷之福!傳旨,即日起,賜名大禹!”
“王上,治水成後,還能何賞?”
“昌寓,”淨德王悠悠道,“我知你擔心!鯀之有崇部落比有熊部落如何?”
“天壤之別!”
“禹比神鬥如何?”
“臣明白了!”昌寓躬身道。
“吝賞寬罰,絕非王者之道!況有皋陶伯益,去吧!”
“是!”
香岩後山,山洞內,神鬥依然盤膝而坐,素淨如初,頭頂,一朵七彩蓮花,霞光四射,追逐著一顆三色光球,赤黃綠,光球淡淡渺渺,卻仿佛浩瀚無邊,隱隱內有一影,依稀恍若神鬥,環繞著影,自然萬物,春夏秋冬,如過眼煙雲,龍之嘯,蟲之鳴,晝夜交替,日月循環,影雙手平舉,斂眉闔目,左宛托大地,右似觸星辰。
孤竹,青樓,聲樂喧囂,一屋內,葉光紀盤膝而坐。
荊山,三峰嵯峨,雖非當初恢弘,宗觀重建,覆甕巔峰之邊,靈威仰盤膝而坐,數尺外,岩漿死寂,仍熱浪撲天。
長留之山神磈穀,赤熛怒婉妗相對丈餘,盤膝而坐,靈氣竟若交流。
天虞山大劍峰,險峻千仞,難於上青天,危崖深不見底,懸窟山洞內,盤護盤膝而坐。
青丘之城,白塔,“我累了!”葛天歎道。
“何出此言?”祝融沉聲道。
“南北之爭,兩界之戰,共工治水,我皆有失,所以未離,聊以補錯,不如竹林養性,鼓琴以樂,歸矣哉!”
“但撒手逸歸,何人以繼?”
“眾族決之,惟君自願!”
祝融搖了搖頭,目光飄忽西北,徐徐道,“心不在此!”
喜歡創神紀第二部:天歌請大家收藏:()創神紀第二部:天歌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