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9章 公司的房地產項目
字數:3751 加入書籤
陳錦年可以不把劇組的開工日期當回事,但身為廣東人的王一笛做不到。
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的風水命理,是刻進廣東人血脈裏的生活哲學。
不然新辦公室裏,也不會憑空多出一尊擺在供桌上的關羽像。
當然,有點信仰和迷信還是有些區別的,王一笛不至於在這點上混淆,她隻是不想草率的決定開工日期,而不是真找神道中人來給她算一卦。
在核實完劇組的準備進度後,她打開瀏覽器,用網頁搜索老黃曆。
劉婷婷不懂黃曆那套理論,可看著王一笛認真的模樣,也坐在旁邊幫著一起分析。
兩個門外漢聊的正火熱的時候,辦公室的門被敲響了,緊接推開一條縫,從門縫裏,出現了探頭探腦的楊佳佳。
王一笛順著聲音望去,瞧見來人是她後,趕緊招手喊道。
“誒,佳佳,你來的正好,過來幫忙看看。”
楊佳佳小跑著進去,將修改好的分鏡畫稿放到桌子上。
畫分鏡是學院派導演的必備技能,但不是所有導演必須掌握的本領,比如龍叔就不畫分鏡,他在拍攝複雜的武打動作戲時,是根據拍攝現場的環境即興創作出來的,不到現場想不出來。
王一笛搞不清楚畫好分鏡和拍好戲之間,是否有明確的關聯,不過受陳錦年的影響,她對分鏡還是相當重視的。
不僅要自己畫一遍,還要讓楊佳佳這位美術生進行潤色,確保分鏡頭是完美無缺的。
楊佳佳走到兩人身後,看著電腦屏幕上顯示的頁麵問道。
“你們在查什麽。”
“日期啊,劇組馬上就要拍攝了,可開機日期還沒有定出來。”
“那查天氣預報不就行了,你們看這東西能看出什麽。”
此話一出,王一笛和劉婷婷同時側過身去,抬頭瞅了一眼不明所以的楊佳佳。
“怪不得你家和錦年家是世交,真是一家人不說兩家話,處理問題都是如此的簡單粗暴。”
麵對王一笛的吐槽,楊佳佳張了張嘴,麵帶困惑,仔細回想自己剛剛的話,好像沒有問題啊,開工當然是要找好日子了,要是選到刮風下雨的日子,那不是沒苦硬吃嗎?
“不對嗎?”楊佳佳指著自己問道。
“嗯,很對,和錦年的想法不謀而合。”劉婷婷伸出大拇指表示讚同。
“我覺得你應該和璿月換換名字,你和錦年才是親兄妹。”王一笛附和著說道。
楊佳佳用警惕的眼神掃視這兩人,她總感覺是兩人是話裏有話,可一時間又找不出是哪裏有問題。
“切,誰稀罕和他當兄妹,早晚能被他氣死。”
楊佳佳語氣中滿是嫌棄的意味,她對陳錦年可以說是知根知底了,小時候是性格無聊,現在是性格跳脫,都不是當哥哥的料。
見王一笛和劉婷婷繼續分析日期後,她就在偌大的老板辦公室裏轉了轉。
從寸土寸金的北京,搬到杭州的臨安區,最明顯的變化就是寬敞。
目前遷過來的影視公司和特效製作公司的員工加在一起,也不過五六百人頭,要是去掉經常去外地的劇組人員,留在公司的人更是少的可憐。
但他們這些人,在這裏可以獨占一棟樓和一整片園區,以前在北京上班要擠地鐵,動輒一兩個小時通勤時長,現在開車或者騎電瓶車就可以解決。
要是不想出去租房住,還可以去四樓的公司宿舍,上下班隻需要兩分鍾。
壞處倒是也有,就是吃的很一般,點外賣很糾結,好在有區政府幫忙協調的送餐服務,在這點上倒是暫時不用發愁。
楊佳佳走到辦公室的落地窗,通過玻璃,可以看到和辦公樓正對著的西南角,有一片圍起來的工地正在緊鑼密鼓的施工。
園區不是白白送給陳錦年使用的,他是可以按自己的需要規劃相應商業建築,但同時要承擔一部分配套的建設。
臨安區是杭州的新區,離市中心有些距離,周圍的配套自然沒有市中心那麽齊全。
醫院、學校之類的,政府一直在積極規劃。
可購物廣場、電影院、美食街,就不是政府規劃就能解決的,所以陳錦年要幫忙修建一座中型的綜合購物廣場,既能滿足公司員工的需求,還能服務周圍居民,順便帶動周邊的經濟活力。
而楊佳佳看到的施工區,正是陳錦年答應修建的商業區。
相較於國內知名的地產企業,陳錦年要修建的自然是小的多,連地下停車場都沒挖,直接打了層地基,挖出地下車庫的裝卸區就開始建設了。
短短兩個月,便初見規模,大概率能搶在年底前完成建設。
關於商業區的修建,實際上還發生過爭論。
區裏是想將商業區修建的大一些,並且明示陳錦年,隻要他能點頭,資金上不需要發愁,地方城投會出資和陳錦年組建合資公司,然後以城投的資質做背書,從地方銀行做抵押貸款用來修建商業區。
由於商業區是修在園區內的邊角上,幾乎沒有拿地成本,這種抵押貸款完全就是空手套白狼,哪怕商場修建完,客流量和盈利未達預期,對陳錦年來說,依舊沒有任何損失,無非就是虧了一部分原本就不值錢的地麵而已。
但陳錦年沒有接受這個方案,
他倒不是在意修建的商業區過大,會占掉他園區內的土地,相反,這確實是非常好的方案,如果商業區做成了,那剩下的園區將身價暴增。
到時候,他隨便在園區內修幾棟寫字樓,往外出租,光是每年的租金,可能就比特效公司的利潤還要高。
所以真正讓陳錦年不想修建大型商業區的,其實是修建時間,如果按照區裏的方案,沒有兩年的時間修不完。
等商業區修完,通過招商吸引商家入駐,又需要半年到一年的時間。
三年的時間,正好會遇上疫情這個全國性的黑天鵝事件。
陳錦年可不想開發的項目,因為工期中斷,落地一地雞毛,而且就算沒有疫情,三四年的時間他也等不了。
他來臨安可不是開發房地產項目的,快速修建,快速落成,快速應用才是目的,他答應修建商業區,也是想著給員工提供方便。
要用不上還有啥用,所以現在落地的規模,比計劃小了非常多,突出一個迅速。
喜歡從小歡喜走出去的大導演請大家收藏:()從小歡喜走出去的大導演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