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2章 發生在圈內的謠傳
字數:3574 加入書籤
“你真是笨的可以。”
黃博拽著自己西服的下衣角,小心翼翼的坐到陳錦年旁邊的座位上,生怕坐的不合適,給這身幾十萬的西裝壓出褶子來。
等屁股徹底落座後,黃博才放鬆的翹起二郎腿。
“我和你說,今天這會可非同尋常。”
“一個行業研討會而已,哪年不開?十幾年下來也沒見有什麽作用。”陳錦年對此並不感冒。
“誰說沒作用了,08年全國總票房還不到50億,今年的全國總票房馬上要破600億了,十年時間翻了十二倍,難道不是全體電影人的努力。”
“嗬嗬,統計學的經典魅力,你對國家經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提升和票補的事是一個字都不提啊。”
陳錦年一句話就揭掉了電影行業的底褲。
“尤其是票補,去掉兩家互聯網巨頭為了跑馬圈地砸進去的補貼,和製片方為了搶占排片占比貼錢放出的特價票,今年的實際票房能不能達到五百億都兩說,而且就這,還是我還沒算任務包場、日常刷票和影院增票的那部分。”
“特價票”這種東西陳錦年玩過的,簡單來說,就是觀眾購入的9.9元和19.9元的特價票,隻是觀眾付款的價格,並不是電影票的實際價格。
在計入總票房時,不管特價票的到手價是多少,都必須按照約定好的實際發行價格進行核算,假如發行價格是四十元,那兩個價格間產生的差額就需要訂票平台或者製片方補上。
黃博尷尬的摸了摸鼻子,幹笑兩聲,“較這真幹嘛,管院線市場是真繁榮還是虛假的繁榮,隻要數據是一直漲的,你我就能跟著沾光。”
將票補的事糊弄過去後,黃博遞過給他一個眼神,示意他往前看。
“瞧見沒,大佬們要入場了,我和你說,就今天來的人,絕對是近幾年最齊全的一次,頂尖的導演全部到齊,各大公司的老總也全部出席。”
陳錦年沒說話,隻是順著對方的眼神,往前方看了兩眼,順便將放在主席桌上的一排姓名牌台卡掃了一遍。
“為了明年的要上映的主旋律影片。”
“行,你還不算太傻。”黃博咂摸了兩下嘴,接著如數家珍的跟陳錦年介紹,“華夏影業的《我和我的祖國》,上影的《攀登》,伯納的《中國機長》和《烈火英雄》,湖北的《我為你犧牲》,八一製片廠掛名的《古田軍號》,四川牽頭的《紅星閃耀中國》,江西牽頭的《八子》,雲南牽頭的《為國而歌》……”
“好家夥,你報菜名呢。”陳錦年詫異的轉頭看向侃侃而談的黃博,“真是難為你了,竟然能把這大堆的項目記清楚。”
“這可不是項目,這是生計,每一部影片背後都牽扯到無數的單位,去年開始的這波影視寒冬已經導致很多上馬項目被砍,如果還有要保證明年和後年電影院有充足的電影上,那各地的製片廠就必須站出來挑頭。”
黃博一向以高情商著名,但不意味著他的本事就隻局限在待人接物上,大局觀上的眼光同樣很準。
陳錦年點點頭,“你說的沒錯,確實要保證最夠的影片,嗯,唯一的麻煩就是如此多的主旋律電影一起上,難免會讓觀眾造成審美疲勞,近幾年一直拍現實題材的商業影片觀眾已經有點煩了,再來一波密集轟炸,不知道觀眾頂不頂得住。”
“確實,但那是你要考慮的事,不是我要考慮的事。”黃博露出老狐狸般的微笑。
“我?”
“沒錯,就是你,除了華夏、上影和伯納的三大巨頭,還有一家是你的,項目代號《長纓》,上映日期待定,劇情內容未知,但陣仗很大,空軍牽頭,海軍協拍,最近幾天已經在圈裏傳瘋了,你給我透露透露,是不是要對標老美的《壯誌淩雲》。”
“什麽!”陳錦年被驚得目瞪口呆,他是要和空政合作不假,可怎麽還牽扯到海軍。
“你聽誰說的。”
“都在說啊,你最近在各大學校裏找演員,不就是為了這事嗎?”
“我……”
陳錦年張了張嘴,緊接著露出自嘲的笑容。
真是讓他無語到想笑,這娛樂圈還真是個大號的篩子,什麽秘密都沒有,他前腳剛讓選角導演去搜集資料,後腳就能有人把兩件事縫在一起。
別說現在他還沒看過劇本,就算是看過劇本,他也不可能大張旗鼓的在學校裏挑選演員的,真當是拍校園偶像劇呢,隨便拉個人來就行。
黃博見他這副表情,笑容隨之一僵,立刻追問道:“你竟然不知道,難道這件事是假消息。”
陳錦年攤了攤手,身體後傾依靠在座椅背上。
“這件事不全是假的,但全是真的又有點太可能,反正一兩句話說不清,會議馬上要開始了,等中午散會再聊。”
黃博抬頭看了一眼,發現寧大腦袋都收起稿子跑到前麵的會議桌上坐好了,就知道時間確實到了,趕忙起身往裏走,坐回到屬於自己的位置上。
八點過十分。
領導全部到齊,會議室內安靜下來,行業研討會正式開始。
和陳錦年預想的不太一樣,幾位名導的發言差強人意,並不是全都在說完全沒有意義的官話。
聽完幾位名導的發言,他也瞧出了幾位導演的差異。
老謀子比較務實,發言裏經常出現相關的數據和日期,喜歡用確定性的詞語來描述,不過發言的重點依舊是圍繞著大製作的商業電影,話裏話外都透著一個詞——“好萊塢化”。
陳大詩人相對隨性,想到什麽講什麽,在主觀上的情緒表達異常爆棚,屬於典型的文青。
並且從對方的發言上,陳錦年有些相信當年坊間的謠傳應該真的。
他曾經聽老爸說過,在競爭奧運開幕式總導演的關鍵時刻,陳大詩人半點落地的計劃都沒提,愣是聊了幾個小時的感想,聊到興頭還即興吟詩一首,差點把項目負責人給聊崩潰了。
至於排在後麵發言的寧昊,提了幾句國內電影行業的工業化發展方向,但隻是淺嚐輒止,沒有深入,更多的篇幅還是放在扶持新人導演上,呼籲在場的導演、資方和政府單位,能為新人導演更寬鬆的創作環境。
賈科長和寧昊差不多,隻不過賈科長關注的不是商業電影,而是反映人文情懷的電影節電影。
喜歡從小歡喜走出去的大導演請大家收藏:()從小歡喜走出去的大導演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