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三章 北地種種

字數:8391   加入書籤

A+A-


    張左管武門關軍需,負責接待欽差的活,有王府中人和軍中其他將軍,還輪不到他。
    他是來跟世子妃買冬菜的。
    剛入夏時,落風鎮得了大量的蒜苔,他派人來拉。
    本以為今年大蒜種得比去年多,那蒜苔必是抽得也比去年多,結果,他買到的量還不如去年一半。
    那時候世子妃跟他解釋說是要留著做冬菜。
    他也不知道那蒜苔能做成什麽樣子的冬菜。反正北地也沒人這麽大規模種過大蒜,得過這麽多蒜苔,沒人知道蒜苔做成冬菜是什麽樣子。
    張良沒跟他透露,世子妃不賣給他,他也無法。
    那會軍眷和百姓菜地裏種的菜多,正值春夏之交,地裏的野菜也不少,他也就沒執著地要。
    現在聽說冬菜開始賣了,他又過來了。
    結果還沒上留園,就在街上看到一溜的羊車。
    各種各樣的羊。
    高的矮的壯的瘦的黑的白的,拉著小巧可愛的車鬥在大街小巷奔馳。小孩在笑,大人在一旁小跑地跟著,也在笑。
    “這又成落風鎮一景了。”
    張左咧著嘴跟著笑,看得目不轉睛。
    可太不容易了。落風鎮什麽時候這麽有生氣了。
    他最是知道。這裏是邊城,為躲兵役,原先青壯男人都跑了,每年前線還死不少人,日子過得苦,沒那麽多孩子出生。
    也沒見過孩子笑得這麽燦爛過。
    張左站在大街上,神情恍惚,一陣感慨。
    等看到世子的兩個兒子也駕著羊車,跑到大街上,嘴裏駕駕個不停時,張左又停下腳叔。
    兩個孩子的羊車一出現,不知從哪裏立刻竄出好多輛羊車來,跟在兩個孩子身後跑,在街上跑成一溜。
    很是壯觀,妥妥的奇景。
    圍著看的百姓還不少,樂嗬嗬地起哄讓兩位小公子再快些。
    張左看樂了,“那不是我送過來的白羊?”
    那白羊是少有的品種,又比尋常羊要高壯,他覺得這羊肉多,送到世子妃的莊子上養,沒準能培育出來。
    結果給兩個小公子當羊車了?
    “哎呦,快快,他們要追上來了!”張左跟著人群起哄,咧著大牙笑。
    重午一聽,往身後看了一眼,見果真要追上來了,著急地跺腳,“白白,再快,再快!”
    那白羊果真往前竄出好大一段距離。
    後麵的孩子立刻哇哇叫著追。旁邊的人還鼓著掌起哄,那駕勢,熱鬧非常。
    “哈哈哈……”張左樂不可支。
    真是太可愛了。
    想抱回家。
    再一看,哎喲,兩位小公子哪能隻有一輛羊車。必須再找一匹這樣的白羊!
    恨不得當下就回營吩咐外出巡邏的將士,再去捉一隻這樣的羊來。
    原先軍中將士都寧願留在大營操練,沒幾人願意往外巡邏。結果世子妃收羊收各種牲畜後,巡邏將士捉到各種牲畜往東風鎮送,能得不少銀錢。
    把大夥給眼熱的,人人爭著要去巡邏。
    張左進了留園,坐到留園小花廳,想到兩位小公子駕著牛車那得意的樣子,臉上還帶著笑。
    “張大人,這是有什麽歡喜的事?”
    這人從一進來就笑,管月嬈想著這莫不是撿到金子了?
    “見著兩個小公子我這心中歡喜。想著回去再讓人找一隻白羊來。”
    管月嬈笑笑,“他倆坐一輛羊車都鬧騰得不行,一人一輛怕是屋子都要掀翻。”
    得再多派一倍的人看守。
    “不過,是要再找一隻這樣的來。”
    這羊乖順,耐力好,馱著端陽重午跑一天腿都不打顫。再看其他孩子的羊車,繼航能力明顯不行。
    “都有好些人來跟我打聽,想買一隻回去做羊車了。養一隻可下不了崽。”
    張左笑著點頭,“回去我就讓人往外尋去。原本隻是覺得它個壯肉多,倒沒想到還有這用途。”
    “邊城的孩子過得苦,沒什麽看的沒什麽玩的,如今羊車瘋行,若是能小小的滿足孩子的心願,亦是大善。”
    張左點頭,“是。我看有不少人還拿它來馱東西的。”
    “可不是,現在半大的孩子可願意往地裏去了,中午送飯送水,都搶著送,都樂意趕著羊車去,正新鮮呢。”
    連帶著城裏的木匠鋪子生意都紅紅火火。
    都是要做車鬥的,那訂單排到過年去了。外鎮的人也來訂。
    這邊城,靠近關外,養牲畜的人不少。牛車置不起,羊車還是能滿足孩子的。
    “再過些日子,外鎮的孩子都能借著羊車來落風鎮趕集,也不用大人辛苦背著來了。”
    能省不少腳力。
    “那可好。”張左也笑。
    想著那普通的羊哪裏能跟他送給兩位小公子的大白羊比。這要是在關外遇著這樣的羊群,能進不少賬。
    看了世子妃一眼,眸中盡是感激之色。
    原本武門關隻出不進,哪裏往裏摟過錢?可這兩年,賣牲畜,賣糞肥,人的畜牲的,往裏進了不少銀子。
    還有夥房自己做豆腐,又就近跟世子妃買糧買肉菜,裏外都省了不少軍費。
    兩人又談起冬菜買賣來。
    “今年不止做了蒜苔的菜……”
    入秋始,她讓莊子上曬了各種菜蔬,醃了各種菜幹,今年軍眷來的也多了,分了不少田地,種菜的人不少,她也讓人收了不少。
    冬菜裝了好幾個倉庫。
    “除了冬菜,還有各類風幹肉,醃雞蛋……”
    原本落風鎮的百姓自己都吃不飽,雞鴨豬一類的牲畜都養得少,管月嬈來了之後,各處都在招工,活計就沒斷過,鎮上人多了,肉菜蛋的的需求一直不斷上升。
    養牲畜的人也就多了。雞蛋鴨蛋也收了不少,都讓人醃了起來。
    想著要做武門關的生意,那量都是往大了做。還往周邊往樂平縣那邊收了不少。
    張左聽著,一一跟著商議各類菜品的價格,談了一上午,價格也議好了。以後每天都會讓人來拉。
    隔天回去的時候,京城來的欽差一行人也跟著去了武門關。
    陸錦年等人也跟著一起走了。陸頌澤留了下來。
    “我年紀還小,庶務經濟也不懂,就不跟著去了。”
    他自小喜歡讀書,這回也是他娘跟他說讀書都讀傻了,叫他跟著幾位兄長來長見識。
    “大嫂,書院那些書,我能不能抄?大嫂放心,我隻自己看,不傳出去。”
    那些書他從來沒看過。
    都說好記性不如爛筆頭,他想把他們抄下來,以後帶回府慢慢看。
    管月嬈搖頭,“現在還不能。”
    她可是花了大力氣大成本從大寧和大乘那邊買回來的,跟兩位皇帝物易物換回來的,打算明年在落風鎮開個藏書館。
    這要是提前露了出去,還怎麽吸引讀書人來。
    但……
    管月嬈想到他的身份。有了主意,把自己的打算也跟他說了。
    “都說北地讀書人少,但我還是想稍稍改變這個狀況。所以現在大量收書,各種各樣的書都收。”
    管月嬈想到他畢竟是王府出來的,王府必也有一些藏書。他自己也讀了這麽多年書,看過的書必是不少。
    “這樣,你幫我默一本我這裏沒有的書,我就讓你抄一書。”
    “真的?”陸頌澤眼睛亮起。
    “這還有假。”管月嬈笑笑。
    “若是你默的書多,將來我在書館給你弄一個專櫃,特特說明那些書冊都是你默寫的。如此,也是你為北地的教育事業做貢獻了,將來沒準能得無數人傳頌。”
    陸頌澤立刻就被管月嬈忽悠瘸了。
    少年人哪個不想得一個好名聲?
    聽到能為北地教育事業貢獻自己的一份心力,那簡直就跟打了雞血一樣。
    留園都不住了,徑直住到書院去了。
    管月嬈派人去打聽,說是五公子白天黑夜都在默書,讓人叮囑他注意身體,也就不管了。
    兩撥人都走了,留園一下子清靜了不少。
    端陽重午也能在留園裏駕著羊車四處跑了。
    這天,孫氏和馮碧柔上門來找管月嬈說話。
    孫氏男人漆樂山現在是落風鎮護軍首領,原來在武門關大營也是跟魯束共過事的。
    管月嬈想看魯束和馮碧柔的熱鬧,也有心關照她,但又擔心馮碧柔麵子薄不好意思頻頻登門,便托孫氏多看顧她。
    孫氏是個熱心腸的,住的和魯束的大宅也不遠,經常竄門,兩人便熟悉起來。
    有些日子沒見,管月嬈瞧著馮碧柔都開朗了不少。
    朝孫氏揚了揚眉,孫氏自然會意,心裏高興。
    “世子妃是不是瞧著咱們碧柔妹妹有了幾分北地女子的利落?”
    “確實是有。”
    管月嬈笑著打量她一眼,“在這北地,那些詩詞歌賦隻能藏在心裏,正經該學著如何把日子過下去才是緊重。”
    孫氏附合,“可不是。聽說這邊常常有戰爭,這邊城也常有波及,還是要去了那些柔弱,學著這北地的女子,把家擔起來。”
    這北地的婦人,大大方方還能擔事,家裏家外都是一把好手。敵人攻進城,都是能拿各種工具對敵的。
    “多謝兩位姐姐指點。”馮碧柔道謝。
    “本來以為來了北地要兩眼一摸黑,以為要過苦日子,沒想到竟過得比京城還要舒心。”
    管月嬈和孫氏想到她的過往,暗自感慨一番。
    勸道:“以前的苦都過去了。等魯公子回來,你倆好生過日子,將來生幾個孩子,不管以後在北地還是回京,把日子過成人人稱羨,才對得起自己。”
    一番話說得馮碧柔又羞了臉。
    被管月嬈和孫氏笑話了幾句。
    “你別不好意思,好些人都來跟我打聽你和魯公子什麽時候辦酒席,說要把桌椅碗筷給你留出來。”
    管月嬈有些不解,“什麽桌椅碗筷?”
    “啊?你不知道?是鎮上多了一門生意。”
    “什麽生意?”
    “就跟你那喜鋪一樣的生意。幾個軍眷瞧中這一門生意,幾人合夥,買了桌椅板凳鍋碗瓢盆,還有成親辦酒席要用的行頭,專門出租給辦紅白事的人家。可不少掙呢。”
    “鎮上還有這生意了?”管月嬈有些驚訝。
    “可不有了嗎。正經是門好生意呢。”
    隨著她男人領著一千護軍進城,城裏訂親的人都多了。連武門關大營那邊的將士都瞧著眼熱,紛紛找郎牙人夫妻要說媒。
    “聽她們說接的訂單都排到年後了。”
    管月嬈笑道:“那可好。軍眷們有的錢掙,也方便百姓。”
    原本落風鎮人口少,喜白事當然一直都有,但少有大辦的,村裏辦事,東家借桌椅西家借板凳,湊一湊就把事辦了。
    現在大夥都搬到鎮上,不是說不能借了,但隨著成親的人變多,就正經成了一門生意了。
    “有好些軍眷來找我聊天,都說感謝世子妃呢。”
    馮碧柔這些天也見識了不少人,因為要修繕房屋,也請教了左鄰右舍不少人。
    認識了好些鄰居不說,軍眷家的男人也都是認識魯束的,見她一個小娘子大老遠從京城帶嫁妝來奔,都自動自發地照顧她。
    讓馮碧柔心中生暖,這些日子和人聊天說話,性子開朗了,膽子也大了。
    聽她倆這麽一說,管月嬈鬆了一口氣。
    “這邊到底是邊城,那些軍眷大老遠投奔了來,要是日子過得不好,我這心裏總歸是不安的。”
    孫氏笑著安慰,“哎喲,來這邊投奔的軍眷大多在家鄉日子都過得不好的,哪裏像現在,有了新宅子不說,還分了好些田地,又住在鎮上,生活便利,孩子們也有免費的書讀。”
    他們中好些人以前住在村裏沒田沒地,宅子也修不了磚瓦房,離城裏又遠。哪裏像現在這樣方便。
    來的軍眷大多數都對如今的日子滿意的。
    “有些不擅長地裏活的,也找到了活計。”
    武門關那邊每年要不少軍被軍服,孫氏便又把大家攏到一起,攬一些紡織裁剪等工作,大多數軍眷家裏都有人出工。
    按件給錢,還能把活拿回家做,好些女人都有了一份收入。
    “你今年那些棉花還是太少了。都不夠分的。”
    管月嬈笑道:“就你想掙錢,我不想?那還不是我得的種子太少。今年收了種子,明年就能多種了。”
    “那你得多多地種,我也能跟著喝口湯。”
    “聽說這邊冬天冷得很。那些棉衣可耐寒了。”
    馮碧柔聽著她們說話,偶爾也插一兩句,想著自己能不能也做點什麽?來了這北地,自己也不想成為那養在深閨的怨婦。
    她喜歡如今這樣的恬淡日子。
    管月嬈這邊歲月靜好,準備貓冬。大寧港下村那邊,卻是半夜來了一夥海盜,打破了大夥平靜的日子。